【#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欢迎阅读!
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国际教育学院 工商行政管理班 马青20106192137
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学生一旦对某种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就会自觉的接受并积极的投入到这种体育运动中来。从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不仅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性格。因此,对大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的原因 1、体育经历的缺乏
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大多数学生一直以升学、高分为目标,忽略了体育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失去了对体育的兴趣,对体育课也缺乏正确的理解,只认为体育课就是简单地玩玩而已,又疲劳,又浪费时间,也就逐渐放弃了体育锻炼,激发不了对体育的兴趣。 2、教学模式陈旧
体育课的上课模式一成不变,单调的教法与活动内容,缺乏新颖和创新。教学内容没有什么变化,大学所学的内容基本上在中小学就已经掌握了,相似内容在大学体育课堂上频繁出现,使大学生对体育课感到无味、导致学习兴趣逐步缺失。3、教师的能力有限
教师的自身能力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组织练习能力、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和深度有所欠缺,学生也就会对教师甚至对体育课产生不良的情绪及看法,导致失去体育兴趣。 4、学生自身能力欠缺
有些大学生本身体质或者体育基础就较差,课堂上感觉力不从心,跟不上其他学生的节奏,逐渐丧失学习信心。
二、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形成持久兴趣的条件 1、体育意识
只有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才能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锻炼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是时代的需要,是人身健康、心理健康的需要。只有正确理解这一点,学生才能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的兴趣。
2、自身条件
自身的条件是影响和决定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体育运动的项目不同,运动的方法、形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体质、能力等情况去选择那些适合的运动项目,项目越适合自己,兴趣才越容易持久。 三、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1、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突出对学生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授高校体育理论教学必须改变过去内容单调、缺乏实效性、针对性和长远性的现象,必须选择体现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理论教材,使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得到正确的指导。如果学生
具备了各种体育实践能力,毕业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就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职业特点、生活环境、客观条件,选择或重新学习体育锻炼的内容,终身受益。因此,要加强和改进理论课教学,满足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 2、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与休闲体育接轨 首先,要从学生身心健康、体育文化素养和终身体育要素上来拓展高校体育教学的总目标。大学生已经具有自主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能力,要选择一个优势项目,使每一个学生自觉参与到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当中去,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其次,要从面向健康生活、终身受益的角度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把学生乐意长期坚持的休闲体育加进来,如武术、健美操、舞蹈、游泳、网球,等等。要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游戏性、健身性和时代性。课程设置应依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基础、兴趣和爱好的差异,区别对待,充分调动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和张扬。 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大学生思想较活跃,他们不仅仅只想到单一的体育技术,而想更多地掌握一些有关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这就要求体育教学手段、方法既要符合教学原则,又要结合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安排灵活多样的内容,引导他们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在体育选修课的学习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他们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在编排上,可打破原有的系、班组合,教学中配备专项教师进行教学和辅导,使学生欲求得到满足,提高体育兴趣,在某一运动中,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进而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另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条件的应尽量开设一些健美操、武术、舞蹈和康乐性球类项目的教学内容,强化“大众体育”项目,淡化竞技项目,使高校体育与休闲体育及社会体育同步发展。 4、增加开课年限,提高授课时数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应受到高度重视。建议高校体育课增加开课年限和授课时数。扩大学生锻炼身体的领域,在时间上保证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b504f3a31126edb6f1a1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