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呦呦鹿鸣寻旧梦

2022-07-18 16:07: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散文 呦呦鹿鸣寻旧梦》,欢迎阅读!
鹿鸣,呦呦,旧梦,散文
呦呦鹿鸣寻旧梦

晨光熹微,东海之滨的人们身披彩霞建筑一座城池,胼手胝足却怀着美好的希冀。“鹿!”不知谁惊呼了一声,循声望去,只见一只白色的鹿似一朵白云飘然而至,四蹄又踩踏着未竣工的墙头腾空而起,御着清风倏忽不见了,眼尖的人却分明看见它灵动的双眸闪烁,而口中却衔着一枝山花。

从此,这座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城就被命名为“白鹿城”。“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传说中的这匹鹿,似乎是从古老的《诗经》中跳出来专门祝福温州城似的,而白鹿城,也冥冥中被赋予了一种诗经般悠远的纯真气质。

1971年我出生在白鹿城纱帽河边上的一条小巷内。巷,称作“大厅巷”;房子,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古雅庞大建筑,称作“周宅”。民国时期,住在这里的一族人在白鹿城内颇有名望。且说我出生时的白鹿城距离现在这个高楼耸立、轿车如流的温州鹿城区已经将近50年了。虽然温州人天生容易接受新事物,但使温州人之成为温州人的潜意识共同体中,无法湮灭的还是那些旧时白鹿城的记忆,试以如下三幅剪影证之。

纱帽河

走出我少年时居住的宅院,往左拐过大厅巷,面前就横亘着纱帽河街道,是我少年时最熟悉的街道之一。改革开放后它是温州著名的“女人街”,街市上化妆品、时装、婚礼服务一条龙……究其原因,我觉得是住在这条街上的女性对时尚特别敏感。然而现在想来,在我上小学时,它却独具一种令人心襟摇荡的清新和美丽:时光倒流到四十年前,那时的纱帽河,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房屋,街面上只有行人,绝少汽车和烟尘,所以从路边的小学校放学出来的孩子可以三五成群,玩笑着,打闹着,甚至跳着绳沿街跑回家去。在那个就近入学的年代,沿路都是班上同学甚至老师的家,孩子们下午放学后经常直接往同学家跑,自发组织各种有趣的课外活动,一直待到很晚,拖着夕阳长长的影子回家,而家长们也不会担心。那时“街坊邻居”这个词绝对可以很容易从生活中找到解释,而上小学,就意味着扩大了“街坊邻居”的范围。沿纱帽河向解放南路的方向跑到中途,不经意地往右一瞥,就看见宽敞的温州军分区大院,门口总是有一位解放军战士英姿飒爽地站着岗,他们的身边是一棵上百年的古榕,黄昏


时,它巨大身躯和繁枝密叶成了附近孩子们最好的游乐园——如今军分区虽已搬迁,在它的原址上建起了优雅的商场,古榕却还在,被按照文物保护的方式围上了栅栏,挂上了简介牌。虽然情趣不复当年,至少也可以见证人们对那个纯真年代纱帽河的怀念吧!

五马街

鹿城人对这条闻名遐迩的古街也算爱护有加了,在城市堵车为患的当今,很认真地将之定为步行街,从不许见任何烟尘,街头矗立起了王羲之乘五马出行的青铜雕塑,颇有历史感,然而红尘气却较四十年前更高了:庞大的商厦纷纷拔地而起,舶来的“肯德基”、“浪琴”,本土的“奥康”、“康奈”……俱在闪烁的霓虹灯下卖弄它们的风姿,使人几乎怀疑是到了上海的南京路。也许,只有放低视角仔细搜寻,才能在街边找到几个夹杂在两排现代商场中的百年老字号吧,“五味和”、“金三益”、“老香山”……在近四十年汹涌的经济大潮中,它们非常顽强地存活了下来。端详着这些欧式风格的门面和熟悉的汉字招牌,才会咂摸出四十年前五马街上洋溢着的质朴的温州风情:清晨的空气可以洗肺,自行车穿梭不停,“温州酒家”靠着五马街和公园路的十字路口,虽只有三层,却是当时整条街的最高建筑,与另一头同排的“老香山”药店遥遥相对,其余的老字号在街的两边与百姓住家亲密相连,和谐共处,而那些经营最家常物品的小店并未被如今这些巨无霸的商业实体所驱赶——走在五马街上,可以看到人们排长龙买油条,小孩拿着一分钱到柜台上买糖果。针头线脑,衣食住行,几乎可以满足周边人们的一切生活所需。四十年前的五马街,与其说是在现代商业理念指导下建设起来的,不如说是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生长而成的,和谐运行,充满温情。也许,这可以成为渗透人文理念的城市规划的借鉴吧。

中山公园

经过五马街和公园路的十字路口,靠右直行,不多时便发现自己到了温州中山公园的门口,这是白鹿城一个极具人文历史底蕴的所在。径直走进去,靠园门左侧是一座飞檐翘角的古典建筑,现在是孙中山纪念堂,四十年前却是温州市少年宫,是白鹿城小学生乐趣无穷的殿堂。最难忘的是一楼的图书馆,记得还是小学生的我,下午一放学就拉着小伙伴们飞奔进公园,贪婪地扒着少年宫的玻璃橱窗搜寻喜爱的图书,然后不惜排长队办理借阅手续。好书到手,乐不可支地跑到公园中部的假山上,坐看到天黑才回家。再往公园里头走,一路目之所及的河流、小桥、花木、亭


榭……无不带着四十年来一贯的古雅气质,整个公园又分明经过愈来愈精心的人工呵护。园内最深处,倚水矗立着谢灵运的池上楼,楼下便是这位中国山水诗鼻祖的千古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实景了。池塘边延伸着一道文化长廊,廊墙上有个小小的月洞门,如今已被白灰封住,当年里面却是一个完备的演艺场,每天夜晚,台上戏曲在热热闹闹地演唱,小旦珠光宝气的行头令人羡慕不已,而台下多少耄耋老人坐在桌边品茗观赏,可谓人气冲天。在我们这些处于娱乐远不如当今丰富时代的小孩看来,这个月洞门内的世界无异于一个天堂。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国际化、科技化、人文化的风潮裹挟着白鹿城以从未有过的阔大步伐前进着,勇立潮头的温州人更是从不拒绝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然而,藏在温州人心底最柔软处的,应该还是这些旧时的白鹿城剪影,如那《诗经》中的呦呦鹿鸣,给人的感觉是那么悠远却又那么温馨,也正是它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热力,支持着白鹿城的建设者走得更远,更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970ced44a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