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登斯和鲍曼的现代性理论比较

2023-03-02 02:27: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吉登斯和鲍曼的现代性理论比较》,欢迎阅读!
吉登,鲍曼,现代性,理论,比较
吉登斯和鲍曼的现代性理论比较

ps1:比较题思路可以看看光年写的一篇文章

聊聊柯林斯与布迪厄关于教育的看法(附比较题答题攻略) ps2:这篇文章来源宿万涛《吉登斯和鲍曼的现代性理论比较》论文,光年总结

ps3:在当前讨论现代性问题的欧洲社会理论家中,吉登斯、贝克与鲍曼是最具冲击力的“三驾马车”。吉登斯称,鲍曼是“出类拔萃的后现代理论家”。

一、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分析

吉登斯对于现代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现代性的后果》、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亲密关系的变革》以及《反思性现代化》(与贝克、拉什合著)这几部著作中,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1.断裂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出现并非像许社会理论家们所解释的那样,是历史随着某一既定的发展线索其内部自身演变的结果,相反,断裂或非延续性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他将他自己这一观点称之为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非连续主义”的解释。

2.现代性的三大动力机制。时空分离与重组、社会系统的“脱域”(脱域机制)、知识的反思性运用是现代性的三大动力机制。

3.现代性的风险与信任。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具有严重的风险性的后果,风险危机也成为后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显著标志。吉登斯把风险分为外部风险和被制造出来的风险两种类型。吉登斯认为前现代情境下,地域性信任极端重要,而现代情境下,信任关系为被脱域的抽象体系中的信任关系,转变成了对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的符号性信任。

二、鲍曼关于现代性的分析

鲍曼在其“现代性三部曲”,即《立法者与阐释者》、《现代性与大屠杀》和《现代性与矛盾态度》三部著作中集中阐述了他的现代性思想。他关于现代性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1.鲍曼始终认为,理解现代性就必须站在现代性之外,因此可以说他是在后现代性理论视阈下来进行现代性分析。鲍曼对现代性的关注是以事件(大屠杀)和问题(知识分子角色的转换)为切人点,以后现代性为参照系,以各种隐喻的修辞手法来分析源于现代性的动力机制和理论追求内在的两难困境。

2.鲍曼认为现代性具有以下核心特征:首先,现代性表现为对秩序的一种永无止境地建构。其次,“ 知识/权力”的共生是现代性最显著特征。第三,现代性社会结构的转型导致时空重组。

3.现代性的两种形态。鲍曼认为“流动的”词所具有的渗出、涌流等易变与快速移动特性更能直观形象地反映了当今的社会现实,依此提出了现代性经历了“固态的现代性”和“流动的现代性”这两个阶段,并详细考察了这种转变给人类状况带来的深刻变化。

三、吉登斯和鲍曼关于现代性分析的比较

1.吉登斯和鲍曼均认为风险或大屠杀都是现代性的一部分,是现代性的后果。吉登斯认为风险危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显著标志,而且他强调,“被 制造出来的风险”是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风险。人们制造出来的更多的知识反而意昧着更多的空白,更多的无知和更多的不确定性。因而是现代性本身导致了风险危机的演变和加剧,外部的风险更多地让步于被制造出来的风险。

鲍曼在对现代性与大屠杀关系的论述认为,“尽管现代文明不是大屠杀的充分条件,但它是大屠杀的必要条件。现代文明的理性使得大屠杀成为可以想像的东西。”在鲍曼看来,大屠杀这种现代社会风险是孕育在现代性当中的,它是现代性对秩序无止境追求和理性化工具化的科层制系统运作的结果。

2.吉登斯的晚期现代性与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比较。(对现代性的定义不同)

吉登斯不主张把当今西方社会称为后现代社会,他认为我们今天并没有进入后现代性时期,而是仍然处于现代性阶段。吉登斯明确指出:“我们不但还没有超越现代性,而且正在经历着它的激烈化阶段。”因此,吉登斯主张使用高度现代性、激进化的现代性,或者晚期现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925a011cc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