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寄情于物使情感表达深沉而有意蕴》,欢迎阅读!
寄情于物使情感表达深沉而有意蕴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8年第4期
一、方法讲解
许多学生在写记人叙事抒情类作文时,在情感表达上,往往会出现两种问题:一是不知如何抒情,情感表达苍白;二是滥于抒情,情感表达空泛。情感表达苍白,则文气弱,难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情感表达空泛,则内容虚,难以形成持久而强劲的感染力。当然,两个问题,各有各的解决办法,但有一个方法,却有一举两得的作用,那就是在写作中,寄情于物。 寄情于物,一方面是情感表达的途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借物抒情,另一方面则能为情感寻求具体的事物,以作为载体,让抽象的情感有具象的支撑。
细思生活,物与情之间往往是相依相存的。人们常说,睹物恩人,是因为物不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还是一种真切的情感的存在。以物作为切入口,往往能够更好地触摸到情感,而情感也使得物具有了生命和意识,可以相对独立于客观世界,变成一种往来于过去、现在、未来的沟通此人与彼人的媒介。
当然,大多学生起初并不会太在意“物”,他们一开始便将焦点集中在“情”本身上,紧扣着“亲情”“友情”“师生情”来挖掘,以情挖隋,只会使情感表达的空间越来越窄,使得写作起于浓烈,却难以为继,最终在仓促勉强中收尾。因此,引导学生在情感的指引下,积极寻求与情感密切相关的事物,如“亲情”可以是通过一件衣服、一双鞋、一道菜等来承载,友情可以是通过一本书、一架纸飞机、一个盆栽等来承载,师生情可以通过一支粉笔、一盏灯等来承载。这样,我们以“物”为中心,围绕物来叙事、描写,从而让人、物、事有了充分的融合,情感表达也就自然而真切了。
寄情于物,围绕物来写人、事、情的作品在我们课本里也有不少。例如《项脊轩志》,就是通过写项脊轩的前后变化,写出了一系列家庭琐事,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也表现了作者年轻时刻苦读书、怡然自得的乐趣。再如《囚绿记》,写作者在北平的一家公寓外发现了一株常春藤,异常惊喜,就将它的柔条牵进屋里,常春藤尽管被“幽囚”在黑暗的小屋里,却固执地向窗外迎着阳光生长。作者去上海前,又将常春藤的柔条移回原来的位置,并祝福它永葆青春。作品借物抒隋,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含蓄深沉。 不过,寄情于物这一方法,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物”要具有典型性,要与所写之人关系密切,且可以透过物去把握人的思想、情感、个性、品质等;
2.“物”要贯穿全文,借物线形成情线,使物线与情线交织,保证文脉的畅通;
3.对“物”的描写要细腻,并使之与人的描写交相辉映于文中,形成物中有人,人中有物的效果;
4.写“物”和“人”可有适度的直接抒情,不可多,只是画龙点睛几句,便可收到奇效。
二、范文讲解
绿毛衣
吴涤
周六,清晨的阳光懒懒地爬进了我房间,照在我的身上。不温不火,不凉不冷,刚刚好。我感觉我拥有这世上最安静的幸福。
你织的毛衣安静地卧在书橱里,还穿着针拖着线,是个半成品。阳光里的它显得分外亲切,只是-
犹记得小时候啊,我最喜欢绿色,因为树上的枣绿的最嫩,邻家店里泡泡糖绿的最甜,你做的艾叶糍粑绿的最香,而爱织毛衣的你,自然为我织的绿毛衣最多。
那时的我最幸福的事是穿着新织的绿毛衣,在星空下躺在你的怀里听你讲故事。你说,星星是有颜色和味道的:那红的一颗是西瓜味的,吃了清爽;那橙的一颗是柑子味的,又酸又甜;而那颗绿的是艾叶糍粑味的,吃了长大以后又壮又高又聪明,是我们家孙儿最爱吃的味道
哟……你的比喻拙劣,可那时的我总是听得入神,看着身上的绿毛衣,抱紧,生怕这属于自己的、最好的颜色—豫色被别人偷走。
后来上小学了,我跟着爸妈来了城里念书。学校里的老师教我们:星星没有味道,不能吃。城市里的夜是灰亮的,哪有星星。小时候那段温暖而幼稚的回忆也被这灰色给悄悄淹没,沉淀在了脑海深处。咱老家偏,没邮局,写不成信,你也没有电话,就这样,你在我年年岁岁里的印象一下子空了好几年,虽然我时常能收到你托老乡捎来的绿毛衣,只是一件件都被收到了柜底。
2012年的一个星期五,我听到你病重的消息,急忙乘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祖屋,房榻下的你我已不认识——头上不见一缕青丝,眼窝深陷,骨感分明,两臂如柴一般横在床沿,你气喘吁吁,已睁不开眼,说不出话来。我的心被山压着,直到我看见床头,床头有一件毛衣,还穿着针拖着线,我的泪便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碎在地上。
你昨天还在为我织毛衣,是吗?
你不知道我已长高,是吗?
你屋上的星还留在原来的天空,等着我回家,是吗?
岁月洪荒,已是三年,我多后悔没在你生前多让你看看我,看看那毛衣有多绿,穿在身上我有多欢喜。
你,我的奶奶,对不起——还有,我爱你。
点评: 本文以“绿毛衣”为载体,表达了对奶奶的怀念之情。开篇因一件半成品的毛衣引发回忆,将文字引向作者小时候,写与奶奶相处的点点滴滴,童真的快乐里充满了奶奶细腻而真挚的爱。作者并没有刻意表情,但情因绿毛衣而自然真实地流露;随即,作者笔锋一转,写城里的生活,稍稍一抑,使行文有了起伏,但马上又写奶奶病重,再次将重心落在床头的毛衣上,与开篇形成呼应,怀念之情溢于纸外。作者无法控抑,连续三句,连用三个“是吗”,将感情推向高潮,最后深情地道出“你,我的奶奶,对不起——还有,我爱你”。
“绿毛衣”贯穿全文,连通虚实,使文章在情感表达上有了具体的物象作支撑,睹物而思人,人与物互现。
三、写作训练
运用“寄情于物”方法,以“感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四、学生优作
感动
何怀森
奶奶古木色的床头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有一男一女,男的肩上搭着一条白色的毛巾,面容干净,健壮朴素,是个庄稼人。那是我的爷爷。
为了照顾我妹妹,奶奶只好留在长沙与我们同住,爷爷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回了村里。
其实奶奶的事情也不多,打扫卫生,煮饭,哄着妹妹如期入睡就够了。闲下来的时候就一个人坐着,捏着针线,做点东西。只有这时,她褪去芳华的脸上才会泛出一抹临别的黄昏,有着将落之凄美。
有一天,奶奶拿着一块红布绣了起来,红布上绣着丝丝青线和白线,隐约是一棵白菜,似乎刚刚破土而出,青嫩可爱。奶奶坐在床沿,带着老花镜,长了褶子的手上下摆动,捏着绣花针,嘴角泛着一丝笑容,像是返璞归真般,脸上多了一丝红晕。
我悄悄凑过去问她:“你在缝什么?”她眯着眼笑着说: “这是个香包呀,我在上面还绣了一棵白菜,嘿嘿,这玩意你爷爷最喜欢了。”她顿了一顿,“他可喜欢吃了,包饺子,做包子,炒辣椒,还要炒出汤水来喝。呵呵,只是那时候白菜少呀,现在不缺了,日子好了,那老头还是喜欢白菜,吃得凶呀。”她停下手里的活,盯着床头的照片,愣愣地出神, “这白菜,我闭眼也可以缝呀。”我悄悄地走开,关上房门,门缝里的奶奶牵着线,缄默无语。
后来,逢看中秋,自然是举家回村,一起赶到老家。到了家门口,看到爷爷一个人站在菜园里,边拿着水壶浇水,边赶着误闯入园的母鸡,用土话说着: “走,快走,啧啧啧。去去去,出去。”几棵新苗从土里探出头来,我跑过去问他: “爷爷,这是什么菜啊?”爷爷猛地抬头,说: “哎呀,你们回来啦。看我种的白菜,很久没吃了。”说着眼神往后一晃,奶奶抱着妹妹慢慢地走来: “你还会种菜了,这么懒一个人,看上去不错。”爷爷挠着头,笑得合不拢嘴, “进屋进屋。”
中饭后,母亲与奶奶带着一家人去走亲戚了。只留下我和爷爷在家。爷爷坐在木摇椅上,从怀里掏出一个香包,咧嘴笑道: “你看你奶奶就喜欢做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做个这玩意有什么用。”香包上绣着一棵嫩青的白菜,油油的,煞是可爱。 “你奶奶就喜欢白菜,这么多年也不腻。”说着憨憨地笑着。
我偶然间瞥到爷爷床头有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一男一女,女人带着笑容依偎在男人怀中,笑脸如花,手里捧着一颗白菜。
爷爷见我盯着那张照片,用土话说道:“那是你奶奶,那年是我们结婚的第一年,那是我们1978年种的第一棵白菜。她呀,只爱白菜。”说着.慢慢地,我听见身后沉重的呼吸声一起一伏。
晚饭时,奶奶端着一碗白菜出了厨房,清香沁入鼻腔,嫩青的白菜静静地躺在汤水里,喘着热气。奶奶笑着对我说“你爷爷最爱吃了,你看他等下怎么吃的。”爷爷举着筷子,憨憨地笑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6567225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