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022-07-12 15:30: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欢迎阅读!
运用,培养,能力,语言,综合
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2001)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以上教学目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运用该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培养交际能力。然而,有效的交际涉及很多方面,其中包括:语言知识、即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的技能;认识能力,即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和有关世界知识的掌握程度;文化知识,即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了解的程度;感情因素,即对人和物的态度、交际动机、个人品质、性格、习惯以及对环境的心理反应等。

缺乏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在听、读的输入过程中,将会出现理解的障碍,在表达的过程中,则无法保证词法、句法的得体性和语言输出的流畅性。一个人的认知能力也影响着交际者对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产出。缺乏必要的认识能力,交际则缺乏一定的内涵和内容的深度。文化具有独特性,它既反映了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土人情,又是知识的一部分,它既是影响语言交际是否得体的因素,又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内容成分,因而也影响交际的深度。情感因素影响学习的效果,也影响交际的成效。

以上这些因素处于不同层次,互相作用,互相制约,形成一种非常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其次,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其他能力和素质也逐步形成,如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的适应能力等。这些素质和能力将影响着学习者终生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应该包括两个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有效地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理论要点 (一) 言技能

毫无疑问,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它们既是内容又是手段。它们有共性,但也有不同的特征。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难以把它们分开,但由于它们自身不同的特征的存在,在语言训练的时候,尤其是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单项语言技能的训练是必须的。围绕语言技能目标,英语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技能的提高首先需要大量的语言锻炼

观察汉语的四项技能,不难看出,国人听和读的能力一般比说和写的能力要强,原因很简单:在日常的汉语使用中,听和读的量比说和写的量多。而一些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给学生提供听的机会,却在抱怨学生的听力差;课内课外没有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却抱怨学生的口语能力没有提高。如果从练习的机会多少来看,我国如今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以阅读为主的教学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绝大多数都局限于阅读方面,因而造成了语言技能发展的不平衡,这很不利于语言能力的综合发展。想要加强学生某个方面的语言技能,首要也是必备的条件就是增加该技能锻炼的机会。听、说、读、写四项要想同步发展,它们的实践机会在量上就必须是一样的。在我国,尤其要加强听、说、写的训练量。另外,除了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培训单项技能的机会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综合语言实践活动,最终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处理好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

对于英语四项技能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首先是普遍意义上的认识。在语言学习方面,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听说是输入,读写是输出。输入时输出的基础,因为没有一定语言材料和语言形式的输入,就不可能取得语言的输出;而读写又会反过来促进听说的提高。在语言实际运用方面,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相互交融,无法分开。从某种方面来说,说和写的能力水平也代表了听和读的能力水平,因为能说必定能听,写必定能读。

其次是口头和笔头的关系。在近十多年的英语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的教学中,人们普遍遵循“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其目的之一就是强调听说的重要性。但是,强调听、说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对读写的忽略。在加强听、说的训练力度的同时,也要关注读写能力的培养。作为语言交际两大方式之一,读写能力,即书面语的交际能力理应当受到重视,这不仅因为现代社会生活对书面语交际能力有着更为迫切和现实的需要,还因为书面语交际在本质和方式上和口头交际有着重要的差异,它应该成为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

最后,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英语教学普遍以输入为中心,这显然不利于语言能力的综合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人们开始强调输出的重要性,时甚至是过多的关注说和写的训练,结果矫枉过正。如果把语言交际过程看成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那么,这一过程不仅包括表达部分即发出信息还包括理解部分即接受信息。语言表达和理解是一张纸的两面,二者不可分割。

3. 充分利用课堂环境,提高输入和输出的质量

听、说、读、写技能既是学习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中国是一个单一的语言社会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主要在课堂环境中进行,因此,充分认识课堂环境的有利条件,或创造课堂环境条件,提高输入和输出的质量,是每个英语教师所要考虑的问题。

(二)语言知识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语言知识的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语言知识也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围绕语言知识,英语教师在教学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正确理解语言知识

语言、词汇、语法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也可以说是语言能力的外在表现。语言知识具有显性特征。在交际的过程中,发音是否标准,语调是否优美,用词是否适当,时态是否正确等,都会在使用中显示出来。 2. 认清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关系

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者之间,能力永远是第一性的,知识是第二性的。对于基础英语教育来说,知识的学习必须为能力服务,不能提高能力的知识,习是毫无意义的。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掌握语言知识,而是要从知到会,知道所学语言知识是什么,到会用所学语言知识,也就是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不会自动转化为语言技能,知识靠传授,技能靠培养。在学习言的过程中,语言知识是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是学习的目的。 3. 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杜绝单纯传授、讲解语言知识的做法。知识学习不能仅靠单一的传授,而要在运用中学习在过程中掌握。英语教师应当多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学生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时候,教师不是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为此教师要认清过程与结论的关系。 4. 语言知识的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如前所述,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探究语言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去注意、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对比、总结,从而获得知识。教师在安排、设计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第一是系统原则,第二是认知原则。第三是交际性原则。

(三)情感态度

英语课程教学目标除了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以外还包括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国际视野、祖国意识等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识是影响学习过程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个性和品格。国际视野和祖国意识作为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的内容。

4. 良好的情感因素既是教学条件,也是教学目标。 5. 教师本身要具有良好的情感 6. 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7. 培养良好的情感需要良好的课堂氛围 8. 有效利用合作学习,促使积极情感的形成

(四)学习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从策略的使用目的、策略的使用心理和认知过程出发,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四种。 1. 改变教学观念,加强培养学习策略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甚至在学生使用某种学习策略后进行效果检测和分析,以进一步改进新一轮学习策略的培养。


2. 提高认识,减少对学生学习策略的负面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养。教师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不良结果。但是,教师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策略产生间接的影响,即,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间接的影响是在教室和学生无意识的状态下产生的,因而可以出现两种结果:正面和负面。

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去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组织合理的课堂学习活动,重要的是要对学习策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减少自身对学生学习策略的负面影响。

3. 结合语言学习,培养学习策略 4. 培养学习策略应遵循一些原则

学习策略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几个原则:一,需求原则。二,目的原则。三,结合原则。四,评估原则。五,差异原则。六,计划原则。

(五)文化意识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英语教育阶段的“文化意识”教学目标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跨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五个方面。 1. 教师自身应当具有跨文化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组织课堂内外的教学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最直接的渠道。教师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行为对学生最容易产生文化的渗透。因此教师本身的文化素质影响了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2. 对语言文化的清楚认识

语言不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词汇。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

教师不仅自己要了解词语的文化含义,还要帮助学生认识语言中的文化免套用本地文化来进行外语交际。

3. 对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解

文化知识是对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文化交际能力是建立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的。 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与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

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之间成功地进行交际的能力。 4. 如何真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中要做到真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对教学的内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此外,人们普遍提倡通过文化导入来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文化知识的学和或习得有直接的作用。

要让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就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反复体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6549bd2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