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宋明理学

2022-12-07 13:05: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4课 宋明理学》,欢迎阅读!
理学
4 宋明理学(教案)

编者: 李颖秋



教学重点

理学产生原因、思想主张及特点;心学主张;宋明理学的影响。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儒学危机;三教合一;理学兴起;理学概念、 代表人物、主张、特点;心学产生原因、代表 人物及主张;理学影响。 ☆★ 过程与方法

儒学的危机,主要讲解危机出现的原因;分析 三教合一的原因及表现;程朱理学产生原因、 概念、实质、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分析陆王 心学产生原因及主张,共同归纳概括宋明理学 的影响。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理学是中国古代 第二次思想大融合,是儒学的第二次更新。

教学难点

理学产生原因及实质。

————————————————————

教学方法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及多媒体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进入新课

前言:

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刺激了中唐以后儒学的复兴。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到明代掀起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绵延700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探究1:儒学的危机

思考1儒学危机因何出现?

客观: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生的苦难造成人们对宗教的渴求,使佛教和道教兴盛发展;

主观: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以及赤裸裸的恐吓已经无法控制人心。 思考2“三教合一”潮流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原因: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 表现: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日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到宋代形成理学

探究2:程朱理学

问题1理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儒学出现危机,需要振兴。


主观:儒家学者为重兴儒学而积极思考和探索,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到宋朝形成理学 问题2什么叫理学

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是又一次经过加工改造的儒学,是糅合了佛、道关于宇宙、自然深层思考的新儒学。

问题3宋代对理学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都有谁?其中的理学集大成者是谁? 问题4宋代理学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B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即通过接触万物而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融会贯通而明“理”。不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 C、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要存天理,灭人欲。 问题5程朱理学有何特点?

◆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理”

◆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问题6宋代的理学哲学角度看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是主观唯心还是客观唯心? 问题7程朱理学为什么能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它对世界产生了怎样影响?

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南宋以后理学发展成官方哲学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朝继承这一趋势,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由此确定。 流传到朝、越、日等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探究3:陆王心学

思考1南宋时“心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明中期产生“阳明心学”的原因是什么? 南宋时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不满。 明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很多学者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 思考2心学的代表人物都有谁?其观点有哪些? 陆九渊:

◆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发明本心”以求理(内心反省) 王守仁(阳明)

“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思考3陆、王的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 思考4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理学认为“理”是客观存在的,心学认为“理”是主观的,即“心”也; 理学求“理”的方式是“格物致知”,即接触世间万事万物,体会“理”;而心学求理是“发明本心”以求理或致良知,即进行内心的反省或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思考5宋明理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总体: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 对世界: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国,对儒学在世界的传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如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5f312bbda38376bae1fae0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