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精髓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2023-02-04 01:28: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药文化精髓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欢迎阅读!
生人,中医药,精髓,素质,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医药文化精髓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

作者:谢 孙晓生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第04

[摘要]人文素质是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突出表现,可称之为大学教育的灵魂。医学院校人文素质塑造更是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医学生能否从根本上确立人文关怀的道德取向和精诚济世的行为准则。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尤其应该注意提取和吸收传统医学所蕴涵的丰厚的文化精髓,这对于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医药文化人文素质;医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744721(2009)02(b)05802

中国医药不仅是中医药千年积累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外延,而且还内涵丰厚的人文科学知识底蕴,涉及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特别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石,是医学文素质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它对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形成产生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是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内容。因此,重视和加强中医药文化精髓的学习,对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仁心仁爱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质与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文道德培养

在中国历史上,仁学的产生常常以孔孟儒家学派的产生为标志。首先将医学定位为,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强化了医生职业的神圣与高尚。其次,将医生良好的德行称为仁心,鼓励、鞭策医者以仁爱之心,尊重生命、善待患者、博爱群生。第三,将德性好的人或医德好的医生称为仁人,把作为评判医生资格及其道德操守的基本标准。由上可见,仁心仁人仁术是中医传统文化仁学内涵的三大要素,只有心存仁义之心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

尊重生命是医学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人文特征。《黄帝内经》指出:天复地载,万物备悉,莫贵于人。张景岳在《类经图翼·自序》中论及:医之为道,性命判于呼吸,祸福决自指端,诚不可猜摸尝试,以误生灵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也,医者赞天地之生者也,人参两间,惟生而已。生而不有,他何计焉?”医学生无论在实习或是医疗实践中都要胸怀仁善,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理解其心情,以善良的心地和科学的态度,关心患者疾苦,能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视同仁,高度负责。每个医学生当扪心自问我是为什么而学医的,是为救人,还是为自己在给病家治病时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患者又怎样?

2 清廉洁爱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质与淡泊名利、诚实守信的人文情操培养

祖国医学认为,一个负有责任感的医生在行医中必须具有清廉的情操、洁爱的品格。清廉诚信与仁爱是相关的,一名仁爱的医生在其行医服务于患者时,必须具有杜绝名利、清廉诚信的道德品质。反之,为名为利的医生必然缺乏仁爱的精神,缺乏清廉、洁爱的人文品质,这样的医生是被世人所鄙视的庸医和下工,必然为人民所唾弃,决不可能成为造福于社会的合格医生。在历史上关于医家清廉诚信的杰出事例不胜枚举,有些已成为民间美丽的传说,至今流传。三国时代,江西名医董奉,不但精于医术,而且情操高尚。他隐居庐山,专为贫民治病,不取报酬。患者痊愈后,凡来感谢者,病轻的使其种杏树一棵,病重的使其种杏树五棵,不到十年,董家周围的杏树蔚然成林。杏子成熟后,董奉把杏子换成粮食,然后再接济给贫民。这一美事广为传颂,后人称为杏林佳话。患者常用杏林春暖来表示对医生的敬意。 医学生要想成为苍生大医,当则淡泊名利,提倡以天下为公、义为利上、先义后利。同时,还将诚实守信作为做人的根本,视为做人不变的信条。在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市场经济冲击的今天,培养当代医学生重义轻利、诚实守信的人文素质尤其重要。

3 博识圆通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质与融会贯通、全面发展的人文知识培养

祖国医学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医家除了要具有仁爱救人之心、清廉洁爱的高尚情操外,还必须有广博的人文知识素养。知识素养是衡量一个人才学的重要尺度。古代中医名家的知识素养有着一些共性特点,坚实的医学知识为主干,加上丰富的民间常识,是精专和广博的辩证统一。张景岳涉猎广泛,精通《易经》,并时天文、历法、音律、兵法、战术等皆有研究,其潜心岐黄之术,以医终其身,扬其才,是明代根底较深、知识结构颇为合理的著名医家,也是在中医史上做出突出贡献的难得的杰出人才。

当今医学人文知识素养包括哲学修养、历史修养、文学艺术修养、心理学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化礼仪修养、社会经济修养等。其中,哲学修养能让医学生用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自己的学习研究与实践,用哲学思维分析各种疾病现象;历史修养能让医学生了解医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人类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激起强烈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文学修养能让医学生深谙人类病痛和治病中的复杂感情和关系,用真情真意对待病人,解决病人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痛苦;心理学修养能让医学生运用心理学方法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激发病人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文素养绝非只是一种知识特征,更是一种性格特征和行为状态。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作用,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作为一名即将在医院承担重任的青年医学生,不注重全面发展,就很难应付未来工作环境提出的各种挑战。当今世界,各国有识之士也认识到只有知识与能力、为学与为人、理性与价值有机统一。才能使人达到和谐发展,才能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提高人文素质修养已成为时代潮流。

4 推陈出新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质与勇于探索、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培养

祖国医学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总结汇成《黄帝内经》,其中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治则以及养生防病等重要理论俱已初步建立。汉代张仲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历代医家的经验,勇于创新,著《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系统总结了热病和杂病的辨证论治的典范,至今被奉为医圣方剂鼻祖,对祖国医学做出卓越的贡献。张仲景所著的两本著作至今仍被中医界奉为经典著作。近代名医张锡纯在西学东渐、群情惶茫、莫衷一是之际,明确指出,事贵师古,尤贵与古为新,方能使医学日有进步。”“吾人生古人之后,当竟古人未竟之业而不能与古人为新,稗吾中华医学大放光明于全球之上,是否吾儒之罪也。他力主衷中参西,取西医之长以补中医之短,尤其在临床应用中西药,创新尤多,颇具风格: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被医学家称为第一可法之书。进取与探求,是医学工作的灵魂,是医学生必备的素质。没有进取心,就不会企求上进;没有好奇心,就不会有探究精神。缺乏这两者,则无从谈及创造性活动,更无法做出创造性贡献。古今名医之所以能载人册史,就在于他们对于医学现象。有着无法满足的好奇心和探求精神,敢于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真理,解决前人没能解决的问题。如清代名医王清任自谓,尝阅古人脏腑论及所结之图,立言处处自相矛盾,遂刻意求证。他为了弄清横膈膜的形态结构,便深入坟地,亲临刑场,努力长达40余年,方如愿以偿。他将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撰成《医林改错》,并谦虚地指出其中当尚有不实不尽之处,后人倘遇机会,亲见脏腑,精查增补,抑又幸矣。体现了一个严谨的医学工作者刻意探求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4c972b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