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的审美特征研究

2023-12-18 07:58: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的审美特征研究》,欢迎阅读!
柴可夫斯基,组曲,审美,钢琴,四季
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的审美特征研究

摘要:钢琴组曲《四季》是俄罗斯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名作,包括12支单独的曲子,风格各不相同,首先对其创作背景及内容做了简单介绍,接着从音乐形象、主客观、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等方面对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进行了仔细分析。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四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音乐形式

0 引言

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在俄罗斯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不可忽略的一笔,自1863年正式投入音乐事业,到1993年去世的30年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包括歌剧、协奏曲、交响曲、芭蕾舞剧等多种形式,如《天鹅湖》《黑桃皇后》《第六交响曲》《四季》《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享誉世界,奠定了柴可夫斯基在世界乐坛中的重要地位。《四季》是其于1876年创作的一套钢琴组曲,由12支单曲组成,象征着12个月,主要描写了一年四季不同阶段的大自然,故名《四季》,曲中蕴含着作者追求光明自由的热烈感情,并展示了当时俄国底层人民的精神面貌,以《船歌》和《在马车上》最为著名,在世界广为流传。

1 柴可夫斯基的钢琴组曲《四季》 1.1 创作背景

1876年创作闻名世界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时,柴可夫斯基与音乐杂志《小说家》达成协议要为每个月的标题谱写相应的钢琴曲。受舒曼影响,柴可夫斯基发挥天才般的想象,将俄国的季节变化融入音乐中,带有独特的忧郁气质,赋予了音乐许多诗意。其实,在创作时,柴可夫斯基先写了两首曲子,然后便到西欧各国去了,随后断断续续地又写了12首,直到1885年才集齐12首单曲,组成套取,取名《四季》出版。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为钱而为”,在这些曲子中,有11支都采用的是ABA形式,虽然有太多重复,但曲中蕴含着作者对俄罗斯深深的情感,对当地的风俗、思想等都有深刻的描写,所以这套组曲是一组富有诗印象的音乐画集。

1.2 《四季》的内容

此套组曲分为12支小曲,各有标题,与12个月相关,依次为一月《壁炉边》,节奏徐缓,旋律忧郁;二月《狂欢节》,节奏欢快,旋律富有跳动性;三月《云雀之歌》,以灵巧轻捷的旋律描写云雀欢唱的情景;四月《松雪草》,暗示春之到来,予以柔和的情绪,节奏较为自由;五月《清净之夜》,歌唱性较为明显,旋律柔润委婉,节奏起伏;六月《船歌》,基调温和略带忧郁,给人以夏夜泛舟飘荡远方的感觉;七月《刈者之歌》,描写田园清爽的氛围,使用民歌的旋律,具有查尔塔斯舞曲的风格;八月《收获》,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主体带有回旋感;九月《狩猎之歌》,采用三部曲的形式,给人一种晨雾缭绕的原野上策马驰骋的感觉;十月《秋之歌》,旋律缠绵悠缓,基调颇为哀伤;十一月《在马车上》,采用俄罗斯民谣中的自然音阶旋律,感情丰富,乐曲充满生气;十二月《圣诞节》,圆舞曲风格,将诗中姑娘的诙谐形象描绘的栩栩如生。其中,以第六首和第十一首最为著名。 2 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的审美特征分析 2.1 典型的音乐形象

《四季》中的曲子或轻松明快,或黯然伤悲,或委婉缠绵,或神采飞扬,是心灵的音乐饕餮,艺术审美的角度分析,音乐中的音调能够突显美的个性时,便具备了典型性。《四季》塑造了极为典型的音乐形象:

一是俄罗斯风光,曲子以俄罗斯的四季变化为创作背景里面蕴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春天的希望,夏天的浓郁,秋天的收获,冬天的瑰丽,都在曲中有很好的体现,借助对


自然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俄罗斯人民对光明幸福的向往。如《壁炉边》,在严寒凛冽中,人们围炉而坐,回忆忧伤、快乐的岁月;《云雀之歌》中,旋律稍显活跃,将云雀欢快玩耍的情景通过键盘展示的淋漓尽致,充满了希望;而《松雪草》则写的是春天伊始,万物重生,表现了松雪草的顽强生命力;《船歌》的旋律独具俄罗斯民族特色,描绘了俄罗斯的六月之美;《秋之歌》描写俄罗斯的秋季,落叶在瑟瑟秋风中翩飞,以极美的意象抒发作者的忧郁和感伤;《在马车上》则展示了俄罗斯的农村场景。

二是俄罗斯人的性格,主要展示了俄罗斯人民的豪爽以及能歌善舞,在《狂欢节》《圣诞节》中流露的最为充分,描写了节日中欢聚的华丽场面;《收获》中则展示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勤劳及豪爽的性格;《在马车上》则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纯朴。

2.2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在主观上,音乐是一门艺术,偏向于精神方面,音乐的创作过程是作者感情的抒发,心灵与音乐的对话。在《四季》的创作中,柴可夫斯基将自身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都融入到音符之中,通过键盘弹奏出来,本着感动的基调,不管是交响曲,或是歌剧舞剧,都饱含着作者最真实的情感,在旋律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音域宽广,音调清新音流跌宕,线条悠长,是其音乐的基本特色。如五月《清净之夜》中,从A段进入B段,流露出人们的喜悦兴奋之感;十二月《圣诞节》中,A段节奏平稳,B段节奏加强,更为紧密,使听者情绪高涨,C段的情绪再次变化。同时,《四季》组曲中还蕴藏有斗争精神,受当时社会背景影响,柴可夫斯基将生活中的不幸和经历经过艺术加工,借助音乐语言表达出来,内容主要有善恶生死、光明和黑暗、现实与理想等矛盾,与贝多芬创作中的戏剧性极为相似。此外,在表达情感时,柴可夫斯基较为细腻,而在音乐力量上,则又不乏阳刚之气,这种柔中带刚的风格使其情感表现更为突出,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在和梅克夫人13年的精神恋爱中,培养了柴可夫斯基的忧郁、敏感,为其细腻的音乐抒情做了铺垫,在《松雪草》《壁炉边》等曲子中都能感受得出。但这种刚柔相济的风格也使得作者颇为矛盾,音乐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程度的悲剧性。

客观方面主要体现在《四季》组曲中描写了19世纪沙皇专制时期人民的生活,如七月《刈者之歌》、八月《收获》、十一月《在马车上》等曲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2.3 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

风格上,组曲《四季》的基调源自于俄罗斯的民族舞蹈及民歌,民间特色突出,生活气息甚浓,而作者擅长用跌宕的主题抒发各种情感。在《四季》创作中,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作者崇尚的音乐美与生活的真实及思想的深邃紧密相连,所以其音乐作品社会的缩影,不但旋律优美,而且在通俗中不乏深刻,正是其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在旋律上,俄罗斯音乐大师格林卡对音乐旋律有深刻认识,认为旋律思想的描写最为重要,柴可夫斯基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很好地应用音乐创作中。音乐而言,形象或感情更多地是通过旋律表现出来的,旋律包含很多因素,如音色、旋律线、节奏、和声关系等。在《四季》中,歌唱性和抒情性是两个重要特征,如六月《船歌》中,A段旋律较为优美,情感从内心涌出,通过指尖弹奏出。柴可夫斯基作品的音域宽广,旋律真挚,具有较强的歌唱性,便于抒发感情,堪称是世界级的旋律大师。

在曲式结构上,《云雀之歌》《松雪草》《清净之夜》《刈草人之歌》《狩猎之歌》《秋之歌》都属于ABA单三部曲式,《狂欢节》《圣诞节》属于回旋曲式,《船歌》《收获》《在马车上》属于复三部曲式,《壁炉边》则采用的是三段体。

2.4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统一 从美学角度来看,《四季》组曲既包含有西方美学的悲剧美,又蕴含有东方美学的意境美。意境是东方艺术和美学中独有的特色,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是人的主观思想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并经过艺术加工而形成的一种境界。但若将其看做是美学范畴的一个普遍前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3d0600377232f60dccca10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