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家族群体与家族变迁的研究综述》,欢迎阅读!
摘要:家族是传统中国社会生活的基础,家族本位是其突出特征。鉴于此,有众多学者对家族进行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探讨,本文试就从家族群体与家族变迁两方面对家族的相关研究进行浅要梳理,以便对家族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家族;家族群体;家族变迁
家族作为乡土社会的重要特征,在漫长的农耕历史中承袭更替,自成规范,修齐为本,礼仪为先,延续着同宗同族的血脉亲情。关于家族,最为基本的定义是由费孝通提出的:“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费孝通,2007)。在此基础上,各学者对家族的概念也作了界定,有从宗族关系方面来考虑的,有以服丧制度来界定家族的,但大多数倾向于以父系血缘原则来确定家族成员。 一、家族群体的研究
关于家族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中国本土学者的研究,代表人物有潘光旦和林耀华等。二是外国学者关于中国古代家族的研究,代表人物有日本的守屋美都雄以及西方的库珀、弗里德曼等人。
潘光旦的家族研究主要从历史文献,如家谱和方志等资料梳理出血缘家族关系,用西方的遗传优生理论进行分析。杨庆堃则从祭祀的性质及其对亲属关系的作用出发讨论了祖先崇拜,认为祭拜祖先是维系家族成员间关系的重要活动。林耀华的家族研究《金翼》叙述了两个家族在中国变动的社会文化与经济的背景下各自命运的变化,为本土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素材,在其前期的《义序的宗族研究》中以乡村社会为宗族的基础,分析了家族的组织及其功能,家族与家庭的连锁结构,以及亲属关系的系统与作用。此外,许烺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家族的形成和发展做了研究,指出人的观念和心理因素对家族成长起着积极地作用,但并未否定环境的影响。王铭铭的《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则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入手来研究家族。
日本学者守屋美都雄对中国古代的家族颇有研究,尤其是对于汉代家族,从遗存的史料出发,详细考察了汉代的家族形态,做关于中国家族变迁史的研究。谷川道雄、川胜义雄等人对六朝时代的家族做了仔细研究,提出了六朝家族“家族共同体”的理论。西方学者早期有库珀对潮州凤凰村的研究,稍后有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莫里斯·弗里德曼的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应数《中国东南区的宗族组织》和《中国宗族与社会—福建与广东》。弗里德曼的注意力集中在福建和广东,他认为东南地区的家族组织主要是因为三方面的原因发展起来的,水稻种植和水利灌溉既需要协作,又会形成财富的积累,为宗族的形成创造条件,此外,中国东南地属边陲,行政力量难以直接控制,人们为了自保聚族而居,不断壮大自己的家族组织。弗里德曼从家族存在的社会现实基础出发,从结构形态要素方面研究了东南的宗族组织,但忽略了家族的文化心理因素。对于他的上述观点,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学者大都加以赞同和补充,但也有质疑,伯顿·帕斯持奈克对台湾两个地区的实地调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弗里德曼的结论不可一概而论。而杜赞奇在其对华北农村的研究中也指出,在华北也存在宗族组织,乡村社会有自己的结构和利益,村民为争取自身权益通过宗族组织与政权进行着某种博弈。
二、农村家族变迁的研究
家族作为中国社会的重要存在,其变迁真实地反映着农村的变迁。通过对家族变迁的研究,或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特征有深入理解。在理论方面,杨善华和刘小京梳理了家族变迁的历史,将家族变迁分为了四个阶段,并概括了每个阶段的大致特征和概况。明清时期及明清以前,“‘家国同理同构’的社会关系模式愈益将家族型塑成为社会基本的构成单位,而家族式的互惠互助关系则构成了传统中国社会关系网络的主要特征。”家族成为国家与平民之间
的中介;清末期,宗族制受到强烈冲击,士绅阶层断绝了科举仕进之路,皇权推翻,家族的中介作用逐渐减弱,家族组织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1949年建国后,家族与宗法制度的合法性被彻底剥夺,在“移风易俗”与“除四旧”的运动中,家族活动被禁止,“生活在熟人社会中的中国农民,更多地从日常生活的角度体会了家族和家族活动。”家族制度隐蔽地存在着;80年代国家力量逐步从农村退出,“在不少地方的农村中出现家族组织公开恢复活动或重建的现象以及在当地社会生活中家族活动或带有明显家族色彩的活动的凸现是很自然的。因为以血缘关系构成的家族关系网络是一直存在的”(杨善华、刘小京,2000)。 在具体实践中,唐军通过对特定对象的考察,从影响家族的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的分析,纠正了“北方无家族”的说法。他认为北方农村家族当前所表现出的是“新家族主义”,为以后更多的关注北方村落家族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他从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因分析了家族复兴的缘由,从外部条件讲,家庭承包制的推行是引发农村家族复兴的需求,儒家思想的回潮则激活了家族的观念。而内部条件则表现为家族内人员的自然延续和培养,以及残存的家族设施(唐军,1996)。而从村落家族文化的视角出发,王沪宁选取不同地域的典型村落作为个案,进行剖析和概括,对家族的消解和反复这两方面的动因作了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家族生长脉络进行把握。此外,也有一些学者对农村家族变迁作了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农村家族具有很强的适应力,会不断地适应制度和结构的变化,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打上时代的烙印,农村家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三、文献评述
上述关于家族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学术价值,但尚存不足之处:一方面,从研究对象来看,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南方一些保留比较完善的家族,当然,也有学者对华北等地区作了研究,但总体来看,北方的研究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中国社会农村变迁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另一方面,已有的文献着重于对家族结构和形态等诸多外在表现形式的研究,强调对家族整体兴衰的研究,而忽视了家族成员的个体体验,家族成员是农村家族具体的实践者,有必要从家族成员的实际经验出发,研究家族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其的约束和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1cd3737ab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