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无为”是“有为”的同义词》,欢迎阅读!
“无为”是“有为”的同义词
许多人都认为,“无为”就是“有为”的反义词 。其实不然,
“无为”就是“有为”的同义词。
“有为”就是做出成绩,奋发有为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对之解释:“有作为”。宋·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曰:“大有为也”。
“无为”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的辨证法思想。“无为”,即“自然”。所谓自然,就是要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效法自然和客观的规律进行实践活动,排除人为主观性和随意性的行为对自然法则的干扰和破坏,“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任其自然,最终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所以,“无为”,并不是“有为”的反义词,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不是无所不为,不是随心所欲,不是强作妄为,而是因势利导,以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这样,“无为”就不是没有作为,而是大有作为。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因此,“无为”和“有为”是辩证的关系,它是通过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以“无为”的形式达到“有为”的目的。所以,“无为”是“有为”的同义词。
“无为”的辨证法思想也给当代教育得到有益启示:
教育学生就是依照教育之理,顺应学生之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通过引导使学生进行自主自化。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是为了不教”。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这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任何知识,最终都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实现,而不能依赖教师去完成。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助手和向导,要“授之以渔”,不能急于将答案喂给学生。教学实践也表明,当教师不过多地干预学生,给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时,反而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天性,收到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此乃“无为”教育追求之最高境界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1a5193ff2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