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和谐是社会和谐最根本的元素

2022-04-22 22:50:0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心和谐是社会和谐最根本的元素》,欢迎阅读!
和谐,元素,内心,根本,社会
内心和谐是社会和谐最根本的元素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进程中,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人内心的和谐。

恩格斯说,人从动物进化而来这个事实,决定了人永远不可能完全脱离动物性。什么是动物性呢?简而言之,动物性就是自私性,就是由自私产生的贪婪、争斗乃至尔虞我诈、巧取豪夺。因为任何人都难免会有私心、私利和私欲,所以,面对金钱、权力、地位、荣誉、美色等现实诱惑,很容易搅扰起人内心的欲望、焦躁和冲突,这是人类社会一切不和谐现象之根源。怎么才能理性地面对现实诱惑,实现人内心的和谐呢?

中国古代哲学博大精深,“和合”思想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和理想追求。要实现人内心的和谐,必须进一步肃清过去长时期里占主导地位的“斗争哲学”之残余影响,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础上注重领会和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的“和合”哲学

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是经常运用“和”的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和”不是盲目附和,不是不分是非,不是无原则的苟同,而是“和而不同”。“和”的思想,强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反相成。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和”的思想亦称“和合”思想。所谓 “和合”,就是“人和、祥和、和睦、和以处众、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内和外顺”,就是通过“和”而达到“合”。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绵延不衰,屡处逆境而昂扬奋起,就是因为有这样博大深邃的思想,有一种内在的强大凝聚力。当今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特别要倡导“和合”。对于任何人而言,都需要注重领会和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的“和合”哲学,切实认识“和合”思想所内蕴的真理性,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将其内化到自己的心灵中去,为实现内心和谐奠定应有的思想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包括诠释人的本性、人的利益、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发展等内容的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人的哲学的核心内容和精华所在,但也不能等同于人的哲学。人的哲学还包括人生哲学它是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关爱,要回答的是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如何才是真正作为人而生存,如何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如何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特别是人内心的和谐,使人类过上道德、自尊、和谐、幸福的生活,等等。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内心感受不仅决定于自己的修养和调整,更决定于他人及社会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因此,一个人要实现内心的和谐,不能仅仅局限于心理、心态的自我调节,还应该注重人际关系、群体关系、个人和群体关系范畴的行为调节。怎样搞好这种行为调节呢?

首先,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既要“求同”,也要“存异”,二者不可偏废。能不能“存异”,敢不敢“存异”,会不会“存异”,很重要的一条,在于能否体谅包容,能否正确对待别人的不同意见和不同行为。在任何情况下,对别人都应该宽容一点、谅解一点、豁达一点、“糊涂”一点,能够听得进不同意见甚至比较尖锐、刺耳的意见,能够容得下不同信仰、不同世界观、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生活方式的人。要有自知之明,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也要有容人之量,能公正地对待别人。只要无碍大局,无妨大目标,一切“异”甚至是反对自己的“异“都要能够包容得下。一个人有了这样宽阔的胸襟,海纳百川,虚怀若谷,实现内心和谐就有了可靠的思想前提。古语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人与人的思想认识、行事方式、利益所在不可能完全相同,人际关系中或多或少地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因此,一个人在同其他人的交往中,要多做“活血化瘀”的协调工作,理顺关系,理顺情绪,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决不要动辄上纲上线、戴大帽子、激化矛盾,结下死疙瘩。人总是有优点有缺点,有长处有短处,不能把自己的长处搁在脑袋上来回晃悠,把人家的缺点抠出来跟自己的优点比。要通过理解和谅解,加强了解,消除误解。俗话说:“要想公道,打个颠倒。”一个人在同别人发生认识分歧、利益纠纷、行为冲突的时候,只要将心比心地来个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上设身处地想问题,很多矛盾都是比较容易化解的。

第三,淡泊私利,志逾鸿鹄。不少人把个人的私利看得过重,往往因争名争利而伤害了同志之间的感情,既造成了人际关系的隔阂,也使自己的心态陷入不正常的畸形境况。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不仅作为一种个人的东西或众人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关。因此,我们不能一概否定个人的利益,不能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但是,人类社会并不是某一独特利益垄断的天下,而是许许多多利益共享的天下。一个人在考虑和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也要顾及别人的利益和国家的法律规范,不能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更不能视法律法规如儿戏,为所欲为,贪赃枉法。如果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对个人名利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甚至勾心斗角,不惜损害集体、伤害同志、危害国家,那无疑是很不好的,甚至是有罪的。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要用高尚的精神境界来对待这些问题,淡泊个人名利,不计私人恩怨,把主要心思和精力集中到为社会作奉献上,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志逾鸿鹄,行若赤金”。“志”有远大、高尚的追求,“行”有坚毅、纯洁的品位,应当有这样的修养和素质,这才是一个人内心和谐的最高境界。


第四,以诚待人,以信对人。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就是说,襟怀要坦坦荡荡,讲话要实实在在;赞扬人不华丽溢美,听意见要虚心认真;策略灵活不世故圆滑,内外有别不故弄玄虚,确实做到诚恳待人,平等待人。有了这种诚恳待人的态度和作风,就容易取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容易以和谐的心态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般来说,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真诚地对待自己;自己对别人讲信用,别人也会对自己讲信用。只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够长期这样坚持,自己的内心自然就会经常处于和谐的状态。现在,公共道德失范,社会风气滑坡,许多人在人际交往中不讲诚信,说的是一个样,做的又是一个样,人格分裂现象很严重。这样一来,他们的心态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处于一种疑虑、猜忌、烦躁、愤懑的状态,不可能实现内心的和谐,而这种内心的不和谐必然又要增加社会的不和谐成分。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努力重建社会诚信,使诚信真正成为社会的根本准则,成为人内心的价值尺度。

第五,宠辱不惊,得失安之于数。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最终又将赤条条地离这个世界而去。从终极意义来看,一切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是身外之物,过眼烟云,实在不必看得太重。《红楼梦》里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这虽然有些消极,反映了某种厌世情绪,但其中内涵的人生哲理是很深刻的。人生在世的确需要达观、超脱、豁达一些,不必为利益得失、职务升降而耿耿于怀、戚戚切切。人一辈子既有顺境,也有逆境,这都是人生之常态。因为,一个人的命运既决定于自己的主观努力,也决定于客观的外在环境和机缘,后者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有道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上云卷云舒。”“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经常保持既平和、又积极进取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富有朝气,勇往直前,不要把个人的利益得失看得太重,更不要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这才是惟一正确的选择,才是达到内心和谐高层境界的必由之路。

只要着力追求且逐步实现了内心和谐的人越来越多,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进程必然能越来越取得预期的可喜成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129cf150a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