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入学准备

2022-07-26 21:59: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年级新生入学准备》,欢迎阅读!
入学,新生,年级,准备
年级新生入学准备

入学是孩子一生中很重要的转折点,在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入学后就要以学习为主要内容。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老师和伙伴都需要他熟悉、适合,孩子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个重要转折时期,在很大水准上取决于入学前的准备。入学前家长应做好哪些准备呢? (一)物质上的准备

家长要给孩子买好必要的学习用具,像铅笔盒、铅笔、尺、橡皮、油画棒等。小刀不要让孩子带到学校去,家长每天给孩子削56支铅笔就能够了,铅笔以HB为宜,入学的孩子不宜使用2H3H的笔。家长要向孩子介绍各种学习用具的用途和准确的使用方法,特别是橡皮的用法,不能过于依赖橡皮擦作用,应该要想好了再写,尽量摆脱对橡皮的依赖。 (二)心理上的准备

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所以,父母对孩子除了做物质上的准备,如书包、文具、水壶、手绢等物品之外,还需要对孩子实行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教育,并且必须要当成家中的一件大事来办。

首先,告诉孩子上学能够学到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识,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懂得更多的事情。也要引导孩子懂得学校的学习幼儿园的游戏不同,不能视课学习为儿戏。应该集中精力听讲,认真细心地完成作业,学习结果要达到标准要求,才算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教育孩子要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告诉孩子怎样准确对待集体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孩子争取在班集体内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引导孩子对集体生活、对老师、同学和学校产生向往和期待。 第三,在家里要帮孩子布置出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角,让孩子在家中先体会一下成为小学生的新鲜感受。

孩子从一开始能否很快地适合学校生活,在很大水准上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如何。只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教育工作,孩子上学就不会害怕,就能为孩子的学习进步打下稳固的基础。这个点相当重要,让孩子在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孩子顺利的适合小学生活。

开学前,家里能够开一个小型庆祝会,给孩子讲讲家长自己小时候是怎学习的,还能够讲讲孩子所理解的小学生认真学习的事例,激起他们当小学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三)入学前的思想准备


首先,要让孩子处于充满自信、愉快、满怀渴望、积极的情绪状态。要使孩子愿意上学、向往做一名小学生,就应让孩子对学校的环境、生活和活动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以激发他们入学的强烈愿望。家长只有通过各种方法使孩子满怀渴望,愉快自信地踏进学校的大门,孩子才能迈出成为小学生的坚实的第一步。 家长要让孩子对学习的艰苦有充分的理解。家长可借助讲故事、说寓言等形式,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一件要付出努力的事,从而使孩子做好要认真、努力学习的思想准备。

(四)知识上的准备

有些家长怕孩子上小学跟不上就提前把一年级课本内容先教给孩子,这种做法是缺乏取的。因为家长与教师教的方法不尽相同,孩子觉得自己已经学过,上学后对学习无兴趣,反而得不到好的效果。入学前,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号码等等;还能够教孩子学会写自己的名字,这对他们的入学是有协助的。

家长在学习方面要为孩子做的准备是很多的,最重要的是应该让孩子在入学前有聪明的头脑、强烈的学习愿望、坚定的学习自信心、顽强的学习毅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在孩子入学前应把学习准备的重点放在开发智力上,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游戏、交谈。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多看、多想、多说、多做,引导孩子实行细致的观察、较长时间的记忆和复杂的思考,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决问题的水平。这样,孩子才能自信、自如地应付与日俱增的学习任务,适合学校的学习生活。

同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兴趣、自信心、情感、意志品质等。应将孩子带入社会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对千奇百怪的自然世界产生兴趣;带他们到图书馆、学校去,以产生“我要学习”的强烈愿望。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是一个挺聪明、挺能干的孩子,通过努力是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的。这样孩子就会有学习的信心。

另外,学习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除上述诸点之外,还应特别强调和明确指出的是:

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环境” 为孩子提供优化的知识环境,促动孩子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要为孩子创造“动手的环境” 家长应让孩子多动手,在孩子动手过程中观察、发现孩子的优势并加以强化。动手能刺激感官,锻炼思维,活跃大脑。 (五)入学前的生理准备 1、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要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每天630左右起床,晚上830就寝。暑假在家适当缩短午睡时间。晚饭前后与孩子共同商量一些活动内容,如画画,弹琴,玩玩具,看书等,动静搭配,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节奏,与小学生的生活相接近。

2、培养孩子活动的坚持性

小学后,孩子上课和完成作业,很大水准上需要较强的坚持性。一般,大班孩子注意的保持时间为8~10分钟,家长能够有意识地延长孩子的活动的时间。对孩子借口不感兴趣而频繁变换活动内容的现象,父母能够从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并陪着玩入手,逐步提升时间要求,直到孩子一个活动二十五分钟不觉疲劳。

3提升生活自理水平

父母要教会孩子一些入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脱衣服,系鞋带,自理大小便,整理书包,遇到困难会寻求协助,行走时不在马路上玩耍,会用钥匙开门,倒开水等。特别是让孩子知道课间要先小便,做好课前准备再玩。 4、创设利于孩子生长的环境

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在家的膳食供给,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尊互爱,不当孩子的面争吵,从而使孩子情绪高涨,达到智力振奋的良好学习状态。

另外,在家里,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学习小角落,备有写字台、书架、玩具架等,使之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

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很多,家长应在心理、习惯和物质等方面协助孩子作好准备,以便孩子很快地适合学校生活,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家长不妨从以上几个方面协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以使孩子能够愉快地适合小学生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0b17fff5b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5.html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