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回答提问的十二种方法

2022-04-08 22:50:0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引导学生回答提问的十二种方法》,欢迎阅读!
提问,引导,回答,方法,学生
引导学生回答提问的十二种方法

善于提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善启发指导学生回答问题,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主要组成因素。课堂上常有这样的情形,教师发问后,学生无动于衷,或者答者寥寥。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善于导答,学生就会排除障碍,提问便会成功;否则,就会归于失败。可见,课堂上会不会提问,提问后会不会导答,这是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导答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应变能力,也离不开一些基本艺术 法的运用。

东缨同志曾把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种种表现及其潜台词归 纳为以下9种,现摘录如下,仅供教师们提问、导答时参考,并有针对性地选择运用后面12种导答方法。 含笑举手,眸眼炯炯者——“不成问题!(胸有成竹) 频频举手,目光祈求者——“快叫我答!(急不可耐) 笑得娴静,不求发言者——“这题早会!(隔岸观火)

佯装走神,智求招唤者——“犯纪律,看您叫不叫!(以假乱真) 手举又止,三心二意者——“答?没把握!(举棋不定)

双唇翕动,温诵答案者——“演习一遍,求个把握!'(有备无患) 急问左右,速速补漏者——“不行,还欠火!(临阵磨枪) 骚手翻眼,随帮举手者——“最好别点我!(仓促上阵)

愁云满面,眼光飘忽者——“怎么答?从哪儿想?(一筹莫展)……

激将法。常言说:请将不如激将。有时教师苦口婆心地劝导,学生可能无动于衷,而一句激将,却歪打正着,激起一些争强好胜心较强的学生发言。教师发问后课堂上出现冷场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如一位教师在发问冷场后这样说:“我们全班50多位同学,平时个个聪明伶俐,思维敏捷,今天这样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还能难得住吗?谁站起来打第一炮?×××,敢不敢?”通过激将,把学生推向答问的前台。

鼓励法。在答问出现冷场后用激情的话语直接鼓励学生回答。一位教师这样鼓励学生:“我知道大家都在认真思考,而且有几位同学跃跃欲试,准备回答。看谁先举手?好,一个、两个……很好。×××你先来说。”既充分发动,又指名预先设计提问的同学回答,点、面都照顾到了。 “战”法。在学生答问都不积极主动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故意说出一个错误的答案,有意挑起“战”火,诱导学生抢答。一位数学教师出了一个数学口算题发问后见学生不愿举手,便故意说出一个错误的答案,激起很多人起来订正教师的“错误”

分解法。有时提出的问题大,学生不容易回答,教师发现后,可化大为小,化整为零,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回答。如一位教师教《少年闰土》时,讲了一段闰土的肖像描写后,提问学生:“这说明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见小学生都没举手,教师马上应变,将这个问题分成三个小问题:

(1)“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日晒雨淋、健康) (2)“头戴一顶小毡帽”说明什么?(浙江农村孩子) (3)为什么“颈套银项圈?(父母疼爱他) 学生顺利地回答出了问题。

举一法。有些问题,答案内容较多,教师可举一点为例,让学 生进行“反三”。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问:“本文写,鲁迅先生哪四件事?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优秀品质?”教师可举第一件事:鲁迅和“我”谈读《水浒传》,表现鲁迅先生认真读书的态度,其余则由学生思考回答。

留尾法。有些问题,学生一时答不出,教师可再重复一下提问的主要内容及部分答案,留下另一部分答案,让学生续答。如讲《赤壁之战》时提问:周瑜为什么火烧赤壁?此题内


容很多,学生难答,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

(1)赤壁之战时,曹军有一(80),而周军只一(3)

(2)曹军多而周军少,周军若要取胜,必须用一(计策巧取) (3)周、曹两军隔江相对,最好的计策是一(火攻) 搭桥法。为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常在新旧知识的交汇点上发问,这类提问“卡壳”之后,教师不应越俎代疱,自我解困,而应适度地提示思考的范围、对象,或提供旧知识,引起学生联想,打开贮存知识的宝库,让他们迅捷地以旧推新,顺利地完成答问。如一位教师提问一道有关平行线的证明题,学生一时想不起来,教师就启发他:你想一想平行线的定理一共有几个?学生答出后,教师接着又问:这道证明题与哪个定理接近?经过搭桥铺路,使学生很快做出了那道题。

指路法。教师发问后,学生答不到点子上,或答非所问,或一时答不出,教师可指明思考的内容和方向。如教《我的心事》一课,教师问:“大林收到了玉米棒子,为什么流下眼?”大部分学生答“因为姐弟俩说话算数,为他捎来玉米棒子”。但答案不全面。这时教师可指出:大家再默读一下课文最后一段,学生就能把“还是阿姨说话算数”的答案补充完整。定向法。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大,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不太相符,学生想答而又答不得当,或一时“卡壳”,这时教师可及时调节、缩小或限制范围,或指明思考方向,以便帮助学生排除障碍,确定思维方向,迅速而准确地达到思维目标,完成答题。如历史课、地理课,有些问题学生一时答不了,教师可接着限定一下思考范围,指明哪个朝代、哪个国家或地区,范围一缩小,学生答问就容易得多了。 迁移法。对有些问题学生一时答不出时,教师可让学生先体会一下与问题中的事物有相似点或相反点的事物,然后采取“由此及彼”的联系、迁移方法,帮助学生接通解答的思路。如教《中国石拱桥》一课,教师问什么是石拱桥后,接着导答:大家仔细观察过咱们学校附近的石拱桥吗?谁能说出它是什么样子?在学生答问的过程中,教师用规范性语言纠正不准确的说法,这就可以很快地帮助学生弄清什么是石拱桥。

直观法。有些问题比较抽象,教师可运用实物、插图、教具等提示、启发学生答题。如教《雨中登泰山》一文时,教师可利用登山路线图来帮助学生思考“作者行踪如何”等问题的答案。

示意法。有些抽象的问题,教师还可借助动作、表情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如一位教师提问“左手法则”的内容是什么时,学生一时答不出,教师就当场做手势,帮他思考、理解,使他很快弄清了问题的答案。(摘自《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孙春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f1ed14255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