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探人文社会科学实验室功能分析》,欢迎阅读!
浅探人文社会科学实验室功能分析
[摘 要]人文社会科学实验室已经成为现代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人文社科实验室所具有的开放性和综合性两个特点,分析得出人文社科实验室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教育功能、服务功能、经济功能以及文化功能,旨在探讨发展人文社科实验室的必要意义。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 实验室特点 功能分析
人文社会科学实验室是高校现代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人文社科各学科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特点,实现对信息的系统分析,营造虚拟环境进行模拟教学,为学生、教师学习和探索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问题提供便利条件,在培养更具创新意识的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同时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水平。人文社科实验室不仅承担着重要的实验教学功能,并且根据实验室具有的独特属性,在其他方面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人文社会实验室的特点 (一)开放性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应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良好的学习能力一方面表现在迅速准确的接受新知识,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能自觉自愿地学习新知识。而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仅靠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是很难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学生自己有意识的培养,因而为学生创造出优良宽松的学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社科实验室的建设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建成服务于教学、科研等具有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的平台,与理论教学结合成为相辅相成的综合教育体系。
首先,人文社科学实验室突破了局限于单一专业、单一学科的运行模式,实现实验平台和实验设备多学科、多院系共享。实验室使用的开放性,有利于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通过实验室的综合平台,不仅能使实验室人力、物力和财力被充分利用,更能有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其次,人文社科实验室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对社会的开放。辅助教学和科研是人文社科实验室的首要任务,但实验室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进行一定的社会服务和交流,无论是对社会做出贡献,还是对实验室自身建设、学科发展都是有所裨益的。一方面可以通过和其他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为实验室争取设备、资金以及技术支持,用来完善实验室的基础建设,为校内的学术研究提供更优质的科研环境;另一方面,在与社会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验室以及学科建设的具体情况选择研究方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提高人文社会学科的科研水平,扩大其社会影响力的一个途径。
(二)综合性
人文社科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有着显著不同,以理工类实验室来说,它基本上是立足于为本学科服务的,实验室设备条件有很强的专业性,因而理工类实验室很少有跨学科跨门类的现象[2]。人文社科实验室则凭借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着重强调在不同专业和学科之间进行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资源的共享,把人文社科实验室建设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和交流平台,促进人文社会学科大力发展,提升人文社会学科学生的综合学术素养。除此之外,人文社科实验室表现出来的综合性特点还体现在实验室有利于推动应用型研究和基础型研究的结合。实验室作为高校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丰富的文献资料,不仅是基础型研究工作稳定开展的坚强后盾,更随着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的趋势,强化应用型研究方向,为基础型研究和应用型研究相互补充、相互推进创造机会。
二、人文社科实验室的功能分析 (一)教学功能
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人文社科实验室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地创新型人才。一方面,由于实验教学的实践性强,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既能锻炼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和工作作风。不论是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还是其他专业的学生,人文社科实验室都为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人文社科实验室的建设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为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教师不仅能够利用实验室的综合平台,使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提高教学水平,并且实验室也为教师的科研项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促使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人文社科实验室打破了院系之间的界限,老师、学生可以更方便地利用学校的资源,从而使人文社科实验室辐射到多门学科和课程,既为学校、社会提供了资源,也带动了这些课程的发展。 (二)服务功能
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的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亦不能忽视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高等院校的教育、学术研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日趋紧密,并且这一趋势已经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共识。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高等院校与社会的联系程度,不仅关系到大学自身的教育改革,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3]。高等院校需要积极拓展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打破原本“经院式”的办学理念,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了解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在各方面的需求,促使现代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时俱进,并为一直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们提供更多认识、了解社会的机会和渠道。 人文社科实验室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基地,更需要抓住机遇,处理好教育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在立足教育的基础上,人文社科实验室也应当主动探索新时期的社会需求,有选择地为这些社会需求提供服务。一方面,可以充分合理的利用人文社科实验室的丰富资源;另一方面,通过高质量的社会参与和社会服务,不仅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社会的窗户,更让社会有机会接触到目前的前沿学术,促使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具知名度。
(三)经济功能
与理工科实验室建设相比,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是制约人文社科实验室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呼吁有关部门重视人文社科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实验室应当认识到自身已经拥有的资源条件,积极发挥实验室科研设备的最大效益。人文社科实验室除了完成学校下达的相应的教学任务外,实验室可以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向社会开放,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相关学科、专业可以在现有的人文社科实验室基础上,适当考虑“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与其他科研机构、企业或政府部门展开合作交流,向他们提供资源或咨询服务,协助其研究新项目,在推动学术科研发展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加人文社科实验室的效益。 (四)文化功能
大学是传播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思想的重要阵地。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有助于推进文化创新,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就要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师生的创造活力,力求推动文化创新。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不但是由高校文化塑造的,在某些方面也能深刻地反映出高校的整体文化精神风貌,它是高校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首先,人文社科实验室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积极向上的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有利于在学科之间、院系之间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科研积极性。其次,积极向上的实验室文化,有利于凝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向心力,使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自觉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最后,积极向上的实验室文化将促进实验室环境的改善、促使工作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实验室文化影响着实验室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实验室文化将为强化学科优势和特色贡献力量,在帮助完善学科建设的同时也将提升实验室自身的科研能力。
总之,人文社科实验室是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科研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人文社科实验室的特点来深层次的挖掘人文社科实验室的功能,从而在加强人文社科实验室建设的同时也推动了人文社科实验室的长远化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ec3baf6f5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