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社区教育模式探析》,欢迎阅读!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社区教育模式探析
空巢家庭”原是社会学者在研究“家庭生命周期”的模式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是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是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纯老人家庭。近年来农村空巢家庭逐渐增多,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也日益突出。
一、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概述
据全国老龄办 2007年 12月 17日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农村地区的空巢家庭为38.3%,其中单身孤老户为9.3%,夫妻户为29.0%。农村空巢老人数量日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独生子女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家庭规模出现小型化。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单身或者全家进入城镇务工。三是转移到城市中的劳动力由于户籍制度等的差异,收入少,生活成本高,无法将父母从农村接往城市同住,使老人被迫留守家中。四是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对原居住地的留恋。五是住房条件的改善,老人和子女具备分开居住的物质条件,子女疏于照顾。六是伴随高校扩招,有机会进入高校就读和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村子女增多,短期内无力接父母同住。
与城镇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更为突出和严重。主要表现为:1.过度操劳。许多留守老人还承担经营土地的重任,劳动强度很大。2.身体健康状况较差。随着年事渐高,,加上没有体检意识、资本和机会,空巢老人许多积劳成疾,小病不治成大病现象极其严重。?3.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由于没有什么娱乐休闲场所,孤独、抑郁、悲观、痴呆等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常见。4.生活水平低。子女在外务工的收入不高,没有闲余补贴父母。老人主要是靠自己的劳动所得维持生存,收入很低,生活清苦。
二、社区教育在解决空巢老人问题中的作用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解决对策,现有研究一般认为应该从普及强化社会养老体系、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鼓励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等方面入手。这些可以说是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直接措施。在居家养老方式被普遍接受情况下,支持农民工返乡或者号召大学生服务农村是一个基点。归根结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农民工怎样创业,以何创业。他们也不愿背井离乡,但是往往苦于在家乡致富无门。而这就需要引入另一种非直接的解决模式: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说它非直接,是因为经济是关乎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重要原因,首先许多农民工因为经济问题而外出,同样往往因为经济拮据难以接父母进城或者给父母足够的生活费用,导致出现空巢老人生活、医疗等诸多无奈。社区教育本身是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尽管有经济功能但却是间接的。但是,社区教育功能却不可或缺,因为与空巢老人相关的每一个问题都需要社区教育的配合才能切实解决。以观念问题为例,许多不良心态的改变靠社区教育非正规但辐射面又很强的方式加以改善是一种有效途径。
社区教育从其根源上,发端于社区成员生活质量提高尤其精神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实践证明,这种以社区为载体的教育活动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教育在扩大农村就业问题以及连带的空巢老人问题上的主要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针对性强。社区教育是针对特定区域问题、利用特定的教育资源,可以全面改善提高社区成员实际需要和技能、促进经济发展。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再就业就是社区教育的一个重点,而这又是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主要症结。另外,这种针对性还表现在可以把时下突出
的空巢老人问题直接作为教育计划一部分,采取合适方式让家庭、社会关注这个问题。这种计划调整较之普通教育,没有太多障碍,能够凸显其时效性。
第二,辐射性强。仅仅有技术的培训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只有真正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包括就业在内的社会问题才可能根本解决。不管社会养老机制完善还是就业渠道拓展,都需要社会所有部门和社区所有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也是为什么理论界许多成熟的提议难以实现的原因。社区教育通过一定机构和活动,将现代化科技信息、民主法制观念、正确舆论导向直接传播给民众,通过全体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影响环境,改变社区现状。
第三,可行性强。社区教育主体可涵盖社会上一切群体,从学校教师、企业家,到政府工作人员、社会人士等都可与成为教育者,场所也可以非常灵活。在经济局势紧张情况下,利用不同领域的人力物力资源,是一种相对节省费用的模式。
第四,持久性效应。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的社区教育从长远看有助于从根本解决农村问题。在空巢老人问题上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即观念问题。首先是一些子女孝道观念淡薄,对于自己的孩子衣食住行花钱毫不含糊,可是对于年迈的父母却不闻不问。即便能满足父母户口之需,但很少关注其心理问题。再者就是健康保健知识的亟待普及。吃盐过多、不渴不喝水、农村人结实有点小病抗抗就过去了等观念和现象在农村很普遍。另外,老人不能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也是一个方面。如果以上特点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创业将指日可待,那么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也就逐步缓解了。
三、社区教育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中的模式探索
第一,政府统筹,营建社区教育网络。主要做这样几项工作:首先,要根据200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各地要把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并落实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在此基础上,把社区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布置到农村基层单位,让相关人员真正重视起来,让社区教育落到实处、经费专款专用。 第二,建立一支由各行业各类人员组成的社区教育队伍。根据各地方情况可以设置专职人员、兼职人员或者招募一部分志愿者。在管理上,专职人员可以归属教育行政部门,兼职人员既可是在岗专业教师,也可以是其他行业工作人员。在业务水平上,所有专兼职教师应该都是各领域骨干,既会练,也会讲,并且具有极强的服务意识,真正能够、愿意服务农村建设,这里当然不能缺少老年心理教育专家和伦理学家去做相关心理疏导和伦理渗透。
第三,以就业问题为核心,逐步全面推展农村社区教育。为此,必须针对农民实际情况和切实需要,抓好各类短期培训活动。比如冀南农村可以组织家庭妇女学习基本草编工艺、或者做精工布鞋,就地取材、发扬本地文化传统优势;还可以进行就业面比较宽的厨师培训、焊工培训、礼仪培训等,一方面提升农民再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农民就业质量。再次,注意结合本地经济特点,拓展当地就业空间,比如种植养殖技术、小菜制作、各种熟食加工等,成本不会很大,但迎合当地居民所需,利润也比较可观,并且不用远走他乡,可以照顾到父母家人,空巢老人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加强基层干部培训,强化其服务意识。村委会干部服务意识如何,关系到农村社区教育能否真正落实。许多村干部只管自己的腰包,不管老百姓生计,甚至有个被别村支书思想观念陈旧,仇富心理严重,不支持甚至阻碍群众自主创业。所以,提高基层干部素质、提高其服务意义是关键一环。这种服务性主要包括:积极搜集致富信息、打通致富渠道、做好社区教育组织工作、做好本村老人赡养宣传、为老年人提供良好休养场所等。 第五,发挥学校优势。其一,把社区纳入学生课堂学习过程,设立乡土课程,提高下一代人的职业素养,在课堂和社区发展之间搭建起理想的桥梁第六,把更新民众观念作为一项重要工
作。技术培训只是农村社区教育的一部分,并且技术培训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只有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和生活意识,问题才可能真正解决。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提高除了包括就业情况改善而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还包含精神因素,而后者则需要扎实的社区教育的辐射效应才可能得到改善。基于农村劳动力特点,技术培训可以由专人面对面传授,而包括就业观念类的精神教育内容则宜用板报、广播、电视等辐射渗透式。
第六,把更新民众观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技术培训只是农村社区教育的一部分,并且技术培训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只有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和生活意识,问题才可能真正解决。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提高除了包括就业情况改善而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还包含精神因素,而后者则需要扎实的社区教育的辐射效应才可能得到改善。基于农村劳动力特点,技术培训可以由专人面对面传授,而包括就业观念类的精神教育内容则宜用板报、广播、电视等辐射渗透式。 第七,可以考虑用结对子方式,鼓励某些单位、部门用包干形式,广开门路,帮助农民拓宽就业之路。
简而言之,社区教育无论从长远学习化社会的构建,还是从近期就业问题和空巢老人问题的解决,都不失为一条有效路径。但是,其发展和其他社会子系统是相辅相成的,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还有待时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c45bb5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