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蒲宁悲剧式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蒲宁悲剧式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胡旖怩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2期
摘 要: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1870-1953)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33年凭借悲剧式爱情小说《米佳的爱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蒲宁长达66年的写作生涯大致分为两段,即俄国国内时期(1857-1920)和流亡法国时期(1920-1953)。由于历史原因蒲宁的作品曾一度被冷落,自上世纪50年代后,苏联国内才陆续对蒲宁解禁。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俄语翻译界前辈赵询、陈馥和戴骢等相继将其作品译介给中国读者。本文围绕蒲宁的爱情小说展开,结合蒲宁的自身经历和社会时代背景,分析其塑造女性形象的创作手法,以及其笔下女性主人公的典型个性特征。 关键词:蒲宁;爱情小说;女性形象
作者简介:胡旖怩(1994-),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2016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1
纵观蒲宁流亡法国时期的创作,始终离不开爱情、生命、死亡此类关于“永恒”的主题。其中,爱情小说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与大多数作家不同,譬如屠格涅夫叙述的是建立在男女主人公拥有共同的信仰和理想之上的柏拉图式爱情;托尔斯泰书写的是打破世俗偏见、奋不顾身的创世纪爱情;而蒲宁所描绘的是精神和肉体高度统一的爱情,这使得蒲宁笔下的女性充满了人文主义的色彩。回顾蒲宁的感情生活,早年他深爱过的两位女子——初恋瓦尔瓦拉·帕先科和第一任妻子安娜·察克尼都与蒲宁缺乏灵魂上的共鸣,相继离他而去。第二任妻子维拉·穆罗姆采娃在危难之际依然不离不弃,随他出国侨居,面对他的感情背叛依然忠贞隐忍,在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晚年,与年轻女作家加利娜·库兹涅佐娃陷入了激情而痛苦的婚外恋,最终库兹涅佐娃因无法忍受他的控制欲极强的爱情而离开了他。曲折的感情经历使得蒲宁把这种伤逝之情融入到了创作中,他的爱情小说中总是弥漫着哀婉、压抑和伤感的气息,塑造了一批令人惋惜和哀叹的女性形象。
蒲宁的爱情小说以形式短暂的爱情和曲折的情节著称,以悲剧的力量震撼平凡和庸常的人性,以爱的奋不顾身展现至爱至美的理想。正如蒲宁自己所言:“爱情与死亡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的。”(叶红2004:17)在蒲宁的小说中,不存在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主要以景物描写、意识流连缀成篇,塑造了多类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骆巧玲2014:48)其中的女性人物都富有浓厚的悲剧色彩。本文按照面对爱情抉择时的态度,将蒲宁笔下的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女性分为三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痴情怅惘的传统女性
《幽暗的林荫路》(1938)记叙了贵族老爷尼古拉和旅馆店主娜杰日达的偶遇,在交谈过程中,双方得知彼此正是35年前的恋人。两人年少时期相爱,少年无法打破阶级的束缚,抛弃了农奴出身的少女,昔日的少女依然固守着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终生未嫁。尼古拉此时早已成家生子,虽然坦言过得并不幸福,但是身份的悬殊和世俗的偏见始终禁锢着他的思想,他只能黯然離去,从而造成了娜杰日达一生的悲剧。蒲宁通过女店主温和从容的仪态和平静坚定的言辞塑造了血肉丰满的俄罗斯传统女性形象,同时反映出在旧俄社会中,果敢追求爱情的女性往往由于时代的局限而孤独终老。 二、迷茫徘徊的夹缝中女性
《三个卢布》(1944)讲述了来自诺沃切尔卡斯克的女中学生在经历父母相继离世的变故之后,离家到县城投奔亲属,结果反被亲属调戏,她身无分文,为了充饥,她来到县里最好的沃罗比尧夫旅馆,以三个卢布为代价陪客人过夜。幸运的是,客人鲍里斯心地善良,很同情她的悲惨遭遇,两人之间产生了情愫,而正当两人决定前往莫斯科结婚时,女主人公生病死去。这一爱情悲剧深刻地揭露了旧俄社会的鄙陋和罪恶,即使上天仁慈地赐予了女性创造幸福的机会,但是女性自身可能缺乏追求幸福的客观条件,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下层女性的极大同情。
三、个性独立的新时代女性
被誉为俄罗斯式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米佳的爱情》(1925)描绘了俄罗斯青年米佳的爱情经历。他对情人卡佳有着高尚而纯洁的幻想,希望卡佳做一位传统而忠贞的女性。当卡佳在他身边时他为现实的卡佳和幻想中相距甚远而痛苦,当回到农村又因与卡佳的短暂离别而黯然神伤。卡佳为了当名演员而投入校长的怀抱,对米佳忽冷忽热,在庄园管家的怂恿下,一度同视为卡佳替身的女仆私会,卡佳在一封迟来的信中拒绝了米佳的爱,米佳最终绝望地开枪自杀。表面上卡佳看似庸俗而堕落,为了名利而出卖自己,但是在笔者看来,卡佳意识到了米佳思想上的不成熟和对爱情的犹豫不决,无法给予卡佳一个明确的未来,这也反映出当今社会女性在爱情与前途中的两难境地,卡佳为了出名而投入校长的怀抱固然应当受到道德的谴责,但是映射出了卡佳对人生的清晰规划和独立的个性,这是作为新时代女性不可或缺的品质。
蒲宁的爱情题材小说“有不同程度的畸形性质”,表现为它们“翻来覆去总是跳不出这样一个程式:始则男女艳遇,美色醉人,一见钟情;继则感情勃发,情欲亢进;接着是他所谓的‘性的弥撒’;结果不是庸俗平淡,无聊腻味,就是生离死别,自杀惨死之类。”(孙绍先1987:98)这的确是对蒲宁爱情小说所做出的较为精辟的论断。但是,蒲宁在爱情中探寻着人性的价值,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对社会价值观进行拷问。在爱情与理智、梦想的真爱与现实的偏见面前,作家明显是一位情感至上主义者。他笔下的女性形象立体而丰盈,具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面性,蒲宁亦未对小说中女性的爱情态度做出评判,他以真实的笔触记录了世纪之交的各类女性,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 参考文献:
[1]骆巧玲. 浅析蒲宁笔下的女性艺术特色[J]. 安徽文学,2014(8). [2]孙绍先. 女性主义文学[M]. 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3]叶红. 永不枯竭的心灵之源——论伊凡·蒲宁小说创作中的“永恒主题”及其风格特征[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c2d98247f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