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水龙吟》赏析

2022-05-06 09:02:2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辛弃疾《水龙吟》赏析》,欢迎阅读!
水龙吟,辛弃疾,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望,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辛弃疾从南归之后一直不受重视,创作这首词的时候已经南归八、九年了。他投闲置散,任了一届小官,一次,他登上了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大好风光,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了《水龙吟》

天空千里辽阔,秋色万里无际。秦淮河直通长江,水连天,天连水,水天相接,也不知道它的尽头在哪里。放眼望去,群山连绵,有的高耸挺拔,犹如妇女鬓发上的碧玉簪;有的舒缓玲珑,好像儿童头上那螺壳般的发髻。斜阳已经西沉了,不时还有大雁飞鸣而过。它们的鸣叫声从远处传到了辛弃疾的耳朵里,勾起了他无尽的忧愁。辛弃疾倚靠着赏心亭的栏杆,眺望着江边的景色,无意中碰到了腰中的宝剑。这把宝剑是他的好友刘汉赠送的。他将宝剑从剑鞘中拔出,拿在手中小心地抚弄着。回想起刘汉临别的勉励,勉励自己要有一番作为,辛弃疾内心无比惭愧,无比悲愤。他又把剑插回了剑鞘,一次又一次,狠狠地拍打着栏杆以发泄心中的愤恨。游人来来往往,他们看见辛弃疾一会儿抚弄宝剑,一会儿又拍击栏杆,都感到很诧异。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我认为,对于独身一人在异乡的辛弃疾来说,悲伤的景勾起了自己无尽的愁,但是更愁的是没有人能明白他的内心。来来往往的游人虽多但是真正了解他的又有几个呢?所以,辛弃疾只能够重复地看着宝剑和拍栏杆了。简单的动作描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他内心的忧愤。大雁都知道秋天时飞回旧地,而漂泊江南的游子却无家可归,这般类比起来,他真是一个可怜之人啊!辛弃疾的性格是强硬而刚烈的,《水龙吟》的上片的几个句子有着刚强的骨架,却比柔情更令人辛酸难受。我最喜欢的是这几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反复读几遍,意味深长,令人荡气回肠。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时光飞逝,老大无成。辛弃疾望着寂寥的景,内心的忧愤油然而起,情到深处只能发泄出来了,但更辛酸的却是无人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

辛弃疾想起了西晋时的张季鹰,当季鹰在洛阳看见秋风吹起,便想念自己家乡的鲈鱼的美味,于是,立刻弃官回家。季鹰是幸运的,想回有家乡可回。可是对于辛弃疾来说,想回家乡却回不得。因为此时他的家乡正处于金兵的铁蹄蹂躏之下,想回都回不去了。他很想改变些什么,但却又是那么的困难,那么的无力。或许,可以在南方置一点田地,盖几间草房,无声无息地过完这一生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有一个叫许汜的人就是这样做的,然而他遭到了陈元龙的冷淡,来又受到了刘备的批评。自己如果也走许汜的路,那实在是愧对刘备这样具有英雄豪气的古人了。“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说的是桓温一次征战路过某地,见先前种下的柳树已经长得很大了,感慨时光飞逝,“泫然流泪”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古今之间,有说不完的共鸣和感悟。想到暮年之时,无人问津,可能到头来唯有红颜知己相伴于左右。但辛弃疾又去哪里找来“红巾翠袖”来为自己擦眼泪呢?找不到为自己擦眼泪的人,那是不是说自己的眼泪就永远流不完,不干了呢?

在众多的宋代词人之中,我最钟情于辛弃疾。每每读他的词,我都能感受到


男儿的真性情,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我觉得辛弃疾的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即使是暮年将至也依然如此。他有他的雄心,有他的壮志。虽然因时局所限未能一展抱负,但是他却未曾放弃,这种劲儿确实值得我们钦佩!人们都说辛弃疾是用刀剑在写词,果不其然,整篇词里没有一个字符合我对“美”的定义,但每一个字连起来却又字字诛心,令人读起来有一种凄凉美,让人感受到了这位有血有肉的男儿的真性情!

辛弃疾的这首《水龙吟》字字真切,读来也让人心情沉重。但是抽离于文本,反观现实,我突然发现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儿。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经历像辛弃疾那样背井离乡,有家而不得回的无奈。与他相比,我真的是一个幸运的人儿。所以,我要加倍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aee1da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