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初中中考物理公式汇总

2022-04-27 14:45: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初中中考物理公式汇总》,欢迎阅读!
公式,中考,汇总,物理,初中
1、热量计算公式:



物理

物体吸热或放热





提示: -



热传递

Q = c m t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J : t2高于初温tl, t = t2 - tl J/(kg c —比热容 物体放热后,终温t2低于初温tlt = tl- t2 ° kg m —质量

t —温度差



6、电功率公式:

物理

单位

单位

物理 单位

U2

P= R



P=W/t



P——电功率 I——电流 U——电压





W A V





[] U

P 电功率

W

J

kW kWh

=



W——电功 t 通电时间





P=I2R



s



h





燃料燃烧时放热





广物理 提示: Q 放出的热量 J

只能用于:纯电













Q =mq

'm

燃料的质量 kg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 Q=Vq

q ――燃料的热值 J/kg

炉子的效率:热机效率

nQ有效

/ Q

cm(t-t o

)/ qm '(燃烧m的燃料给水 m加热)

2、电流定义式物理 单位

提示: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

I ――电流 A Q――电荷量库C

t ---- 时间

s



物理 单位

同一性:IUR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下

电流 A

3、欧姆定律: JU——电压 V;

标相同(同一段电路)

h

U , R

R——电阻同时性:IUR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 _





I-

物理 单位

提示:

4、电功(电能) W——电功

J (1) IUt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 而言。 W = U I t U——电压 V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W = Pt | 1=1 kWh = 3.6 10 6 J 电能表测电功 I ――电流 A

t――通电时间 s

(3) 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 ....



W = U I t

结合 U = I R n W = I 2

Rt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灯

I: W = U I t 结合 I = U/R a W = t 1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日光灯等

h



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两套单位(w-Kw.h, p--kw, t --h w--J, p--w, t--s)





5、焦耳定律:

Q= 12

Rt (电流热效应)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贝U:

Q=W 如电热器。



如果电能只有部份转化为内能,贝U: Qv

W 如电风扇、电动机。

电热器的效率:n =W有效/ W,其中Wt = Q=c m t W=Pt= UI t



7、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

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 I=I 1 = 1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 U=U1+U2 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1+R2

U!

串联分压原理:U

2 R

2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W = W1+ W2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 P = P1+ P2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U1 R1 W1 Q1 R1 U2

R2

P2

W2

Q 2

R 2

8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 1=11+12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1/R=1/R1+1/R2

I1 R2

11 R分流原理:I2 R1

2 P W1 Q1 R 2 12 R1

P2

W2

Q2

R1

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

和。W = WW2

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 P = PP2 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9、已知灯泡“ 220V40W ”,U =220VP =40W 求电阻:

求额定电流:

实际电压为110V时,求实际功率:

10、已知灯泡 L1 220V40W ”,L2 220V100W R1=1210Q, R2=484Q



1 / 4


i2串联时,I

LL

相同,Ri >R2,则Ui >U2, Pi > P2,更亮Li更亮;

分力的总效果

相反

FiF2—分

F = Fi + F2

FiF2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 相同



i2并联时,U相同,i 2,则i 2 ,

名称与概念 公式

i.质量m所含物质的多少 m= p V m=G/g

G = m g 2.物重、重力、重量 G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G = p Vg

LL

R>RIV IPi V P2,更亮Li更亮;

单位与要点 t ----- kg gmg 方向:竖直向下;N 作用点:

重心。牛顿 符号与含义

F=F-F F=G -F

压力差法 称重法

漂浮、悬浮:F=G平衡法

p —密度一千克/3

V —体积一米 m G —物重一牛顿(N); 3

3

F=G=p g V 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浮力的步骤: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 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

G --浸入时的示数 F一浮力一牛(N

浮力F 液体

和气体)对 中的物体产生 向上的 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物体浮沉条件: FG上浮至漂浮

p

体处于什么状态 3.密度p 特性;千克/3 ==m

G p m—质量一千克(kg



单位体积的质量 V Vg 1t/m 3= 1g/cm3=103kg/m3



g = 9.8N/kg

4.大气压Po

1 标准大气压 =76 cmHg =1.01 x 105 Pa = 10.3 m 水柱



5.压强p

F mg 帕斯卡(1Pa= 1 N/m2



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S p=S



压力的作用效果 F—压力一牛(N

2

6.压力F F = p S 固体先求压力后求压强 S-受力面积-2

m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F = (p gh ) S 液体先求压强后求压力 p—压强一帕(Pa

F= G=mg

水平平衡时大小等于物重 p -液体密度-kg/m3



h—深度一米(m

7.液体压强p 只与深度h和液体密度p

p = p gh

液体对浸入物体的 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8.杠杆与平衡 力臂:支点到力线的距离

Fi—动力;F2—阻力

F1 L1 F2L

2

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力与力臂成反比

L1-动力臂;L2-阻力臂



9.定滑轮 F = G F作用在绳子端上的力

等臂杠杆(n=1



2 F = G

G作用在动滑轮上的力



动滑轮 Li=2L2 的杠杆(n=2



n F = G S: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 :



滑轮组

s = n h *=承担动滑轮绳子的股数 n

动滑轮移动的距离



奇数“下接法” 10.机械W W=Fs W= Pt

2个因素:力F;距离s 单位:



能量转化的度量 W=Gh (重力做功) W—功一焦(J 焦耳(1=1牛米)

11.功率P 描述:做功的快慢;

s力方向上移动距离 h



P=W Fs

1秒内所做的功

t

t

= Fv

举高的高度

1千瓦=1000



P—功率一瓦(W t—做



12.斜面公式 F L = G h 适用于光滑斜面 13.有用功W W F—作用

=Gh 机械对物体做的功 功时间一秒(s



总功W W 在物体上的力 =Fs

人对机械做的功



14.机械效率 n W Gh G 效率总是小于1 O F-人对机械的作用力

W

Fs

Fn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

使用机械存在额外功 G-机械对重物的用力





15.温度t T= t+273K T :开尔文(K)、 t :摄氏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 C

T—绝对温度 t—摄氏温度

16.合力F

F = Fi - F2

FiF2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

F—合力-牛(N



托力

>p

漂浮

3 找岀合适的公式计算浮



F =G

漂浮

悬浮

p

=p 悬浮

FV G下沉

p

Vp

下沉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及物体的速度有关

机械E

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及被

和势能的总称 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 举高的高度有关 所有能量单位都是焦耳J

机械功对应

具有的能

弹性势能:与形变的大小有关

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为0,但内能不可能为0

1m / s = 3.6 Km / h 声速u = v—速度一m/s .速度v

340m / s 光速 C = 3x 108 m /s

s路程--m 运动的快慢

v s

s vt t

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t —时间--s



几个常考点:一、快慢的判断

i.运动的快慢Oi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长者运动”O 2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短者运动快”

s

③计算(或单位换算):利用v

计算后取相同单位进行比较;注意单位换算

2•做功的快慢Oi计算:利用P W 计算后取相同单位进行比较;0 2单位换算:“i千瓦=i000瓦特”

t

3.蒸发的快慢:影响因素有O i温度的高低;O2蒸发表面积的大小;O 3空气流动的快慢。 二、

运动与静止的判断:用来判断别

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有改变叫“运动

;没有改变叫“静止”。

三、 光现象的判断O i光现象有: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

O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四、 方法的判断0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与“热传递”。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压缩体积一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

实验探究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如欧姆定律;

“理想模型法” :^口:牛顿第一定律。 “等效替代法”:如:合力、总电阻。等。

2 / 4




有两套单位的公式(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

序号 1 2 3



常用估算量

物理量及单位

1. 电流: 计算器100A 0.2A 电冰箱1A 空调5A

V 体积 t 时间 t 时间

m3 cm3 s h s h

2. 电压:干电池1.5V 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工厂用电380V 人体安全电压不大于 36V 3. 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60W 电冰箱100W 空调1000W 洗衣机500W

电热水器1000W

4. 质量:硬币6g 中学生50Kg 鸡蛋50g

5. 密度:人 1 X 10 3 k g / m 3 空气 1.29 kg/m3 0.9X 10 3kg/m3 6. 体积:教室180 m 3 0.05 m 3

m 质量 s 路程 W

kg g m km J kwh

公式 适用范围 求物体的密度、 质量和体积

p = m/v

v = s / t

p

密度 v 速度 P 功率

kg/m 3 g/cm3 m/s km/h w kw

求物体的速度、 路程和时间

P = W / t

求做功的功率、 功和做功时间

p 金属 > p > p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u

V

u 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 v 2f 照相机 u 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 2f 测焦距 f u 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 2f

幻灯机(投影

仪)

u f 不成像

获得平行光

u f

正立

放大

虚像 物像同侧

放大镜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分正倒;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靠近焦点)像远像变大。

中考物理常识

1 物质的属性(只由物体本身决定):惯性、密度、比热容、热值、电阻 2 物理量:

两个鸡蛋100g 1N; —枚大头针约 80mg ; 一个苹果约 150g ; 一头大象约 5t_;一只鸡约2kg 1kg1公斤即两斤;1Km1公里即两里。

普通中学生: 体重50-60Kg,身高160-170cm,重力500N, —只脚掌面积 10X 25cni=250 cm2,人体表面

积约2,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正常体温 36.8 C (让人感到舒适的温度 22-24 C,步行速度

1.2m/s

骑自行车5m/s,小轿车40m/s (约140 km/h),喷气式客机 250m/s,动车50 m/s 初二物理课本:质量200g,重力(对地面的压力)

2N (四个鸡蛋左右),厚度为1cm,表面积0.04 ni,对桌面的压强约50帕,一张纸的厚度约 10-4 m

5

标准大气压值:「°13 10 Pa =760毫米(76厘米)水银柱高

水的凝固点(冰的熔点):0C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 C水的密度: 1g/cm 1.0 10 kg/m



绝对零度0K等于摄氏温标-273.15

3 / 4



7. 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 250 cm 2,人体表面积约2m 2 8. 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0 4Pa;大气压强10 5Pa

9. 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5m/s 百米冲刺10m/s 小汽车40m/s 10. 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 70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6m3m11. 力:2个鸡蛋的重力1N

常见隐含条件

1. 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 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4.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 5. 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 6. 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

7. 自由运动物体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的作用 8. 上升:重力势能增加

9. 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 ,光线相交,实线

10.

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 11. 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 12. 温度升高到:物体的末温

13. 温度升高(了):物体温度变化量 14. 白气:液化现象形成的液态小水滴

15.

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0);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aac059c01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