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中放飞孩子的灵性

2022-08-29 03:27: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音乐中放飞孩子的灵性》,欢迎阅读!
灵性,放飞,孩子,音乐
音乐中放飞孩子的灵性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代达尔克罗兹体系的教育观念认为: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而学习音乐

的能力能否有成就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依赖于生长的环境,接触音乐的程度,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获得。 音乐也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

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它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应是孩子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辩正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 音乐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融进一个个音符之中,记载和传承着人类的灿烂文明。 ”儿童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儿童天生都应该是一个音乐家,每个儿童都喜欢在音乐中游弋,音乐从很大限度上激发孩子的灵性,他们能听懂每首乐曲,能自由地用身体语言表现音乐作品,能用童稚的心灵创作音乐。我就自己在多年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点体会,说一说作为一名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应该怎样去激发孩子的灵性。一、在音乐兴趣中让孩子的灵性 “活 ”起来孔子曾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 学习最好





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 ”这就是说,兴趣是孩子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兴趣是他们遨游音乐王国矫健的翅膀,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作为教师要注意的是:兴趣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引导和培养,因此,教师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兴趣。1、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

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把音乐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歌词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这样做,一来可以引发孩子的兴趣,二来可以让孩子记住歌词。例如

我在进行《小树、小花》这一歌曲教学活动时,我引入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把歌词溶入到故事中,使这一首简单的歌让幼儿学起来能有较好兴趣。2音乐教学活动中,我运用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入音乐活动。例如:在歌教学活动中,结合孩子们喜欢 “天线宝宝 ”这一爱好,用天线宝宝布绒玩具作为教具引入音乐活动,激发孩子的兴趣。3 音乐和绘画是姐妹艺术。 ”著名的音乐贝多芬曾说过: “当我作曲时,心里总是描绘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把难以用文字表达清楚的意思,改用图片、影像来表达,把让孩子难以想象的事物,用图片、影像来再现。例如:律动《小牧民》这首歌曲,曲调虽然简单,但由于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很难理解曲调内容,这时,我利用一些描绘内蒙古风光图片或录象,特别是大草原和成群牛羊的画面,让孩子们从视觉上感受内


蒙古的辽阔,然后再来体会这首歌曲,这时孩子们就能较好地理解歌曲,并能从情感、动作上来进行简单的表现,而不再是 “依葫芦画瓢 ”,生硬地模仿做动作了。这样的教学既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孩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同时还激发了孩子的兴趣。4、在音乐教学中我还注意保护孩子学习热情,尊重孩子的自我感觉,唤起他们的表现欲和创造欲,因为只有

当孩子们有了成功的体验,才能极好地调动学习的兴趣,而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享受音乐。当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时,孩子们会主动地学习,会很投入地学习他们会开心的学,快乐的学,作为一名教师,要永远记住: “孩

子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出孩子的兴趣,孩子们的灵性才能“活 ”起来,音乐教学活动也才会 “活 ”起来。二、在音乐游戏中让孩子的灵性 “动 ”起来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

们喜爱的一种活动。他们常在游戏中以最自然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我们的音乐活动如果只停留在让孩子被动地听唱歌曲的层面,那必然会让孩

子感到索然无味。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常贯穿着游戏进行来开展音乐活动。例如:边唱边做开火车游戏边唱边玩拍球游戏边唱边做红灯、绿灯游戏这些玩起来很简单的游戏不仅减轻了孩子唱歌时的心理压力,还体验了唱歌的乐趣。音乐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每首歌曲更有其自身的音乐情境,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描绘,图画再现,





音响渲染,扮演体会,设悬置疑等多种途径,引导不同层次的孩子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为孩子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使孩子乐此不彼地在音乐漫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孩子们的灵性在游戏 “动 ”起来。三、在体验中让孩子的灵性 “跳 ”起来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看不到、摸不到,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模糊性 ”的特点,因此,

音乐活动中,要重视孩子的亲身体验、重视孩子的创造能力、重视孩子的个性。1、现在的孩子多数天生就爱表现,也善于表演。当孩子们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我总试着让孩子们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用身段、手势、表

情、眼神自我表演,边唱边舞,孩子自由发挥,我择优鼓励,或者是在教完一首歌曲时,让孩子担当相应的角色,可以是童话角色,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这种即兴表演不但能使孩子更快、更地记住歌词,而且对音乐

情绪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2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孩子、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

活多方面的横向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例如在进行《摇篮曲》一课,我抓住小朋友很想学做爸爸妈妈的特点,准备了很多娃娃,让学生亲身体验做一天爸爸妈妈是多么辛苦,从而进行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教育3音乐活动中注意尊重孩子的见解,尊重孩子的自身体验,让孩子的个性得以发展。孩子们通过自身体验,极好的调


动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了孩子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音乐表现动物的时候,我并不强行规定一个正确答案,而是让孩子有各种各样的见解,在随着音乐作体态律动、舞蹈、表演等身体运动,这时孩子们音乐融为一体,充分调动了情感体验,他们随着音乐的变化,根据自己的感受,有的做奔跑着的小马、有的做会飞的小鸟、有的做欢跳的小兔、有的做神气的大象、有的做咆哮的狮子 …孩子们是那样的尽兴,那样的开心,他们用自己喜爱的动作,愉快地表演着,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这时的孩子们才真正理解和掌握音乐。看,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开始迸发,孩子们的灵性在体验中 “跳 ”起来了。四、在欣赏中让孩子的灵性 “放 ”出来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

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美好的音乐氛围,能使孩子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对于孩子来说,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孩子

的精神生活,开发孩子的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美感,从而促进孩子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音乐欣赏是音乐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在欣赏活动中,要注意与孩子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不能脱离孩子的认知体验。例如在进行春天的音乐欣赏之前,我先要求家长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找一找春天,然后我再带孩





子们在幼儿园里找一找春天,让孩子对春天有一个感官上的认识,有一个生活上的体验,这时我再让孩子们听一听音乐,是不是能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看到的春天。孩子们因为有了感性的认识,有了社会体验,对《春天》这个音乐作品欣赏就有了理解的前题,这时,只见孩子们有的晃头、有的拍腿、有的跺脚、有的拍手、有的学小兔跳、有的学小鸟飞、有的学蝴蝶飞、有的学小狗叫、有的学小树摇、有的学小花开、有的学小草动、有的学春风吹、有的学雨点落 … …最让我奇怪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学金鸡,我问他在做什么,他说: “我是一只站在电线上看春天的小鸟。 ”听,这是多么有趣的童语,看,这是多么感人的场景,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飞扬的灵性,是欣赏把孩子们的灵性 “放 ”出来了!五、在敲打中让孩子的灵性 “飞 ”起来著名的

音乐教育理学家詹姆士 ·墨塞尔讲过: “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 ”在教学中,我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由简单到复杂、有层次地、循序

渐进地将打击乐器引进音乐教学中,此外,我还鼓励和带领孩子们一起自制“土乐器 ”,比如,一个空易拉罐、一个空奶粉桶、几只碗碟或者几块竹片都能用来演奏打击乐。当然器乐进课堂应该注意不可脱离教材,不可在课堂上自由练习,不可重理论轻实践,不可用同一种要求对待所有学生, “十个手指不会一般齐。 ”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所有的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a3768c9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