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内九外七皇城四

2024-03-20 22:42: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北京内九外七皇城四》,欢迎阅读!
皇城,北京
内九外七皇城四



北京人老话儿说的内九外七皇城四指的是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其中的内九,指的是东边儿的东直门、朝阳门;西边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北边儿的德胜门、安定门;南边儿的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和宣武门。

外七是指明世宗为加强城防,在嘉靖三十二年增修的外城城门。与最北边和内城的前三门平行的是东便门和西便门,东西两边儿分别是广渠门和广安门,南边则是左安门、右安门和直通正阳门的永定门。

皇城四门:东有东安门(现东华门),南有天安门,西有西安门,北有地安门。

在各门中,内城九门比较重要,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用老北京的话儿来说,叫做九门走九车

朝阳门——走粮车。所以,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一个谷穗儿。粮食进了朝阳门,就存放在附近的粮仓之中。现在朝阳门内的地名还有禄米仓海运仓新太仓等,那都是当年存放官粮的仓库。

崇文门——走酒车。崇文门又名哈德门。城外是酒道,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进北京自然要走南路。以前的崇文门外,东北方向有一只铁龟,造型很是古朴,据说这一段儿护城河的桥下有一个海眼,于是人们就用一只乌龟来镇住海眼,保护北京城的平安。

宣武门——走囚车。因为刑场设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犯人经刑部审核确定,从宣武门出去,在菜市口问斩。宣武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三个大字儿:后悔迟,可不是后悔迟嘛,都要问斩了,再后悔哪儿还来得及啊!

阜成门——走煤车。因为北京西面的门头沟一带是产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边儿运过来的。要不怎么老阜成门的门洞顶上刻了一枝梅花,特别是那梅枝,老干婆娑,颇有画意。同音,就是表示这个地方走煤车的意思。

西直门——走水车。西直门的城门洞上面刻着水的波纹。过去的北京城里没有自来水,皇帝嫌城里水苦,不喝城里的水,专门喝城外西北玉泉山的水。您听听,玉泉山,这水听着就让人觉出一股子甜味儿来。乾隆皇帝曾夸北京玉泉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这不是传说,现在科学进步了,人们专门把这的水送去鉴定,的确是杂质少,味道纯正。

外城的城门与传说



北京外城是明朝嘉靖三十二年修的,相对内城而称之为外城因为外城位于北京城的前三门儿以南,所以,又叫南城。南城东西比内城要长,而南北却只相当与内城的一半,形状上就像一个字;过去又因为它长得像顶帽子,所以又叫帽子城

1 / 3




本来这外城,是准备修在内城之外,真正地环绕一圈儿的,可是在四十里内城外修一圈城墙,这得多少银子啊?花消太多,所以当时先修南边。南城的北墙包接内城的东南、西南角楼,周长二十八里,一共开了七个门,南面正中是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东侧一门叫广渠门;西面一门,起初叫广宁门,后来为了避道光皇帝的名讳,改名为广安门。外城北边儿的东、西便门一看就跟别的门不一样:北京城所有城门,惟独两个便门脸朝北,别的都是脸儿冲南。

到了清代,前三门”(祟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尤其是正阳门外一带特别繁荣。当官的上下朝多进出正阳门。正阳门外大街一带,店铺林立,喧嚣交易,商众云集,摩肩接踵,是清代北京最繁华的闹市区。六必居、同仁堂、都一处、合香楼等著名店铺林立,牌匾相望。珠宝店、绸布店、粮食店、杂货店林林总总,盛极一时。崇文门设有税关,门内往西有会同四译馆,买卖人多出入崇文门。东便门外通惠河至张家湾,由大运河运来的南方货物在这里集散。宣武门外有许多会馆,当时的文化人常出入宣武门。在前三门商业区中,还出现了以经营经史子集、文房四宝、碑帖字画和印玺古玩为特色的琉璃厂文化街。每年新春,厂甸有集市,书店和其他商贩都在此设摊,成为北京过年时的一大盛事。跟经济发展相对应的,南边的永定门是整个南城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城门。写着永定门字样的大匾现在存放在首都博物馆,有机会的话您不妨去瞧一瞧。



要在以前,您在广安门附近住,经常能看见一景儿,拉骆驼跑城儿。这是当时的一种日常社会现象。当时交通工具不发达,路面情况也不好,城里需要的建材、燃料还有山货,都要靠骆驼从山区往城里运。拉骆驼户大多是京西、京南的专业户,他们利用骆驼易饲养、能负重、耐跋涉、性格温驯的特长,拉活儿搞运输,好养家糊口。要说起这骆驼的历史,那可就长了去了。打从元大都建设开始,骆驼队就有参与,要是算到50年代骆驼从北京的运输行业退役,在足足700多年里,骆驼为北京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左安门俗名叫江擦门。出左安门,往南偏东一点,不到三四里地,有一个地方叫分钟寺。早年,庙里有一口奇怪的钟,打起钟来,声音不像钟声,倒像有人在耳朵旁边说话一样。听钟的人,也是一个人听出一个样儿,如果是懒人听了,就是下炕!下炕!要是勤快人听了,就是不忙!不忙!小牧童听到的是羊!放羊!,如果在春天听呢,就是倒仓!倒仓!,等到了麦秋时候,就是扬场!扬场!因为每个人听到的钟声都不一样,大伙儿就管这里的钟叫分钟,庙自然也就成了分钟寺。

说真格地,要论起老北京的文化,那可不仅仅是十几个老城门七八个传说。

老一辈有老舍、萧乾,近代的有刘心武的《钟鼓楼》,刘一达的《人虫儿》,翁立的《北京的胡同》,您要是抽空瞧上这么几眼,肯定会有更多的感触,了解到更多关于老北京的传说。

《民间文化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74af15f804d2b160b4ec06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