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读后感_1

2022-05-06 15:02: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戏》读后感_1》,欢迎阅读!
社戏,读后感
《社戏》读后感

《社戏》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信任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戏》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社戏》读后感1

读《社戏》,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人情。同以江南农村为背景《家乡》描绘了现实中农村残缺、凋敝的景象,《社戏》呈现的则是另一幅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小说写的是“我”小时候在外祖母家和小伴侣们一起去邻村看社戏的情景,处处洋溢着夏天的温馨,一切让人觉得那么和谐,自然,布满生趣。鲁迅先生的社戏,我看到一种天真烂漫的东西,通过对童趣事的回忆赞美农夫的和善与高尚。

由于书上写得大多都是反映农村景物的,因此读起来就显得特别亲切,一幅美丽的“农村夜景图”仿佛映入我的眼帘:黑色的夜空、圆圆的明月、一座石板小桥、一只划船。“我”和一群活泼可爱的农村孩子来到河边,他们下船、点篙。飞一般的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呀!“豆麦散发出草香味,河边的小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群山、依稀的赵庄、悦耳悠扬的笛声,还有点点渔火等等。这些原来是农村中很一般的景色,也是我们农村孩子很生疏的,但经过鲁迅的一番艺术加工,看上去简直变成了人人向往的神仙美景了。从这里也可以看


出鲁迅对农村的怀恋,对他小时候在外婆家的眷恋之情。 《社戏》读后感2

究竟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理想中的奇妙社会呢?于是,带我们来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小渔村。这里虽然极偏僻,住户不满三十家,但却是孩子们的乐土。没有封建文化的毒害,孩子们不用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没有犯上的律条。在这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天真纯洁、真诚友爱、机智勇敢,正是民族赖以生存和持续的生命基因。这里与北京的戏园子,与纷乱嘈杂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亮的对比。或许正如 王富仁 先生所说,《社戏》它里面有着嘈杂的都市生活与舒适的农村生活的对立,有粗俗自私的城里人与亲切和善的农夫的对立,有愚陋倨傲的成人与聪慧天真的儿童的对立,有矫饰的贵族化的都市文艺与朴实的平民化的民间文艺的对立,有布满生存竞争的纷乱社会与漂亮宜人的大自然的`对立。这些对立,说毕竟,实际便社会与自然的对立。但是,这片乐土毕竟只是的理想,那模糊在月夜中的大戏台缥缈得象一座仙山楼阁,令我疑心是画上见过的仙境对于这理想的社会,既在不懈地追求,同时也在困惑和怀疑。 《社戏》读后感3

《社戏》开头写了去北京戏园看戏,原来是兴致勃勃地去,然而一进场就有一种压抑的感觉,台上闪烁着红的绿的,台下满是许多头,耳朵里喤喤的响着,连长凳也使人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最终意识到我近来不适于生存了,表现了对当时恶劣环境的厌恶。其次次看戏本是慕名而去,由于听说出名角,而且对


第一舞台抱有希望。但戏园里照旧象第一次般拥挤杂乱,而我挤在远处的人丛中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旦唱,名角却还没有消逝,不得不对这舞台与名角都深感无望。再加之胖绅士的不屑一顾,反映出当时人际关系的及其冷漠,令我由无望到无望,最终准备对于中国戏告了别。这北京的戏园正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环境恶劣,人情淡漠,这样的社会连我这个成人也不适于生存,何况是孩子们呢?在这样的社会里成长起来的儿童又怎么能成为祖国的将来和希望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7490172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