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五章 “三言”“二拍”等短篇小说》,欢迎阅读!
第十二章 “三言”“二拍”等短篇小说
第一节 明代话本小说
一、话本的特点
话本小说始于唐,盛行于宋、元。宋元时代,城市中有一种专门以说唱故事
为职业的说话人,他们说故事时所用的底本即话本。“话”即故事。据资料记载,宋代说话的“四家”:小说;谈经,说参请,说诨经;讲史书;合生。其中“讲史”发展为历史演义小说。“小说”今存《清平山堂话本》与《京本通俗小说》中的部分作品。
话本一般有固定的体制。“小说”类话本一般有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六部分组成。讲史话本一般开头有开场诗,结尾有散场诗,正话部分分卷分目。
二、明代话本小说的发展演变
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原书分《雨窗》、《长灯》、《随航》、《欹(qī)枕》、《解闷》、《醒梦》六集,每集又分上下两卷,每卷5种,共60种,故又称《六十家小说》。今仅残存29篇,有24篇为《宝文堂书目》所著录,大体基本上保存了宋元明以来的一些话本小说的原貌因而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万历年间,书商熊龙峰刊印了一批话本小说,今存仅四种,藏于日本内阁文库,1958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合在一起影印出版,定名为《熊龙峰刊四种小说》。另外还有《京本通俗小说》一书,但今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部伪书。 到明末,话本小说复得昌盛,一时“或存旧闻,或出新制”,只是“小说”之名不存而已。这些作品,因有模仿宋人话本体制的特点,所以通常称“拟话本”。
明末拟话本的收集整理与创作者中成就最大的是冯梦龙和凌濛初。
冯梦龙,江苏吴县人。是一位在小说、戏曲、散曲、民歌、等方面都有较大贡献的所谓通俗文学家。其影响最大的是“三言”:1621年初辑《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1624年续辑《警世通言》,1627年完成《醒世恒言》。“三言”中只有《老门生三世报恩》等少量作品为冯梦龙自己创作,其余均为其收集整理编选而成。“三言“的代表作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卖油郎独占花魁》等。
凌濛初,浙江乌程人。也是一位对小说、戏曲有较大贡献的人。1627年编成《拍案惊奇》,1632年编成《二刻拍案惊奇》,通称“二拍”。“二拍”各40篇,但实际只有小说78篇,因《小姨病起续前缘》既见“初刻”,复见“二刻”,而《宋公明闹元宵》是杂剧。“二拍”几乎全为凌濛初创作。
“三言”“二拍”代表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言”“二拍”出来之后,姑苏抱瓮老人(真实姓名与生平均无考)从“三言”中选出29篇,从“二拍”中选出11篇编成《今古奇观》。编者曾对各篇作过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加工的工作。清初,“三言”和“二拍”曾湮没不彰,《今古奇观》成了流传最广的古代白话小说选本,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言”“二拍”以后,尚有《型世言》《欢喜冤家》等。
三、“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
“三言”“二拍”代表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高峰,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一)情节构思,“平中出奇” 凌濛初在《拍案惊奇序》中说:“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非常理测者固多也。”睡乡居士《二刻拍案惊奇序》称之为“无奇之所以为奇”。
由于他们具有上述主张,所以他们创作的“三言”、“二拍”,多数作品具有“平中出奇”的特点:即题材常常是平凡的生活琐事,但经过作者巧妙的构思,情节显得波谲云诡、曲折多变,极富传奇性。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作者常常采用下列手法:
1、巧合误会,使情节迷离恍惚,波澜起伏。如《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刘君荐、崔宁„„小说情节发展腾挪顿挫,出人意外,又显得合情合理。 2、“道具”贯串始终,使作品结构完整,波澜迭起。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一件“珍珠衫”,蒋兴哥赠给爱妻王三巧,三巧转赠给情夫陈大郎;蒋兴哥从大郎处见到此物,就知妻子已有外遇,忍痛休了三巧。后陈大郎病故,珍珠衫落到了其妻平氏手里;平氏再嫁给蒋兴哥,旧物又归原主。最终三巧与兴哥破镜重圆,兴哥就将此物再次赠给三巧。
蒋兴哥——王三巧——陈大郎——平氏——蒋兴哥——三巧 其他如《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中的“金钗钿”、《赫大卿遗恨鸳鸯绦》中的“鸳鸯绦”、《顾阿秀喜舍擅那物》中的“芙蓉屏”等等。
3、情节悲喜交错,颇具“奇趣”。有《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玉堂春落难逢夫》等。如前者写代姊“冲喜”、姑嫂拜堂,乃至后来纠纷百出,实在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大悲剧,但它以计中计、错中错、趣中趣相互交叉,最终又以戏剧性的“乱点鸳鸯谱”作结,皆大欢喜。
(二)心理描写,细腻婉曲
相比之下,其心理描写比以前的作品更显细腻婉曲。如《卖油郎独占花魁》写秦重初见“花魁娘子”时,既惊又喜,既自卑又自豪,既想追求又有担心,“千想万想”,最后决定积钱以求见。
秦重听得说是汴京人,触了个乡里之念,心中更有一倍光景。吃了数杯,还了酒钱,挑了担子,一路走,一路的肚中打稿道:“世间有这样美貌的女子,落于娼家,岂不可惜!”又自家暗笑道:“若不落于娼家,我卖油的怎生得见!”又想一回,越发痴起来了,道:“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若得这等美人搂抱了睡一夜,死也甘心。”又想一回道:“呸!我终日挑这油担子,不过日进分文,怎么想这等非分之事!正是癞虾蟆想著天鹅肉吃,如何到口!”又想一回道:“他相交的,都是公子王孙,我卖油的,纵有了银子,料他也不肯接我。”又想一回道:“我闻得做老鸨的,专要钱钞。就是个乞儿,有了银子,他也就肯接了,何况我做生意的,青青白白之人?若有了银子,怕他不接!只是哪里来这几两银子?”一路上胡思乱想,自言自语。你道天地间有这等痴人,一个小经纪的,本钱只有三两,却要把十两银子去嫖那名妓,可不是个春梦!自古道:“有志者事竟成。”被他千思万想,想出一个计策来。他道:“从明日为始,逐日将本钱扣出,余下的积趱上去。一日积得一分,一年也有三两六钱之数,只消三年,这事便成了;若一日积得二分,只消得得年半;若再多得些,一年也差不多了。”想来想去,不觉走到家里,开锁进门。只因一路上想著许多闲事,回来看了自家的睡铺,惨然无欢,连夜饭也不要吃,便上了床。这一夜翻来覆去,牵挂著美人,哪里睡得著。
作者将他的心底波澜刻画得纷繁复杂,又入情入理,深刻地表现了一个小商人在晚明时代中勇于进取的精神。其他如“三言”中《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玉堂春落难逢夫》《白玉娘忍苦成夫》,“二拍”中《转运汉遇巧洞庭红》《丹客半黍九还》等,也都有细腻精致的心理描写。
(三)体式与语言,既继承而又有创新 “三言”“二拍”属于“拟话本”小说,既然是“拟”,就得“继承”。特别是“三言”,不少作品是根据宋元旧本加工改编而成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带上旧话本的一些特点。比如,大多数作品仍然保留“头回”的形式、“话说”的说话人语气等。但是,冯梦龙在加工、编写“三“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说话人的话本模式,而重新创造了一种专供普通人案头阅读的、白话体短篇小说。比如,对于“头回”常常删繁就简,使之与正文的内容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比如话本中供歌唱或吟诵“韵文”,则大幅度地加以删改;比如话本结尾“话本说彻,权作散场”之类的套话,则被略去。
不仅如此,冯、凌二人在语言的通俗性上也颇花功夫,使其更自然贴切,甚而更接近口语(见163页):
第二节 明代文言小说
一、明初文言小说
明初文言小说,以瞿佑的《剪灯新话》为代表。此书一出,立时轰动文坛。全书共4卷20篇,另有附录一篇。这些小说,虽然大都写元末天下大乱时的一些故事,但都具有幽冥怪奇的荒诞色彩。
二、明代文言中篇小说
明代文言小说中,还有一批直接或间接地受了《娇红记》的影响中篇小说。如《刘生觅莲记》、《贾华云还魂记》、《龙会兰池录》、《丽史》、《荔镜传》、《怀春雅集》等作品。它们大都注重描写男女青年大胆、主动地追求婚恋自主,冲击传统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行为与精神。
三、明代文言笔记小说
明代还有数量繁富的笔记类小说。这类作品,有祝允明的《志怪录》、陆粲的《庚巳编》、杨仪的《高坡异纂》、闵文振的《涉异志》、徐常吉的《谐史》、洪应明的《仙佛奇踪》、钱希言的《狯园》、王同轨的《耳谈》、郑仲夔的《耳新》、碧山卧樵的《幽怪诗谈》以及陆容的《菽园杂记》、张应俞的《杜骗新书》、梅鼎祚的《青泥莲花记》、何良俊的《语林》等。
四、明代文言小说的地位
明代的文言小说创作,尽管未曾造就出一流的作家和作品,但在文学史上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它们对于清代的文言小说,起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聊斋志异》等作品,无论在题材的选择、情节的构思,还是在表现手法、审美意向、风神韵致等方面,都受到它们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62977bbd0d233d4b14e69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