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阿喀琉斯的形象分析》,欢迎阅读!
特洛伊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
--------阿喀琉斯的形象分析
翻开《希腊神话》在这些神奇的传说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神话本身,而是从早期人们意识中折射出来的西方思想的孕育和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文化。而要了解早期的西方文化就要通过分析作为战争题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因为他们身上能体现出当时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点。阿喀琉斯的性格就是典型的具有希腊民族精神的性格的代表,他身上几乎体现着奥林匹斯神系中男性神祗的一切基本特征。
一、强烈的个人主义
阿喀硫斯的英雄行为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价值观之上的。神谕他有两种命运,或者默默无闻而长寿,或者在战场上光荣的死亡。阿喀琉斯面对这个关乎生死的神谕,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特洛伊人作战,攻城略地,建立功勋。他的母亲在前往特洛伊前提示过他的末日正在临近,他自己也很清楚:他将葬身于特洛伊城下,但他依然挺身参战。因为他把勇敢视为最高的荣誉。阿喀硫斯参加战争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整个的希腊城邦,也无意于帮助阿特柔斯的儿子夺回妻子,他更多的是为了捍卫自己英雄的名号。当阿伽门农以指挥官的身份抢夺他心爱的侍女勃里撒厄斯时,阿喀琉斯公然斥责主帅损人利己,并拒绝战斗。他的罢战给希腊军队带来巨大的损失,面对希腊的惨败,他依然无动于衷。阿喀硫斯爱自己的国家,但当个人的荣誉与尊严受到伤害时,维护自己荣誉和尊严则上升到第一位。从他对阿伽门农的愤怒中,也可看出他看重的并不是财物和奴隶,而是个人的尊严和荣誉,让别人承认他是英雄。可见,在阿喀硫斯的价值理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捍卫自己的荣誉,远比为整个希腊赢得战争更重要。这体现他强烈的个人主义思想。
二、固执、残忍的人性弱点
在挚友帕特罗克洛斯被杀之后,阿喀硫斯痛不欲生,复仇心切,在和杀死帕特洛克罗斯的赫克托决战时,赫克托曾哀告说:当决战的一方死亡时,不要凌辱对方的尸体。而阿喀琉斯根本不睬,冲天的愤怒使他变成嗜杀的魔鬼,在杀死仇人赫克托之后,残暴地将赫的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罗斯陪葬。好友被杀后,他见了特
洛伊人,不分男女老幼便杀便砍,使他们的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鲜血染红了河水。因此触怒了河神,河神出面阻止,他竟然同河神厮杀起来。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残暴鲁莽的人物形象。
三、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温厚性格
当希腊联军因为阿伽门农的自私和固执而遭受阿波罗的瘟疫惩治时,阿喀硫斯是第一个站出来维护正义的将领。“不朽的阿特柔斯的儿子,贪婪驱使着你要求向亚各斯人索取和交换战利品。可是, 我们从被征服的城市掠来的战利品早已分光了,现在当然不能把分给每个人的东西再要回来。因此,请放掉祭司的女儿吧!如果宙斯保佑我们攻占了特洛伊城,我们愿意三倍、四倍地补偿给你! ” 战利品对阿喀硫斯不仅仅是利益,更代表着荣誉。而面对阿伽门农带来的瘟疫,他却甘愿出让战利品,出让荣誉,为的是让阿伽门农将女儿归还给祭司,平息阿波罗的怒气。阿伽门农冒犯了女神阿耳忒弥斯,女神要他拿自己的女儿献祭。面对阿伽门农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的哀求,阿喀硫斯毅然决定保护伊菲革涅亚,不让她年轻的生命成为女神的祭品。他也有自己特殊的恻隐之心,当赫克托的老父亲普里阿摩斯带着礼物来到阿喀琉斯的帐下,哀求允许领会自己儿子尸体时,普里阿摩斯的话激起了阿喀琉斯对自己父亲的怀念与忧心。老人流着眼泪跪在他面前恳求他让自己把儿子的尸体带回家时,他温和的松开老人抚抱他双膝的手,并且与老父亲一起流泪并且劝慰老人咬牙忍受自己的不幸和悲哀。阿喀琉斯的泪水里有对老人的同情,也有对自己父亲和朋友的怀念。之后,阿喀琉斯把赫克托的尸体归还给了其父亲,并且宣布停止攻城十二天,让赫克托这位特洛伊王子能得以全礼的安葬。真诚而公开地对自己的敌人进行劝慰,并且鼓励其坚强地忍受不幸和悲哀,这种做法不是对敌人的怜悯,而是对自己以及整个人类的大悲悯,由此可见,阿喀琉斯并非杀人如麻的恶魔,其善良本性则由这情境中凸显出来,也显得这半人半神的人物更具人性化特色
古希腊地处海洋, 有着海洋性民族特有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他们崇尚征服和冒险, 追求自由和力量。他们推崇智慧和勇气, 重视享乐和情欲。他们不懂掩饰, 不会虚伪, 有的只是孩子般的天真和可爱。阿喀琉斯的性格就是这种典型的希腊式的性格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海洋性民族特有的精神内涵在他的身上。他性格的复杂性、多样性,他的行为与内心矛盾而复杂,也正表现出他完整而丰富的“人”的形象。他既率真又固执,既善良宽厚又残暴凶狠,既任性又懂的尊重他人。在同一情境之下,他性格的某一侧面凸显出来,在另外一种情境下则会体
现性格中的另一个侧面 。英勇的战斗精神、温厚的情感态度和捍卫荣誉的英雄气质构成了一个丰富而完满的人。连黑格尔都忍不住对这一经典形象进行热情洋溢的赞叹:“这是一个人!”正是他不同于当时其他英雄人物的独特之处,与其说他为半人半神,倒不如说他是由神到人的另一种更深层次的进化。
参考文献
1、《希腊神话》 施瓦布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外国文学史》上册 郑克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伊利亚特》陈中梅译 花城出版社1 994 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3ddaf28aaea998fcc220e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