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的故事》,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的故事
作者:郭军宁
来源:《百科知识》2014年第21期
我喜欢低声吟唱电视剧《东归英雄传》里的插曲《鸿雁》,是因为那沉稳委婉略带伤感的旋律,是因为诗一般思念家乡、渴望回归的歌词,更因为歌声中蕴含的一个悲壮动人的历史故事。每当我吟唱《鸿雁》时,脑海中总要浮现出波澜壮阔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草原上的天鹅湖以及健壮剽悍的蒙古族骑士和优雅娴静的白天鹅,总会沉醉在平和安然的状态中。 美丽富饶的大草原
我们驱车从那拉提草原前往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快到巴音布鲁克镇时,远远看见山坡上赫然写着“巴音布鲁克欢迎您”8个大字,一股浓郁的草原温情扑面而来。穿过这个草原小镇,眼前出现一片平坦的河谷,汩汩清泉从青草中渗出,汇成小溪再融成河。
开都河在广袤的大草原上无拘无束地流淌,泛着银光的河流像飘带一样,曲折迂回地平铺在大地上,一往无前,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九曲十八弯”。漫山遍野的绿草山花、山冈上珍珠般的羊群、雪莲花般的蒙古包,在暖光的辉映下形成一幅美丽的辽阔画卷。这就是宽广美丽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位于新疆和静县西北、天山南麓,由处在海拔2000~2800米的伊克尤勒都斯盆地、巴尕尤勒都斯盆地和巩乃斯沟山地草甸组成。这里雪峰环抱,地势跌宕,水草丰盛,是一片广袤无垠的绿色天地。巴音布鲁克大草原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遍地是优质的“酥油草”,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这里有体质强健、耐寒耐劳、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这里有性情驯良、高大健壮、奔跑快速的“焉耆天山马”,它是土尔扈特人最亲密的朋友和骄傲的“翅膀”;这里有全身纯白、唯头黑或头黄的查腾大尾羊,查腾大尾羊以肉脂著称,是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上特有的品种。据说,这种独有的黑头羊和黄头羊是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东归时带回的欧俄羊种与当地羊种杂交、驯化而成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更令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自豪与骄傲的是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天鹅湖。天鹅湖位于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珠勒图斯山间盆地,海拔2000~2500米,是一个东西长30千米、南北宽10千米的高原湖泊,面积为300多平方千米。1986年,这里被批准为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天鹅湖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水禽种类多、数量大。据考察,这里有大天鹅、小天鹅、灰雁、斑头雁等近10余种珍稀鸟类,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当地蒙古族牧民把天鹅视为“贞洁之鸟”“美丽的天使”和“吉祥的象征”。
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回环曲折、水量充沛的开都河贯穿其中。草原深处清泉密布,泉水、溪流和天山雪水汇入到湖中。这里水丰草茂,食料丰足,湖水清澈见底,气候凉爽而湿润,非常适合天鹅生长。美丽的天鹅洁白婀娜,体态迷人,在和煦的阳光下,湖水、天光、云影、天鹅,构成一幅“片水无痕浸碧天,山容水态自成图”的画卷。保护站在天鹅湖畔的高处上建有瞭望台,可供游人驻足观看。游人也可骑上马,在当地牧民的带领下进入湖内寻访天鹅,体会身处童话世界般的快乐。 草原上的土尔扈特人
天鹅湖不仅是湖,还是一片辽阔的沼泽地。湖水和湿地交错,湖中有许多小岛,岛上长满芦苇、青草和野花。天鹅喜欢安静,总愿栖息在湖中的小岛上。只有骑上焉耆马,趟过半米高的湖水,踏上若干绿草茵茵的小岛,方能一睹其芳容。我发现给我们带路的牧人长相酷似蒙古族人,一打听,果然不错,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蒙古族土尔扈特人。这些蒙古族人怎么会跑到新疆天山腹地的草原上定居呢?
蒙古族土尔扈特部是“蒙古王”铁木真部紧密的同盟者,它随着铁木真事业的崛起而壮大。元朝灭亡后,该部落逐渐衰落并向西部游牧,一度驻牧于塔尔巴哈台山南侧(今新疆塔城)。由于该地狭小贫瘠,加之不堪蒙古族准噶尔部压迫决计西迁。他们中的大部分于明朝末年来到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一带。当时俄国正处在大混乱时期,直到1618年才在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下恢复正常,而这个新王朝又长期把力量集中在对付西方强邻波兰上。所以,土尔扈特人来到伏尔加草原时,如入无人之境。他们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在土肥水美的伏尔加草原建立起土尔扈特汗国,亦即俄国所称的卡尔梅克汗国(又称为卡尔梅克部)。
后来,沙俄在这一地区投入兵力,开始驱赶土尔扈特人。至1659年,土尔扈特汗国在形式上臣服于沙俄。沙俄享受形式上的最高主权,土尔扈特人保持着实际上的内政独立。后来,由于不堪沙俄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压迫,土尔扈特部12代首领阿玉奇汗开始考虑带领土尔扈特人回归故土的问题,并秘密地和当时的清王朝建立了联系。
1698年,阿拉布珠尔率属部5000人从伏尔加河流域启程,先赴西藏,后栖党色尔腾,终定居于额济纳河流域,形成了今天的额济纳土尔扈特部。1761年渥巴锡继位时,土尔扈特人所向往的准噶尔地区已成为清朝的新边疆。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古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开始了回归祖国故土的悲壮征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电影和电视剧《东归英雄传》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回归的征程正如片中所展示的那样,的确是极其悲壮的。得知土尔扈特部要走,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和哈萨克军队围追堵截,凶狠杀戮;同时采取措施,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1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她认为,让整个部落从她的鼻尖下溜走,是罗曼诺夫家族的耻辱。一路上,除了残酷的战斗,土尔扈特人还遭到严寒和瘟疫的袭击。由于战斗伤亡、疾病困扰和饥饿袭击,人口大量减员。根据清宫档案《满文录副奏折》的记载,离开伏尔加草原的17万土尔扈特人,经过一路的恶战,“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土尔扈特人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终于到达了祖国西陲的伊犁河畔,与清朝派来迎接的军队相遇。 清乾隆皇帝高度评价东归英雄们的壮举。不久,渥巴锡在清朝官员的陪同下,自察哈尔旗来到避暑山庄。 这一年,恰好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举行盛大的法会。乾隆下令在普陀宗乘之庙竖起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满、汉、蒙、藏4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用来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清政府还特赐水草肥美之地给他们,准许他们在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和开都河流域定居,并拨专款采办牲畜、皮衣和茶叶粮米,接济贫困中的土尔扈特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责任编辑】王 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febdf9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