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孝经》,欢迎阅读!
《孝经》读后感
百善孝为先,孝不仅有对自己父母的孝,还有对别人的父母的孝,上升到对君王的孝。“孝”的具体要求是“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养我者父母,父母给予我们一切,没有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是无微不至,劳而无怨。当我们饥饿时,别人给我们一杯水或一块面包,我们都有很感恩,但是父母给我们做过多少顿饭,给与我们多少吃的,用的,给我们付出多少,而且是把最好的给孩子。父母为子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作为子女再怎么样也无法把父母的全部的爱回报给他们,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敬他们,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么能不孝。当父母的观点与我们的发生冲突时,并不是一味的听从
就是孝,应当先听他们的观点,如果不对的话要尽可能说服父母,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是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应“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古人的孝对今天的社会仍具有重要借鉴的意义,国家领导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要先孝父母,只有做到孝父母,才能够去孝天下的人,人民也要孝国家,这种孝不仅仅是遵从国家的领导,而要积极拥护国家的政策方针,对国家的治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对于贪污腐败要举报,而不是视而不见。在国家领导人官员与人民的和谐中维护这个国家的统治,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实现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f9291de360cba1aa811da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