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中国古代质量管理》,欢迎阅读!
浅谈中国古代质量管理
[论文作者:李攀][免费论文源自:现代企业 2011年8期] 简要的分析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道路。
我们中华民族追求高质量的历史源远流长,
质量管理的思想和做法自古就有。
远在石器
用途
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了朴素的质量管理思想和意识, 进行制作,而且对于石器所用的石料进行筛选选择, 质量检验。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祖先不断地创造着高质量的产品, 依然锋利如昔,可见我国古代的青铜制作质量的水平。
《礼记》记载了周朝对食品交易的规定, 这大概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质量的记 录:“五谷不分,果实未熟,不粥于市。”其内容是,在五谷与于水果不成熟的时候是不允许 贩卖的。
《考工记》,作为一部官书,是周王朝关于各种器具制作标准及工艺规程的具体规定, 其中也有数条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残劣次品不得流入市面的规定。
《考工记》开头就写到
“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所谓“审曲面埶”,就是对当时手工业产品作类型和规 定的设计。“以饬五材”,是确定所用的原材料。“以辨民器”,就是对生产出的产品要进行质 量检查,合格者才能使用。
从上述有关周朝的管理来看, 西周对市场上商品的质量是相当重视的, 时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后世的质量管理产生了很大影响。
秦代兴建的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也是世界八大奇迹中仅存于世的。 度量 衡的统一为提高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这也反映出我国古代对产品质量所做的积极努力。 “书 同文,车同轨”致使中国文字不断层,铁路现今依然继承古法。秦始皇作为中国古代的第一 “标准化大师”实属当之无愧。
先秦《礼记》中“月令”篇,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 情。”的记载。其内容是在生产的产品上刻上工匠或工场的名字,并设置了政府中负责质量 的官员职位“大工尹”,目的是为了考察质量,如质量不好就要处罚和治罪。 勒工名”质量负责制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监督的构想,
首先提出用“物
是春秋时期秦国宰相吕不韦,经过四
这不仅促进了当
特别是青铜器的出现。 其首
经历了千年历史
先应用于兵器方面,世人熟知的越王勾践剑就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宝剑之一,
当时石器不仅按照不同的功能、
在我们往往遇到难以解决的
本文
问题时,回顾历史,总能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问题和答案。古人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借鉴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发展自己的
对加工出来的石器产品还要进行简单的
年多的不懈努力,率先在秦本土实行了: 国家于每年十月份对各郡、 县工业产品进行质量抽 验的制度。同时,还将各郡(省)县制造工业产品用的衡器、容器等,由“大工尹”统一进 行年审。凡不符合标准,不得使用,以保证产品质量能“功致”
。当时的手工业产品主要是
因此质量管理就更加详
、射
兵器、车辆等。由于兵器的质量是决定冷兵器时代战争胜负的关键,
细严格。如对弓箭,就分三类,并选择材料,以柏最好,对弓体本身的弹射力(几石) 一六国,这与其相对完备的军械质量管理制度密不可分。
出距离、速度、对箭上的羽毛及其位置亦有具体规定。这些都是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得来的。 秦朝能统
《初学记》卷二七引《范子计然》曰“肃细文出齐,上价万二千,中价万, 下价五千也。 资料记载表明汉代各地所出产品均存在上、
中、下三等价格的差异, 这种差异的产生应当也
而是非常普遍的了。 王莽时,
是按照质量的优劣粗细而定,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案或者特例, 之价,各自用为其市平,毋拘它所”
。
均衡市场
第一次明确了三等价格制度,《汉书食货志》载“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 中、下
唐代三贾均市进一步典制化。唐朝由市令掌管物价,实行三贾均市。“贾”指价格,“市” 是城市商业活动集中的地方, 市场上物价管理依产品质量高低优劣划分三种价格,
贸易价,即三贾均市,是唐京都诸市令管理商品交易市场货物价格的一项制度。三贾均市, 就是由市场官员按商品质量优劣,
每十天对物价进行调研、 评估,确定三等价格作为市场的
在一定范围内,
促进供需平衡。唐代以三贾均市为
指导价和官方买卖的物价依据,这种宏观的调控并非只能被动适应供求状况, 通过价格的调整,也可以刺激或限制商品供应量的增加, 基准的物价管理制度在继承旧制的基础上,
更加规范化、合理化,适应了唐代的市场发展速
度,对唐代商业繁荣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例如《唐律疏议•杂律门》中还规定:测 量工具必须每年 8月接受检验,只有经过检验并带有检验印记的方可使用。
到了北宋,为了加强兵器的质量管理,专设了军器监。军器监派员至各处制作院, 器质量,军器监集合了各地的优秀工匠,
指示
制作的法式(规格、标准),将制作的优劣分为三等,作为各州制作院官员升降的依据。为 了改进兵
交流经验,提高技术。军器监还对军器的
发明创造,采取奖励和推广的办法。这些措施,对提高兵器质量、改造兵器性能。起了积极 地作用,并增加了产量。当时的军器监总管沈括在 《梦溪笔谈》中就谈到了当时兵器生产的 质量管理情况。据古书记载,当时兵器生产批量剧增,质量标准也更具体。 准就有以下六条:
①弓体轻巧而强度高;②开弓容易且弹力大;③多次使用,弓力不减弱;④天气变化, 无论冷热,弓力保持一致;⑤射箭时弦声清脆、坚实;⑥开弓时,弓体正、不偏扭。
这些质量标准基本上还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产品质量主要依靠工匠的实际操作技术, 靠 手摸、眼看等感官估量和监督的度量衡器测量而定, 靠师傅传授技术经验来达到标准。 工人 既是操作者,也是检验者,经验即是标准。
南宋由行会来把质量关。南宋周密的
《武林旧事》里,则提到了临安的各种食品市场和
行会:米市、肉市、菜市、鱼行、南北猪行、蟹行、青果团、柑子团等。投机分子仍常常使 用“鸡塞沙,鹅、羊吹气,鱼肉注水”之类的伎俩谋取利益。面对这样繁荣的市场,为了加 强管理,宋代官府让各类商人组成行会,
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
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
并且小
入行会,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就不能从事该行业的经营。 继承唐律的规定,对腐败变质商品销售者予以严惩,
俗话说“小商道做事,中商道做市,大商道做人” 的优秀品质。清朝大商家王炽就是坚持绝对质量, 诚,他的理念是做生意当然要赚钱,
现草药已经开始发霉,很多伙计主张把草药卖掉,
如对弓的质量标
行会首领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 充当本行会成员的担保人。除行会把关之外,法律也
但是行会的监管职能并不全面,
商贩们通常不加入行会,政府和行会对他们的控制就更加有限。
。而以德为根,以质为本更是大商家 对自己货品质量绝对负责, 对客户诚实忠 虽然发霉,但仍可以使用。可王炽却命令
但是绝对不赚昧良心的钱。一次, 王炽手下一人突然发
伙计把草药拉到郊外烧掉了,使自己损失惨重。在当时的时代,王炽能有这样的客户意识, 质量意识实在是难能可贵,也为自己成为“清廷之国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代封建王朝,对产品都规定了一些成品验收制度和质量不合格后的处罚措施。 布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处罚措施,如笞、
官府监
造的产品一般都由生产者自检后,再由官方派人验收,而且秦、汉、唐、宋、明、清都以法 律形式颁
没收、罚款和对官吏撤职、降职等处罚规
重视顾客需求,制定统一标准,产品责任制,质量惩罚制等等,既是前人的智慧经验总 结,也是适用于今天的质量管理方法。 的质量管理之路。
(作者单位:中航工业第六三一研究所)
通过了解历朝的质量管理制度。 可见古人已经充分意
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我们应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把质量作为企业的重中之重, 走出自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f40542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