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鲁迅小说作品中人物取名艺术》,欢迎阅读!
魯迅小說作品中人物取名藝術
“文學即人學“,好的小說站著的必然是鮮活的人物形象。姓名是人物的形式符號,但是,名字又決不是隨意貼上的標籤,而是聯繫人物社會經歷、個性特徵、故事情節甚或小說主題的或隱或現的意蘊符號。魯迅先生不愧是藝術大師,他的小說中的人物取名,往往是匠心獨運,小說中人物名字與鮮活的人物形象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 一、 運用摹形手法,給小說人物命名,揭示主題意蘊
魯迅先生在給小說人物命名時,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古代小說人物取名的摹形手法,不但形象地勾勒人物外在的相貌特徵,而且考慮到“形”和“神”的關係,摹形命名深入人物內在靈魂,從而使人物的取名,形神兼備,涉筆成趣,見其名如見其人。
魯迅先生的名作《阿Q正傳》,為什麼給一個舊中國農村的流浪雇農取這麼一個怪趣橫生的名字呢?從外形看,阿Q頭上除了幾處喇疤瘡外,還有一條黃辮子。“Q”正是腦袋後面拖根黃辮子的絕妙漫畫肖像。往內裏說,他本來姓趙,被趙老太爺打得不敢姓本姓;名是“桂”,還是“貴”?不能確定,只好用洋字拼音“Quei”的第一個字母來代替。他的地位低得連姓名也不配有。再引申說,腦袋後拖根小辮子的寫照,點明了特定的時代背景。“Q”又是英語“Question”(問題)的開頭字母,庶幾藉以表明小說要反映的是當時中國社會的一系列問題,這就蘊寓了作者所說的要創造出一個現代國民的魂靈,來探求改革中國國民性的創作意圖。再如小說《故鄉》中的“圓規”取名,楊二嫂“凸顴骨,薄嘴唇”,“細腳伶仃”, “圓規”正是她外在形象
的絕妙畫像。從內裏看,“圓規”的取名,揭示了當時社會小市民的市儈和尖刻,從而表現了人際之間的隔膜,社會的世態炎涼。 二、 通過語義的聯繫給人物取名,揭示社會生活
魯迅先生筆下的在魯鎮鹹亨酒店“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孔乙己,是封建社會倍受科舉制度摧殘的下層讀書人。對這麼一個為禮教和權勢所戕害的腐儒,作者從描紅紙上大人孔乙己這半通不通的話裏壓縮後替他取下這個名字,蘊含著魯迅先生對孔孟之道的輕篾和揶揄.•.魯迅先生的另一篇小說《藥》,是以華老拴和夏瑜兩家的不幸遭遇為線索,反映清末舊民主主義的革命現實。革命者夏瑜是為紀念秋瑾而塑造和命名的。“夏”對“秋”,“瑜”對“瑾”(都是美玉),扣合巧妙,自然貼切。從“老栓”、“小栓”的取名上,揭示了當時民眾的封閉和愚昧,也暗示了辛亥革命不宣傳民眾、發動民眾的局限性。而明、暗線主人公姓氏的選擇,更是巧妙地體現在將二者聯繫起來,組合成中國的古稱————華夏;“華”、“夏”兩家的悲劇正是華夏民族的悲劇。“華”、“夏”兩姓氏的選擇,反映了作品概括且暗示革命者如果不喚醒民眾,就必然出現《藥》的悲劇的題旨
三、 以風俗習慣給小說人物命名,來揭示社會生活
魯迅先生小說的下層人物的取名,常常有深刻的蘊義。如《祝福》中的“祥林嫂”、《風波》中的“七斤嫂”等,均是隨夫命名,“出嫁從夫”,連個名字也不配有;這深刻地揭示了舊社會政權、族權、神權、夫權對婦女的深重壓迫,突現了舊中國婦女社會地位的低下。此外,舊中國,下層勞動人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其取名往往只是便於呼
叫而已,所以,他們的取名常常體現了社會的殘酷、人民生活的悲慘。如江浙一帶舊俗,嬰兒生下來常用秤稱重量,而這嬰兒落地的重量便成了該人物終生的稱呼符號。如《風波》中的“七斤”、“六斤”等。至於《社戲》中的“八公公”、“六一公公”的取名,更是對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有力控訴。清代學者愉樾《春在堂隨筆>卷五雲:“: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而以行等及父母年齡合計者為名。…………今紹興鄉間頗有以數目字為名者。如夫年二十四,婦年二十一,合為四十五也。生子或為五九,五九四十五也。”“八公公”、 “六一公公”兩位老農的取名,正是承沿此風:“八公公”是以排行取名;“六一公公”是以父母年齡合計數目取名。這取名實際上是不許貧民取名的佐證,從而突現了平民百姓在政治上遭受壓迫,經濟上遭受剝削,思想上被奴役,人格上遭侮辱的低下社會地位。
細心體會魯迅先生小說人物命名中所蘊籍的苦心孤詣,匠心妙趣,揭示這些苦心孤詣、匠心妙趣,不僅能使我們感到理性的愉悅和滿足,而且能幫助我們理解魯迅先生作品中深刻的蘊義,使我們窺見作者的文心所思之所在,進一步地把握小說的思想指歸和藝術意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d878fd6360cba1aa811da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