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仿编儿歌活动反思 教学反思笔记200篇

2022-04-14 02:35: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班仿编儿歌活动反思 教学反思笔记200篇》,欢迎阅读!
反思,小班,儿歌,笔记,教学
小班仿编儿歌活动反思 教学反思笔记200



小班仿编儿歌活动反思

活动片段:这是一个小班下学期仿编儿歌的活动片段,该活动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幼儿懂得根据所学的儿歌进行仿编(每幼儿仿编一句“XX(小动物)过桥XXX”)。该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完所要仿编的儿歌后,设置了这样的一个情境:教师事先准备了四大筐的动物掌上布木偶,请小朋友上来每人拿一动物,要求小朋友在边玩的时候,要边跟小熊说

一句“XX(小动物)过桥XXX”了。小朋友拿到布木偶后就套在手掌上可是玩起来,除了老师参与指导下的一组小朋友外(围在教师身边的五六位小朋友),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是将布木偶套在手上独自摆弄,也有部分的幼儿在互相说着他拿的是什么动物,或是在学动物走路的姿势,或是在学动物的叫声,或是拿着木偶在互相嬉戏……总之,在这将进四分钟的情境活动中,真正主动按老师要求说一句话的几乎是没有。接下来的另一个环节就是老师请小朋友坐下来,老师请个别幼儿来编儿歌的那句话……

分析:从该案例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该教师所创设的这一情境,并没有达到其所预期的目的。显然地,该

1 3


教师本来是想让幼儿在其所创设的这样一个情境,即提供给每幼儿人手一个木偶,并安排了属于他们自由支配的相应的一定时间,以让他们根据这样的一个情境,或者说是在这样的一个情境学编儿歌(学说一句完整句)。但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幼儿在这情境中的行为并没有象老师所预期的那样。其原因何在呢?姑且先不论或许小班的小朋友的任务意识较薄弱,就这样的情境到底给幼儿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呢?也就是幼儿置于这样的一个情境中,其最有可能产生的与这一情境相一致的行为是什么?我们觉得,像案例中这样的情境,对幼儿来说,他们可能觉得是很好玩,特别是当他们拿到本身就很好玩的木偶时,在他们可以自由地摆弄木偶时,他们更不会觉得他们在这样的情境需要“说些什么”,因为完全没有必要说什么。换言之,本身这一情境就无法很好地激起幼儿说的欲望,或者说是需要。再做进一步的分析,即使幼儿有想说,那么,他又该向谁说呢?老师说要跟小熊说,而在这一情境中“小熊在哪里呢?”(老师并没有创设小熊这一幼儿“诉说”的对象),小朋友找不到要说的“受众”,而又要求他要说,这是不现实的,也是超出幼儿的实际水平,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要求幼儿这样做是太难了。由此看来,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一情境创设的本身存在着不完整,而导致这个活动的效果未能如教师所愿。试设想一下,如果该教师能在这一情境中创设了小熊这一

2 3


相应的角色,也许幼儿在这一情境中,在教师大提醒下以及同伴的影响下,幼儿会走到小熊跟前跟小熊说起话来。

我们知道,幼儿的认知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他们通常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的。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也通常是以创设情境的形式来实施教学任务的。这样看来,情境创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也影响着幼儿学习的质量。笔者认为,一个有效的情境,首先应该是合适而有趣的,即情境所蕴涵的学习的难度是与幼儿的年龄特征是相适宜的,情境的形式是有趣的,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及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其次是完整而有目的的,也就是说,这样的情境所激起幼儿的可能产生的行为是与教师预想的是相一致的。因此,教师要创设一个有效情境,那么其在活动设计之前就应该做一个活动的前反思,即事先对幼儿在你所创设的这样的情境可能产生的行为做一下预测,并根据预测的情况寻找可能的原因,并

采取相应的措施。唯有设计完善,才有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ca578ba4a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c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