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部落与龙、马

2023-10-09 04:48: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龙部落与龙、马》,欢迎阅读!
部落,龙、马
龙部落与龙、马

月氏人系“龙部落”的传说屡见于文献。敦煌唐光启元年写本《沙州伊州地志》载:龙部落本焉耆人,今甘、肃、伊州各有首领。焉耆的吐火罗王族以龙为姓氏,于阗文、藏文亦称留居中国西部的小月氏为“龙家”。

神字在吐火罗人A方言中写作nākte,在B方言中写作nkat,形容词形式是A方言的nakci(神的)或B方言的nakci),ye(神的)。吐火罗人所谓的神其实是龙,龙字在吐火罗语B方言中写作nage\nag(龙),在A方言中写作nake\nak(龙),在楼兰方言中写作naga(龙)。这表明吐火罗语“神”、“龙”两字为同源词。另一方面,月氏族名“月”在汉语上古音中读作ηiwatzi,这个读音也相当于吐火罗语的nakte\nakci(神)或nāge\nag(龙)。因此,月氏很可能得名于该部落图腾龙神。又,古文常用马的地支“午”的读音nga\ngu),原始汉藏语“龙”的读音完全可能借自吐火罗语nage(龙)或nakte(神),实为月氏人对马或神的称谓。

松田寿男在《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一书中推测,循康国人称康某,安国人称安某之例,焉耆王为龙姓,则焉耆或称龙国。北齐时焉耆人亦有姓龙者,如龙润。焉耆,为月氏人所命名。藤田丰八认为,焉耆王龙熙之龙熙乃见于土著民族语言文书(即甲种吐火罗语残卷)的arsi的音译,解释为国号,又说焉耆二字也同样是arsi的音写形式。王静如先生亦在亨宁Toquz arsin一名解释的基础上论证arsi自古音arg(w)i演化而来,即指焉耆。黄盛璋先生赞同此说,并加以补证,认为其原意可能是龙,即焉耆王龙姓与焉耆人龙部落、龙家之由来。

阿富汗席巴尔甘大月氏2号墓大月氏王陵出土的双马神黄金坠饰 1979年阿富汗黄金之丘大月氏2号墓大月氏王陵出土的双马神黄金坠饰,林梅村在《吐火罗神祇考》一文中曾指出,此物带有吐火文化特征,为吐火罗人龙神崇拜之遗物。吐火罗龙神崇拜源于古代


印欧人宗教中的双马神,双马神本为雅利安人、伊朗人、斯基泰人、塞人等印欧人共有的多神教神祇之一。龙神崇拜遗物除在席巴尔甘出土外,亦曾在库耳欧巴萨尔马泰人墓葬、里海-黑海北岸颜那亚墓地、哈萨克斯坦塞人墓地等墓葬中出土。在中国境内,其也曾在新疆轮台县琼巴克古墓、新疆吐鲁番艾丁湖西汉墓、内蒙古西沟畔战国墓、宁夏倒墩子西汉墓等墓葬中出土。林梅村并归纳了大月氏龙神形象的两个特点:1、大都表现马蹄与马鬃,其艺术原型显然是马;2、往往成对出现。

阿富汗席巴尔甘大月氏墓出土的双马神黄金坠饰

据此实物,龙神乃做马形,又据《周礼夏官》载“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论衡·龙虚篇》“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由是言之,马、蛇之类也”,原始汉藏语“龙”的读音完全可能借自吐火罗语nāge(龙)或nākte(神),实为月氏人对马或神的称谓。则焉耆国名或与马有关。

月氏人以擅长养马而驰名中外。公元3世纪粟特人康泰所撰《外国传》介绍说“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人众,大秦宝众,月氏马众也。”哈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部地区著名的养马场,今天巴里坤草原仍有一个著名的养马场——伊吾军马场。而从语音分析,哈密的古称“伊吾”实际就是吐火罗人对“马”的称谓。

关于巴里坤,林梅村考证即为大月氏的故乡“祁连”。“巴里坤”一词本身就是吐火罗语词汇。《汉书西域传》称巴里坤为“蒲类海”。据冯承钧考订,现代地名巴里坤来自突厥语Barkul,后一音节kul突厥语,意为“湖泊”,前一音节bar则相当于汉代文献的“蒲类”。从语音分析,这个地名源于吐火罗人对“水”的称谓,相当于吐火罗A方言的wār(水)和B方言的war(水),引申为“湖”或“海”。那么汉语地名“蒲类”当是吐火罗东部方言war(水、湖)的汉字音译。林梅村进一步指出,“祁连”一词似应译自吐火罗阳性形容词体格单数klomklyomo的早期形式*kilyomo),意为“圣天”。他的唐代译名“祁罗漫”和“析罗漫”似乎译自该吐火罗阳性形容词的语干形式klyomantklyomont早期的*kilyomant。祁连在先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c9e6121ab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