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信忠:两岸民间文化的“搬运工”

2022-10-19 08:07:2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廖信忠:两岸民间文化的“搬运工”》,欢迎阅读!
民间文化,搬运工,两岸,廖信忠
廖信忠:两岸民间文化的“搬运工”

作者:暂无

来源:《廉政瞭望》 2014年第7



廖信忠说,大陆的对台事务官员中,不少人都看过他的书,因为通俗易懂,且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写台湾。

_本刊记者 刘霄 发自上海

60 多年来,两岸因为台湾海峡的地理距离和政治文化因素,双方难免会有对彼此的误解、好奇。台湾作家廖信忠就是这样一个民间文化的“中介商”、“搬运工”,他在《我们台湾那些年》一书中,用通俗轻松的大白话,向大陆民众讲述了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台湾,讲台湾几十年来的剧变。

他直白、坦诚、谦虚,也不刻意抬高自己,熟稔在大陆的生存逻辑,声称自己就是在卖文字钱,但依旧保有野心,不希望影响什么精英,影响一下普通民众和官员就好。

大陆意味着机遇

这名台湾的70 后,第一次踏上大陆的土地,是在上世纪90 年代末的北京,看见人们都穿工装在自行车的海洋里漫游,钱包被偷,身无分文。问台湾老乡借了2000 块钱,接着游湖南,回到台湾身上只剩下几块钱。

但他对大陆的好奇从未停止,台湾人网上聊天用ICQ,就他用大陆的QQ,穷游了大陆的很多省份,每个省的人什么性格他都略知一二。2007年还交了上海女友,在这里工作并常住。

他对原法租界里的咖啡厅、老洋房了如指掌,定期去本地人都不太去的东安路旧货市场货,对上海市中心最破旧的平民住的“老城厢”情有独钟。听得懂上海话,能说上海话,他说上海很像台北,人们之间有界限,有规则,所以有安全感,他在这里没有很大的文化时差。

和来到上海的大多数外地人一样,他也经历过失业,失恋,艰难融入本地社会的过程。他说,台湾人在上海,和东北人,安徽人在上海混没什么区别,都是外地人,没什么优越感。

廖信忠一开始是在天涯社区发帖介绍台湾,那时,台湾在大陆同胞的眼中,还停留在历史课本里日月潭,阿里山的美景,电视里的台湾天天有街头抗议,“立法会委员”们相互掐架。有这样一个人,以民间的口吻把台湾这些年发生了什么向你娓娓道来,一跃就成为了热帖,随后《我们台湾这些年》让他一炮而红。

有台湾人不喜欢他这么亲近大陆,对他的书抱有微词。他丝毫不在乎,嘟囔着说:“不高兴你也写一本啊,骂我我又不会掉肉。”

除了写书,他刚刚开始做起了巧克力的生意,给自己的微信名起为“巧克力贩子”,在网上开起了淘宝店,一天为烘培要站上七八个小时,除了赚钱,他说这样可以静心。

在大陆久居的他,也常常回望台湾。喜欢吃冰的他,会感叹上海的冰做得没有台北的绵密,越南河粉的价格比台湾贵太多。他坦言,自己养老还是会回到台湾去,但现在,大陆对他意味着机遇和一种习惯了的生活方式。

去台湾前,先读廖信忠




有人形容廖信忠是“ 文字台商”,也有人称他为两岸的“民间搬运工”,对此,他也深以为然。他毫不避讳自己就是在用文字赚钱,但他也有野心:“我的书影响的就是普罗大众和官员,他们能看懂就好。”

他说,大陆中国的对台事务官员中,不少人都看过他的书,通俗易懂,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写台湾。

比如他写蒋经国去世,“小学生哭着说,都是那些民进党把‘蒋总统’气死的,新的‘总统’怎么不姓蒋了,那以后叫什么‘总统’,李蒋‘总统’吧”。

廖信忠为什么会火,他说这得益于两岸之间越来越开放的格局,越来越多的文化屏障被打破,大陆人对台湾好奇并有机会走进台湾,必然想从书里先看看民间的台湾究竟是个什么样。在旅游网站的台湾攻略里,总会有人推荐说:“去台湾之前,最好先读读廖信忠的那本《我们台湾这些年》,脑补一下台湾的民间历史文化。”

向大陆继续介绍你不知道的台湾,做个信息搬运工,是他持续要做的事情。他仍有4 本图书出版计划历史政治、旅游、美食类,都是他今后想要触及的题材。

因为了解大陆的语境,所以和廖信忠交谈,很容易明白他想要给你描绘出的那个台湾。比方说,他能用大陆流行的网络语“屌丝”等,替换台湾出现的类似社会现象。

为何台湾人如此激烈反对当局决策,为何台湾人坚持要进行说“不”的运动。廖信忠认为,这是台湾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种捍卫,台湾人喜欢维持现状,人们吃饱了就满足,如果钱赚太多,就不是大陆人眼里那个“小清新”的台湾了。

他说,台湾人的“爱台湾”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什么宏大的情感。

大陆游客和文化人士对台湾淳朴民风颇为赞赏,认为台湾继承了中华文化的良好传统。廖信忠却不认同,他半开玩笑地说:“有个大陆作家写到台湾丢了钱包一下就找了回来,非常感叹台湾的好,那我在台湾丢钱包怎么就找不回来呢?”台湾之所以是这个样子,不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而是社会进步使然的结果。

廉政瞭望:听说很多大陆官员都在看你的书,有没有想到?

廖:之前我也不知道,去一些城市演讲,底下坐着一些大陆的台办官员,他们说看过我的《我们台湾这些年》,很多负责对台事务的官员都看。可能他们以前也研究过台湾,但是都不是第一手的,要不然就是电视里政治的台湾,“立法院委员”打来打去,或者是大陆人写的台湾,以前没人告诉他们这个样子的台湾。我还去过国台办,和那里的领导聊过天。

廉政瞭望:为什么大家愿意看你笔下的台湾?

廖:现在有很多台湾作家的书引进到大陆,我觉得我比他们多一点优势,我长期在大陆生活,所以能用大陆的语言体系,甚至是网络流行语去解释一些台湾的事。

廉政瞭望:有人说,台湾如今的现状,非马一人所为,非国民党一党所为,而是出于两党内耗,民进党也有责任?

廖:有人说民进党老是给国民党找茬,但在野党本身就是要给执政党找茬的,你要多方协调,详细讨论,要达成虽然不满意,但是都能接受的结果。廉政瞭望:有评论认为只会说“不”


运动对台湾没有什么助力?廖:为什么台湾人总是说“不”,因为大家觉得马英九应该提出更多有效的经济政策,但可能现实是,换成谁来当领导人,都提不出来,所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廉政瞭望:你如何评价马英九?

廖:政治需要手腕,你要懂得如何合理分配利益,让各方虽然不满意,但都能接受。你想要选票,你就要做事,你既然不会做事,那就不要选,你不能光清廉不做事,那我选你干嘛?

廉政瞭望:现在大陆人对台湾人的印象都是“温良恭俭让”,认为台湾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台湾人,你有这样的感受吗?

廖:大陆人去旅游,脑子里总会有个预设的台湾,到了台湾就会去论证。某本大陆杂志做过一期台湾的专题,说你在台湾要必须做的几件事,其中有一件事,一定要假装一次迷路,我觉得很矫情。大陆现在有的一些社会问题,台湾曾经也都有过。台湾人的“温良恭俭让”,这社会的进步有关系,即“虽然我不满意,但是我能接受”这种状态,大家学会彼此尊重,所以我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只要不超过这个界限,大家会过得很愉快。其实,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廉政瞭望:台湾人是自信的吗,是否悲观?

廖:台湾人不存在自信不自信,因为台湾人不去想以后的事情,维持现状就好,只在乎当下的生活,过好现在就好。所以不会想着赚太多钱,钱够用就好。所以很多台湾年轻人被批评没有大志,都是一些小清新,都想着开咖啡馆,没有大陆青年有志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c9abd8415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d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