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诗歌鉴赏题

2022-07-23 05:10: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登金陵凤凰台》诗歌鉴赏题》,欢迎阅读!
凤凰台,金陵,鉴赏,诗歌
《登金陵凤凰台》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②半落青天外,一水③中分白鹭洲。 总为④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凤凰台:在南京凤凰山。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许多凤凰飞集此山,因而筑台称凤凰台。一说天宝年间,李白被逐出长安,到金陵游历时写下此诗。②三山:山名,在南京市长江边。③一水:指秦淮河。

1“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如何理解本诗末句中字的?

解析本题以李白的诗歌《登金陵凤凰台》为背景材料,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技巧、诗歌语言的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大意,并且很好地掌握和正确使用文学鉴赏的专业术语。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浮云”指小人(奸佞),以白“日”比喻君主(统治者)“浮云蔽白日”指奸邪的小人,围绕于君王四周,向君王进谗言陷害贤臣,使忠臣没有机会向皇帝进谏言。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沉痛的伴随着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尾句中的一个“愁”字,既包含着遭贬的悲凉,又蕴藏着失意的幽愤。他极度蔑视权贵,又慨叹报国无门;他痛恨奸道,又苦闷寻不到光明,可见其超然之中隐藏着的无奈。

答案:1)比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第二步)通过这种比喻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步)

2一个字,既包含着遭贬的悲凉,又蕴藏着失意的幽愤。(第一步)


表达皇帝受奸臣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的伤痛,以及对安史之乱后,唐朝局势动荡的不安与担忧,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渴望得到重用一展抱负的情怀。(第二步)

2、分别概括这首诗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明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大意,并且很好地掌握和正确使用文学鉴赏的专业术语。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凤去台空”的变化时空入手,继续深入开掘其中的启示意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大帝,风流倜傥的六朝人物,以及众多的统治者,他们都已经被埋入坟墓,成为历史陈迹;就连那巍峨的宫殿也已经荒芜破败,一片断壁残垣。煊赫与繁华并没有留给历史以值得纪念的东西。这里含蕴着李白独特的历史感喟。李白敢于藐视封建秩序,打破传统偶像的精神束缚,以至于轻尧舜,笑孔丘,平交诸侯,长揖万乘。所以,李白对这些帝王的消逝,除去引起一些感慨之外,没有丝毫惋惜。那么,当他把历史眼光聚焦在那些帝王身上的时候,蔑视的态度是显而易见。花草蓬勃,天地依旧,一切都按照规律变化发展着。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千古的兴亡。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句,表现出李白没有让自己的思想完全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当中,而把深邃的目光投向大自然的情怀。三山亦为地点,旧说在金陵西南的江边。“三山半落”那若隐若现的景象描写。尤其是那江中的“白鹭洲”,横亘于金陵西长江里,竟把长江分割成为两半。于是,自然力的巨大、恢阔,赋予人以强健的气势,宽广的胸怀,也把人从历史的遐想中拉回现实,重新感受大自然的永恒无限。

答案: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律诗(第一步)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第二步)。寄寓了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第三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c6356f22a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