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2022-10-15 13:57: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欢迎阅读!
二十四节气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

立春:24-5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218日—20日,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35日(6日),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320日(或21日),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45日前后,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420日前后,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55日或6日,夏季的开始。

小满:520日或21日,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66日前后,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622日前后,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77日前后,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723日前后,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87日或8日秋季的开始。

处暑:823日或24日,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98日前后,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922日前后,昼夜平分。

寒露:108日前后,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1023日前后,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117日前后,冬季的开始。

小雪:1122日前后,开始下雪。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 大雪:127日前后,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1222日前后,寒冷的冬天来临,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15日前后,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120日前后,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十二:子、丑、寅、卯、辰(chén、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 天干地


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叫“干支纪年法” 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

不同资料算法有所差异,有的给出公式,但本质上是一回事。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直观的算法。 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122003166,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注意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应是“壬午”年。赵达先生在“祭文”中指出的时间是“癸未清明”,清明是立春之后的第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所以赵先生说岁在癸未,而非壬午。

第二种算法: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

我们以2010年为例;

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 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 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本人再举一例来说明: 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 天干算法: 1987-3=1984 1984/10=1984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 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4 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即地支为卯; 综上公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卯年。 第三种算法: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 用该年尾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然后,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再如:公元1861年,用尾数1查天干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再用余数1查找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如果某一年的尾数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如:公120年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 12年则为壬申年。 第四种算法:

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体换算方法同一

如:公元前155 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公元前8年则为癸丑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b8fe8cbc8d376eeaeaa31f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