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秦腔、越剧、评剧有何特点

2023-04-30 04:38: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梅戏、秦腔、越剧、评剧有何特点》,欢迎阅读!
评剧,秦腔,黄梅戏,越剧,特点
黄梅戏原称采茶戏,源于湖北省的黄梅县,形成于安徽的安庆地区。时间约在清代中叶以后,是在歌舞小戏、民间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所以传统的黄梅戏有两类剧目,一类是歌舞小戏,脚色为一丑、一旦,剧目短小精悍,风趣滑稽。如《打猪草》《夫妻观灯》一类为来自说唱的正本大戏,情节複杂,脚色众多,如《梁山伯祝英台》等。黄梅戏的表演朴实无华,唱腔委婉,语言通俗,便于学唱,因此它流传的地域广,观众多,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地方剧种之一。



秦腔发源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一带,由民间小曲演变而成,形成的时间约在明末清初。秦腔在演唱时敲打梆子伴奏,有“桄、桄”之声,所以又叫梆子腔或“桄桄子”清代中叶,秦腔的足迹已遍佈全国各地,很多地方剧种在形成过程中都曾受它的影响,如京剧、汉剧、徽剧等等。秦腔的唱腔分为欢音、苦音两类。欢音长于表现喜悦的情绪,苦音则相反,多用于悲痛的戏剧场面。秦腔的脚色有十三门,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著名的传统剧目有《赵氏孤儿》《火焰驹》等。



越剧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的嵊县,这是古越国的所在地,故称越剧。在嵊县一带曾流传着一种名为“落地唱书”的说唱艺术。越剧就是从“落地唱书”演变而来的。大约在1906年春节期间,几位民间说唱艺人化妆登台演出,从此,“落地唱书”成为了戏曲形式。新中国成立后,越剧艺术再次迅速发展,一批代表性的剧目相继问世,如《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其优美抒情、清丽典雅的剧种风格,受到各地观众热烈欢迎。



评剧产生于河北省东部一带的农村,它是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莲花落是河北东部流传广泛的说唱艺术“蹦蹦”原是流行于东北一带的民间歌舞,后来才传到河北。由于蹦蹦和莲花落的曲调基本相同,伴奏乐器都是用绳子穿起来的竹板,于是艺人们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但在演出时依然保持着说唱艺术的特徵,即以第三人称演唱,而且说白很少,当地人称之为“落子戏”或“蹦蹦戏”。评剧的表演有生活气息浓郁、活泼自由的特点,以演出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见长。名艺人成兆才在1919年创作的《杨三姐告状》曾轰动一时,久演不衰。新中国成立后,一批现代戏如《刘巧儿》《小女婿》《小二黑结婚》也享有盛名。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新凤霞、赵丽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b382c6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