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了解厦大》,欢迎阅读!
了解厦大
想介绍一下厦大的优势学科。厦大优势学科有如下:人文社会学科中 会计、财务、工商管理、行政管理、金融、财政、计统、国贸、经济、新闻、传播、广告、外语类、法学、教育学、社会学 民族学 历史学等等 理科中的 化学学科 海洋学科 生物学科 。 可以不夸张地说一句,厦大的人文社会学科和理科基本没有差的。
3:理科中的 物理学科 和数学学科 虽然没有化学和海洋那么突出。但是养出像陈景润、萨本栋、谢希德等等这样的著名科学家,而且凝聚态物理、基础数学都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可以说厦大物理和数学全国前十几还是有的。 下面会给出厦大数学学院本科毕业生去向的一些统计,其好坏您可以自己推断。
4:厦大的工科: 的确如今的厦大工科是厦大的软肋,但厦大的工科历史上是非常强的,但是52年国家院系调整,厦大工科基本被剥光,调整去其他兄弟学校,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了贡献,厦大和中央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损失巨大,被后人称为“中国高校武大母校”。
5:还谈厦大工科。如今的厦大工科也正在走向复苏的道路上,比如厦大通信学科虽然比清华、北邮等学校差许多,但是厦大通信也有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级博士点等等。比如航空学科,厦大航空在52年被分离去了北航,但厦大航空在这次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列第九,可以说也正在走向复苏的道路中。比如厦大化工和环境科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都已经进入了前十。 但是我们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在那些传统的工科如 机械、土木建筑、电气、计算机等厦大还是很薄弱的。 但是这些学科的就业,说实话虽然比不上传统的工科强校,但是也还是比较理想的。 比如厦大信科院的研究生基本用 华为中兴这样的单位保底,不少去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新浪、网易、TI、三星、贝尔等等单位,银行软开也去了不少。(绝对没有吹牛,你们可以去自己了解一下) 比如厦大机械 非常多去了三一重工、徐工、中航集团等等这样不错单位。中航集团每年带领全国几十家单位在厦大进行轰轰烈烈招聘。据说中航集团正在全力支持厦大简历航空学院。
6:我们谈一谈厦大的文化。据说厦大是全国唯一一所“没有合并” 且 “没有更改过校名”的大学(有待大家指正)。 厦大依山傍海,有自己的海滩和海岸线。在这所学校你能体会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地域。 鲁迅、陈景润、谢希德、卢嘉锡、王亚楠、林语堂、余光中、刘再复、易中天等等一大批巨匠曾在这里执教。
7:厦大是一所对学生非常好的学校。每个宿舍都安装空调、热水器、保险箱。米饭、矿泉水免费,所以每个厦大学子对厦大都有非常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每次校庆,校友捐款数额惊人。
厦大历史
1921年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建,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1919年8月,在上海聘任全国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黄炎培、汪精卫、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复、黄琬、叶渊、邓萃英等10人为筹备员。
1919年10月,召开私立厦门大学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拟订《厦门大学组织大纲》,会议推举邓萃英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郑贞文为教务长、何公敢为总务长。
1921年4月6日,私立厦门大学假集美学校举行开学仪式,中国第一所由海外华侨传办的大学宣告成立。初创时,学校设有师范、商学两部,师范部下分文、理两科,学制预科两年、本科四年。
1921年7月4日,林文庆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校长。
在林文庆校长掌校期间,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至1930年6月,全校共设5学院、21学系。
学校在林文庆校长的主持下,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校训,致力于行政与学科建设,重金礼聘知名教授学者,一时群贤毕至、名流云集,如:
文学家、国学大师:沈兼士、林语堂、鲁迅
哲学家:张颐(1927年11月-1929年7月任副校长) 语文学家:台静农、陈衍 历史学家:薛永黍 、郑德坤 人类学家:史禄国(俄籍) 社会学家:徐金声 数学家:姜立夫
物理学家:胡刚复、朱志涤、孙贵定、雷通辞、钟鲁斋 法学家:黄开宗、区兆荣 政治学家:王世富、丁作韶 会计学家:郑世禄、陈德恒 银行学家:冯定璋、朱保训
1922年2月,私立厦门大学董事会正式成立,陈嘉庚为永久董事,陈敬贤(陈嘉庚胞弟)为董事,林文庆为当然董事。
1924年6月,厦门大学三百多师生因学潮离校迁上海,成立了“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大夏大学是1951年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的主要前身之一。
1935年5月10日,重新组建校董会,陈嘉庚仍为永久董事,林文庆为当然董事,汪精卫、孙科、宋子文、王世杰、孔祥熙、黄弈柱、曾江水为名誉董事,陈延谦、李俊承、黄廷元、黄伯权、洪朝焕为校董事。
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更名为国立厦门大学。
1937年7月6日,著名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授萨本栋博士任厦门大学校长。
1937年7月7日,第二次中日战争爆发,新任校长萨本栋立即带领师生迁往鼓浪屿。但他知道,鼓浪屿也不能久留。为保证教学不致中断,经与福建省主席陈仪协商,教育部批准,厦门大学内迁往闽西山城长汀。
1937年12月20日起,厦大停课,24日开始迁移。
1938年1月17日,学校在长汀复课,时为在校生数仅为198人。
在长汀办学的八年中,办学条件极为艰苦,但成就巨大。学校延聘许多优秀学者,在校生达到了1044人,学系从9个发展到15个。厦大学生一方面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组织成立“国立厦门大学学生救国服务团”等团体;另一方面勤勉学习,发奋攻读,务期求得真正学问。 1940年8月至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厦门大学均名列第一,蝉联冠军。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通令嘉奖,厦大由此被誉为“南方之强”。 1944年春,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雷立克,美国地质地理学家葛德石,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生物化学教授李约瑟博士等先后来校考察和学术访问,称赞“厦门大学为加尔各答以东最好的大学”。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称之为“东南最高学府”、“国内最完备大学之一”。 1940年4月6日(国外定为5月6日),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宣告成立。 1945年9月19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为国立厦门大学校长。
1946年4月6日,汪德耀校长发表《25周年校庆致校友书》,提出“兼容并包”及“学术思想自由”的办学主张,表明厦大的办学已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1946年,增设海洋学系。 1947年,增设国际贸易学系。
1948年7月,将机电工程学系分为机械、电机2个系,理学院也因之分设理学院和工学院。由此,全校扩展到5个学院18个学系,学校形成了学科比较齐全,具有文、理、工的综合性大学。
1949年10月17日,厦门政权易手,中共接管厦门,厦门市军管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建厦大党支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b30f2e028ea81c758f578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