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达则兼济天下》,欢迎阅读!
达则兼济天下
苏轼的大部分名作中都寄托着积极施展抱负,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热情和对人生的自信;饱含着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为民造福;他对师情、友情、亲情、爱情的歌咏是大部分词作的主题。建功立业的渴望,功成名遂的向往,与民同乐的情怀,人间真情的关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苏轼的儒家思想让他成为后人的偶像。
标签:苏轼;词作;儒家思想
苏轼作为一个艺术通才,在文学上建树颇多。他富于创造精神,突破词为艳科的樊篱,“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胡寅《题酒边词》),扩大了创作题材,拓展了表现功能,提升了审美价值,开创了豪放词派,沾溉了当时及后世的一大批作家。他的词作中儒、道、释等多种思想兼容并和谐地存在着,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兼济天下”是其一生无悔的追求和抱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建功立业的不懈追求
苏轼的大部分名作中都寄予着积极施展抱负,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热情和对人生的自信。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先是描绘黄州赤壁的雄奇之景,后是将镜头定格于英姿勃发、功勋卓著的周瑜身上。博学的苏轼自然知道这里并非是赤壁大战的战场,也知道“小乔初嫁”于赤壁之战前十年,“谈笑间”“樯橹”未尝能“灰飞烟灭”,但他没有让词作停留在考古的水平上,而是以周郎从容儒雅指挥千军万马激战的大将风度,抒写自己无法压抑渴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胸中块垒,读来让人热血澎湃,心潮起伏。
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作者也以孙权自许,表现了英勇豪爽的精神状态,也抒发了为国效力的决心和意志。“西北望,射天狼”,一个赤心为国、英勇神武的边防战士形象赫然目前。
苏轼终生都受尽政敌打击,多次遭到流放,但他无时无刻未能忘却功业,自信人生目标一定会实现。被贬黄州三年后他在《浣溪沙》中这样写:“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辛未年(1091)上元节写的《浣溪沙·寄袁公济二首》中,也勉励袁公济“莫唱黄鸡并白发”,都能看出他对时光尚有,人生目标可以实现的执著。
二、对民生疾苦的终极关怀
苏轼词作饱含着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他的农村题材的组词《浣溪沙》中,既有描写了“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的幽静景象,又刻画了“老幼扶携
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的热闹场面;既有“旋抹红妆看使君”的村姑和“隔篱娇语”的缫丝姑娘,又有“牛衣古柳卖黄瓜”的菜贩的“垂白杖藜”的醉酒老农,但让我们最为感动的却是作者看到了“捋青捣麸软饥肠”的艰辛生活后生怕无粮以继的垂询:“问言豆叶几时黄”;他不以太守之尊而差使吏役“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而是“酒困欲睡”“日高思茶”之际“敲门试问野人家”。元丰四年(1081)冬天,正遭貶谪的作者看到丰年瑞雪,想到来年的庄稼可能丰收,写下了这样的词句:“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这种情怀,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思想一脉相承,并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脊梁。
纵观苏轼一生,其对国计民生的关怀并非虚言,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为民造福:凤翔改革“衙前”役法;密州以库粮收养弃儿;徐州率军民筑堤抗洪保住城池却几过家门而不入;杭州疏浚西湖,开坊治病;扬州废“万花会”;定州整顿边防;贬官惠州时都能以竹筒引淡水供当地人食用。在这些功绩中,对西湖的治理更为后人推崇。他有两首《南歌子》记其事,并抒发了为地方民众办了实事之后有成就感和愉悦感,是“兼济之志”部分实现后的心理平衡,他“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是因为自己组织的西湖疏浚工程,让“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
三、对人间真情的特别珍重
苏轼没有因为政治的险恶而失去对人类的关怀,也没有因为世道的无情而减去对世人的爱心,师情、友情、亲情、爱情,都浸透在其词之中。
对于恩师欧阳修,生前推崇备至,死时痛哭流涕,殁后深切追怀。元丰二年(1079)过扬州登平山堂见到“龙蛇飞动”的恩师题壁时唱出一曲“杨柳春风”的《朝中措》;守杭时听有人唱恩师所写的《木兰花令》时,次其韵,写下了“与余同是识翁人,唯有西湖波底月”,以亘古长存的明月表达对恩师的深沉怀念;其《醉翁操》更用“思翁无年岁,翁今为飞仙”直抒追怀之情。
苏轼与朋友多酬唱赠和之作,写于熙宁九年(1076)和元丰二年(1079)的两首《江城子》,一是密州任上送友,一是离徐之际别人,送人时“冰结泪珠圆”,别人时“和泪折残红”“欲寄相思千点泪”,一路浩歌的他,词中较少出现泪的意象,而在作别志同道合的朋友时却流下深情之泪。
苏轼和苏辙手足情深,“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作于丙辰中秋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借月传达怀念子由的怀念,感人肺腑。
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寄寓对亡妻王弗的深切怀念,“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悬想之词意切语悲,真挚动人;《西江月·梅》用“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写侍妾王韩云,对这位一生追随,“忠敬若一”“敏而好义”的政治知音给予极高的褒奖。
苏轼对感情的歌唱占据了他词作的大部分内容,可见其对儒家人伦的推重,但他并未将爱心的挥洒停留在周围人群这一层面,而是推及千百万普通的老百姓身上,因而这种爱熠熠生辉,独具光彩。对人间真情的关注,与民同乐的情怀,同他词作中建功立业的渴望,功成名遂的向往,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爱国、忠君、忧民、富于爱心的苏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路浩歌,成为后人的偶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af4e825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