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学视角下的越轨问题分析

2023-02-03 17:23: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社会学视角下的越轨问题分析》,欢迎阅读!
越轨,社会学,视角,基于,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社会学视角下的越轨问题分析

作者:孙宛莹

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18

要:社会规范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即越轨行为,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为了使大家正确的看待社会中的越轨问题,减少社会中的越轨现象,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本文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社会中存在的越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正确对待越轨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社会学视角 ;越轨问题;社会规范 一、越轨的概念界定

贝克尔教授在阐述越轨的定义时更倾向于社会学的观点,认为越轨就是对群体规范违背。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够明确一个群体对其成员提出的行为规范,我们就可以具体知道群体成员是否遵守或违背了这些规范,随即也就能判断其是否越轨。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所谓的越轨概念是被人们创造出来的,并不是由于一些特定的社会情景或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

二、社会学视角下的越轨问题

社会学的视角看,人创造了文化,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受到了一种长期生活共同形成的价值观的影响,而这种价值观又反过来不断地影响着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规范和判断以及对他人行为的判断。我们可以运用人在情境中理论来分析越轨问题,个体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与所处的环境发生着互动关系,其认知与行为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越轨行为情境里的人,也许违越者本身并不是真正具有越轨问题的人,只是在某种共同的行为情境中由于其行为异于大多数群体成员从而被认定为越轨者。

基于社会学的视角,越轨问题并不是单方面的问题,还受到社会群体共同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群体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等各方面的影响。在看待越轨问题时,我们要将其放到一个宏觀的大环境里去研究其与周围多重变量的互动关系,更多的去关注越轨问题产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而不仅仅是是关注越轨问题本身。 三、越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越轨问题的界定不清晰

通常,我们用社会规范来界定越轨问题,这种社会规范社会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识,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普遍约束作用。人们也习惯用其来判断自己与身边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并将异于常人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判断为非正常行为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至是越轨行为。但值得思考的是,这种普遍认同的社会规范,它是否真的合理,它的制定依据是什么,是否大多数人所认同社会规范的就一定是正确的。由此可见,对于越轨问题的界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判断标准。所以,一个人被判断为越轨者,并非是因为他的行为真的是越轨行为,而是由他人执行社会规范判断的结果。因此,越轨行为并不是由于越轨者的行为本身,而是被外界他人执行判断的结果。 (二)规范的制定与执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社会群体制定了社会规范,然后把不遵守社会规范或违背社会规范的成员贴以标签将他们公开地标识为越轨者。一方面,这种社会规范多是由群体内地位较高、权力较大的成员所制定,并多用于维护其自己的利益与权力,这种规范并不一定符合多数群体成员的利益。反观之,在被贴标签认定为越轨者的群体内也有他们自己的群体规范,在他们眼中,规范的制定者又何尝不是越轨者。由此可见,规范的制定者在一定程度上享有维护自身利益与权力的特权。另一方面,在规范的执行过程中,由于规范的不明确性、不完全性,规范的执行者会因为缺乏严格的参照标准而添加主观的个人意愿进而导致规范执行结果的不公正性,这种不公正性将直接影响到对越轨行为的界定。很多的越轨者被界定为具有越轨行为的人,就是因为规范的制定与执行具有一定的非客观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规范制度的存在并不等同于被执行和实施,很多规范虽然被制定了,但可能由于社会制约、政治环境等一系列原因而并没有发挥作用,只有被实施了的规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规范的执行需要具体的行动人来促成达成,而其行动的发生通常出于个人利益驱动,在公众视线中进行,并受到组织性质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规范的执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具体行动人意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四、越轨问题的对策

通过对越轨问题的概念界定及成因分析,我们对越轨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在具体行动上,关于如何对待社会上的被贴标签的越轨群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正确界定越轨问题

分析与越轨行为产生的相关规范规范执行者等深层次原因,探究界定的规范由谁制定、是否具有判断依据;探究规范的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是否排除了主观意愿,从而界定是否真的属于越轨问题。

(二)厘清越轨行为的性质

判断越轨行为是群体性还是个人性的,若是群体性的越轨行为,则要从其所属群体越轨行为的共性、群体规范、群体文化等多方面出发,进一步思考越轨行为逐步形成的原因;若是个人性的越轨行为,则除了关注个人本身之外,更过的去关注个人所属的社会与生活环境、人际交往圈、利益共同体等多方面的原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运用个案工作技巧

运用个案工作中澄清的工作技巧,通过对越轨行为的群体性和个人性原因分析,使越轨者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行为。甚至,有些越轨行为是不存在的,只是外界或规范制定者主观判断的结果。只有清楚的界定了越轨者是否真的越轨、越轨行为的轻重、越轨行为的可转变性等一些列问题之后,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制定合理的偏差行为纠正策略 (四)挖掘越轨者个人潜能

运用优势视角的方法,对于确定存在越轨行为的群体或个体,挖掘其潜能优势,使其越轨行为出现可转变性,帮助其转变越轨行为,完成从越轨者正常人的转变。 五、小结

越轨是被社会创造出来的,越轨不取决于一个人行动本身的性质,而是他人执行规范和判断的结果。越轨行为的成因来自于社会反映,越轨行为是被社会建构而形成的。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都启示我们要慎用越轨标签,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所谓的行为,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明白什么是违越以及规范的界限在哪里,我们不能轻易的给一个人界定问题,若个体或者群体确实存在越轨行为,我们也要更多的去关注越轨问题产生背后的诸多深层次原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越轨本身。 参考文献:

[1][],霍华德·贝克尔著,张默雪译,局外人:越轨的社会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边燕杰.社会学概论(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卢文超.作为标签的越轨和艺术.社会》,2014.2.

[4]陈彧.标签理论社会工作的启示.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 [5]标签化:负面新闻对事件形象污名化的策略卿志军. 《当代传播》, 201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ab757f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e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