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庄子的理想社会》,欢迎阅读!
庄子的理想社会,是朴素无文的,是所有人都能自由而顺应天性地生活的“至德之世”, 庄子的理想人生,是可以不依赖任何条件,甚至是忘我的逍遥自在, 庄子所推崇的道德境界,是“才全”而“德不行”,是“由心乎,德之和”。 庄子的学说玄奥里透着智慧和诙谐,他的言辞在诡谲中浸着狂欢和悲情。
庄子的性情和品格“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场挂住,虽不能忘情,到底是热场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清人胡文英 庄子的哲学,或许是一种性情哲学
庄子对精神的超脱和对绝对自由的追求,在有的人眼里是人生至境。在有的人眼里是虚无不切实际,庄子的安时顺命,来自乐天达观,庄子的一死生,齐祸福,或许是达生至乐的途径, 《庄子》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奇葩,其恣纵奇谲的表达方式,玄妙抽象的学说,有吸引人深入其境的魅力,然而庄子要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面对沉浊不可与庄语的现实,他的智慧里实际上透露着狂欢和悲情。他对“无待”、“齐物”、“心斋”、“坐忘”的自由之境的追求,对朴素无文的至德之世的向往,穿越两千年来,依然是不可胜说的罗曼蒂克。
庄子的感情和理性
“相对快乐之所以要相对,是因为他需要依靠别的东西。一个人能够自由充分地发挥天赋的才能,便感觉到快乐,这是事实。但是,人这样做时,总要遇到许多阻力。因此人要自由充分发挥天赋才能却又不得不受到限制,由此所得的快乐也只能是相对的快乐。” 《庄子》中关于人生最大的苦难——死亡。“人们不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惧怕死的来临和由此而来的忧虑。这种恐惧和忧虑是可以消除的,关键在于人对事物的本性有一个正确的洞察。
《庄子.养生主》篇里有一个关于老子之死的故事说,老子死后,他的朋友秦失前来吊唁,大
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问道:“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们又问:“那么吊唁朋友像这样,行吗?”秦失说:“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是这样的。刚才我进入灵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作法就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取光照物的烛薪终会燃尽,而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人越了解事物的因果由来,他就能越多地掌握事件的后果,并减少由此而来的苦楚。”——斯宾诺莎
《庄子。至乐》篇里有一个关于庄子的故事,最足以说明这一点。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身老,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言:“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激激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译: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来吊丧,却看见庄子叉着双腿坐在地上,敲着瓦盆儿在唱歌。
惠子说:“你和老伴过了一辈子了,她为你养大了孩子,自己也老了,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你居然还在这儿敲着盆儿唱歌,你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啊。她刚刚去世的时候,我如何能不哀然悲伤呢!然而推究起来,其实最初本来是没有生命形态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本来就没有什么形质可寻;不但没有形质,就是连精气恐怕也没有。在那恍惚迷离、亦真亦幻、从无到有的状态中,一变就有了气,气再变就有了形,形再变就有了生命了。现在又从生变到了死,这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自然。现在她正安然地睡于天地之间,而我却在这儿唧唧嗷嗷地哭,自认为是对天命不通达的表现,所以我就不哭了。”
注释庄子的两晋大思想家郭象就这个故事评论说:庄子在懵懂无知时,他是悲恸的,及至醒悟以后,他就不再悲恸。
这个故事可以启发那些重情的人,使他明理而得以排遣感情上的沉重负担,(“斯所以诲有情者,将令推至理以谴累也。”)感情可以通过理性和理解去化解。这是斯宾诺莎的观点。 斯宾诺莎曾说“懵懂无知的人不仅由于外界的各种因素而焦躁不安,以致永不得享受心灵的宁静;他还对神和万物都懵懂无知,若不痛苦,便无法生活,真正不痛苦时,也就不存在了。有智慧的人,在他被认为有智慧的范围内,心神泰然,还由于认识到神、万物、和自我,因具有某种永远的必然性而时刻存在,由此得以安享心灵的宁静。”(《伦理学》第五部分,命题第42)
圣人洞察事物的本性,因此不会由于世上的各种变化而心中波涛汹涌。他的生命独立于外界事物,因此它的心灵快乐也不受外界所左右。他可以说是达到了至乐。这是道家思想中的一派,这一派强调事物有其自身的进程,人只能对他顺服;其中自然不免含有悲观认命的色彩。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第93页-102页
《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 《天下篇》里有这样几句话“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 中华民族的正统文化以追求中庸为做人处事的原则,或许正因为如此,在两千多年历史的长河中,那些独树一帜的狂人异类才会显得如此熠熠生辉。比如扬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李白,自诩“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比如魏晋时期放歌纵酒,风流不羁的文人雅士建安七子,比如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庄子
关于庄子最早的评价记载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
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当千金之利和卿相之位摆在面前的时候,他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自快”和“以快快吾志焉。”庄子其实是一个人很任性的人,不喜欢被束缚,追求极度自由的狂人。
这不仅表现在他对权力的拒绝,还表现在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在世俗看来,出生和死亡都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因此会有必要的仪式来迎接生命的到来,礼送生命的结束。可是庄子给予自己对生死的理解,他对于这些仪式给予了足够的蔑视。
表现了万物一体,生死一条的意识,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它是向天地的回归,与日
月、星辰、万物合为一体,这才是真实的达观,庄子的一生从不妥协于人群和世俗,他始终在追求和实践着真实。
虽然当今我们也强调活出真实的自己和个性,但是两千多年前,庄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虚伪的扭曲的社会,坚持真实往往会被认为疯狂。 王博《庄子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3月
传统的文化,强调的始终是谦谦君子,知识分子士大夫往往要尽忠保国,拯救苍生,辅佐君王,积极的救世精神。而庄子在《人间世》中,描述了人际关系纷争纠结,像一张硕大无比的网,到处是猜忌,争斗,陷阱。乱世之中,既不危害国家,又不危害自身的处世之道和自处之道,实在不好拿捏,君臣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进退有各自有回旋的余地,凡事要分寸得体,时时要藏智匿才,非常的无奈和悲哀。处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庄子作为一个追求至乐的智者,绝不会把自己逼到这般田地,对于顽固不化的暴君,庄子果断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自处之道——心斋,通过个人高超的修养,达到内心的平静,忘却生活的不堪和社会的混乱。甚至提出乘物以游心的观点,真的是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心情,也是好的。
虽不高明,却也是聪明的法度,最后庄子已到了支离其德的境界,这不仅是庄子对传统道德价值的态度,同时也是他自我保护的生存方式,以“忘徳”超越世俗社会价值的束缚,追求自身心灵的自由和安适。
陈鼓应 《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53-160页 庄子只想要过一种真实的生活,他需要换人一个本来的面目,而不是一个被改造或者歪曲的形象。他厌倦了虚伪带来的沉重,他渴望真实的轻松。所谓的道大而神秘,说不清楚,但是每个人都可以从那里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人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性,这个世界上与太多的自己不能涉足和控制的领域,对于这些,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安之顺之。“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固然可以让鱼们在死亡之前,感到某些温馨,却改变不了残酷的现实和死亡的命运。其实,当每个鱼在江湖中,找到自己可以安身立命之地的时候,他们是不需要爱的。他们甚至没有爱和被爱的意识。他们以无想与的方式想与着,以无相为的方式相为着。比起浓浓的爱,淡淡的水会让他妈感觉更自在。而对于鱼而言,就是水,对于人而言就是道。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池塘里游泳的鱼,只要有水,他们就别无所求。人也是如此,有了可以让他们返本归宗的道,他们就悠游自在,无为无事。在这种“适”中,一切都忘记了,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无论是生还是死。在这个有道的世界中,忘记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在一个无道的世界中,忘记则是对痛苦的超越。心中有道的人,就可以像江湖上的鱼一样,可以相互忘记。死亡在他们看来不是离去,而是回归,向本真的回归。这里没有丝毫对生命的留恋,对人的身份的执着。死亡更像是一种解脱。生死就像花开花落一样自然。
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从低到高的四个等级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犹如小孩或原始人,无知无欲,只是顺着本能或社会的风俗习惯做事;功利境界是自觉求取功名以利己的境界;道德境界是自觉有益于社会的境界,具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也可以称之为“哲学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aa4465faaea998fcc220e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