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楼梦中的双关》,欢迎阅读!
《红楼梦》中的双关
双关,这种修辞手法不仅常见于诗歌、戏剧创作,在小说创作中也常常用以提示、铺垫情节。当我们阅读《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巨著时,也不难发现其中巧妙地运用了不少双关的修辞手法。
那什么是双关呢?据郑颐寿先生所著《比较修辞》中的定义为:“在实际运用中,有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有意使同一词语的音、形、义,双方关联。”双关可分为三个类型:借音双关(谐音双关)、音形双关、兼取音形义的双关(意义双关)。这三种类型也可以说是三个等级的双关,一个比一个更深入。
在《红楼梦》中,这三种类型的双关都屡见不鲜。首先来看看谐音双关,这在《红楼梦》中是最为常见的,最直观的就体现在小说人物的名字上。作者开篇就一语道破: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虽我不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故曰“贾雨村”云云。
(第一回)
由此可见,书中人物甄士隐、贾雨村乃“真事隐”、“假语村”的谐音。而有研究者提出,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实就是“原应叹息”之意,若从全书的角度来看,这种看法不无道理。还有香菱原名英莲,从她幼年被人贩子拐卖,又被薛蟠抢走的遭遇看,确实“应怜”。至于对那些反面角色,作者也巧妙地利用谐音双关来给他们取名:如贾府清客詹光、单聘仁、卜世仁即有“沾光”、“善骗人”、“不是人”之意。
除了在名字上使用谐音双关,揭示小说的创作缘由或人物命运或对人物的臧否;在对话中也使用不少谐音双关来表达语言的机智,形成诙谐、讽刺、幽默等效果,并以此来表达思想内容和塑造人物形象。这里试举一二:
探春笑道:“我们起了个诗社,头一社就不齐全,众人脸软,所以就乱了。……”凤姐笑道:“我又不会作什么湿的干的,要我吃东西去不成?”探春道:“你虽不会作,也不要你作;只要监察着我们里头有偷安怠惰的,该怎么样罚他就是了。”
(第四十五回)
此处凤姐说的“湿”和“诗”谐音,用谐音打趣的方式表示了她对诗社的赞助,也显示了凤姐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
他嫂子笑道:“你跟我来,到那里我告诉你,横竖有好话儿。”……鸳鸯听说,立起身来,照他嫂子脸上下死劲啐了一口,指着他骂道:“你快夹着油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
(第四十六回)
这是鸳鸯抗婚时骂其嫂子的一段话。她嫂子把贾赦和邢夫人逼鸳鸯作妾当成是“好话”,被鸳鸯用“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才是“好画”,当人小妾绝不是“好话”批驳了过去。这表现了鸳鸯的坚贞不屈和对不合理婚姻制度的抗争。
《红楼梦》人物对话中双关的使用不仅局限于谐音双关,而且具有更高的层次。音形、意义双关的使用更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具,以及高超的语言驾御能力。这里在举几个例子:
(贾赦)因说道:“一家子一个儿子最孝顺。偏生母亲病了,各处求医不得,便请了一个针灸的婆子来。婆子原不知道脉理,只说是心火,一针就好了。这儿子慌了,便问:‘心见铁即死,如何针得?’婆子答道:‘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是了。’儿子道,‘肋条离心远着呢,怎么就好?’婆子道:‘不妨事。你不知,天下作父母的心偏的多着呢。’”
(第七十五回)
这是贾赦这个贾府长子借笑话表达出对于自己在家中大权旁落的现状的不满和不甘。在这个笑话里,“肋条离心远着呢”就是“偏心”,这个“偏心”与作父母的“偏心”双关;而且它的言外之意又与贾母的“偏心”双关。因而贾母听了就说:“我也得这婆子针一针就好了。”
此刻忽见宝玉笑问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那香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胳膊,不觉动了羡慕之心,……不觉又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给他,他也忘了接。
宝钗见他呆呆的,自己倒不好意思起来,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绢子笑呢。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来着。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的飞了。”
(第二十八回)
林黛玉临时诌出来的“呆雁”,表面上说的是天上一声叫、“忒儿”一声飞走的“呆雁”,实际上话里头挖苦的是宝玉这个出神地看着宝钗、忘了接香串子的“呆子”。黛玉这个双关语讽刺了见到姐姐就忘了妹妹的贾宝玉,信手拈来,妙趣横生;一股醋意也弥散开来。
总之,在《红楼梦》这座语言宝库里,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相映成趣,而双关的运用无疑更让语言生辉,不仅直接表现了作者的爱憎、悲悯、讽刺,更是通过信手拈来、看似随意的双关让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更加丰满生动。自然,这部巨著还有不少更绝妙的双关之语,限于学识和篇幅,无法一一例举,只能留待以后阅读时慢慢体味。
参考书目:《比较修辞》郑颐寿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年12月第1版
《红楼梦》 曹雪芹 高鹗著 岳麓书社 2004年6月第1版 《〈红楼梦〉的修辞艺术》 林兴仁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4年12月第1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a1a574d50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