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角色理论》,欢迎阅读!
2.1.3 社会角色理论
1.社会角色及相关概念 (1)角色
社会角色理论的来源始于“角色”一词,“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美国芝加哥学派最早系统地运用这个要领其中以G.H.米德的研究最为突出。米德使用此概念旨在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存在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便于明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研究了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即从想象扮演某个角色(嬉戏阶段)发展为成熟地承担某个角色(群体游戏阶段)。他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表演规定大致的范围。
角色理论的另一重要代表是美国人类学家R.林顿。有人甚至认为角色理论是经由林顿创立的人类学而进入到社会学中来的。林顿认为角色可以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他还区分了角色与地位,认为当地位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林顿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视社会结构为一个行为规范体系,个人接受和遵循这些规范。因而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角色表演是根据文化所规定的剧本进行的。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所有这些就构成了角色集。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方面涵义: 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2)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表现出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的总模式。社会角色包括三种含义:1.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是特定的社会角色的体现;2.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角色行为真实地反映出个体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3.是符合社会期望的,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和义务等去行动的。任何一种社会行为,不仅反映出角色扮演者的社会地位及其身份,而且体现出个体心理、行为与群体心理、行为及社会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反映了
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它是个体的社会职能、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每种社会身份都伴随有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当个体产生为自己的社会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时,便充当了角色。
社会角色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其区分为多种类型: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所谓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所谓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的取得是个人活动的结果,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二)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这是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所做的区分。所谓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自觉的角色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经常体验到的。所谓不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一般说来,当前述的、形成自觉角色的那些原因不存在时,人们就容易形成不自觉的角色。
2.教师的社会角色论
由于社会对教师期望的多样性,学校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社会角色的多样性。探讨处于复杂社会关系中的教师应扮演的角色,就需要分析大学教师与外部社会的关系和与教育内部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人是文化的存在。社会是人的社会,因而社会在本质上具有文化特性,文化是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大学教师通过文化与社会相连接,通过作用于文化和内化文化与社会相连接,同时大学教师将已内化的经过加工、创造的文化外化出来。外化出来的文化指向两个对象,一是在教育内部,大学教师以“活文化”的形式作用于大学生,与学生结成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以“道德文章”或某种科技知识(成果)直接作用于社会;构成与社会的关系。基于以上大学教师与文化、学生和社会的关系,我们认为大学教师承担了研究者、教育者和模范公民三种社会角色。
(1)研究者。这是大学教师作用于文化,加工、创新文化而与外部文化世界构成的关系。大学教师首先是研究者或学者,这是由大学高深文化、高深学问的性质所决定的。高深学问具有前沿性、深奥性、创新性。只有研究,才能发展科学,创新知识。科学研究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探求未知的事物,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论的过程。大学教师的研究与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的区别就在于中小学教师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教育实践,是关于教学理论的研究,解决怎样教才是最好的教的问题。大学教师的研究不仅仅限于教学理论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开
拓科学新领域,增加人类科学知识、发展学科,推动科学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家、科技专家(广义的知识分子)才被认为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大学被誉为知识经济的发动机。
(2)教育者。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教师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起着传递人类文明的作用。教师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以及社会的要求和期望,决定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充当着教书育人的角色。这种角色主要体现是:教学角色──是人类知识的传授者,教育角色──是言传身教的教育者。
教师教育者倡导教师成为“反思实践者”,教师们也因此能够参与课程开发,自主制订研究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工作的社会与政治环境等。这种对教师主体的尊重,恰恰与其作为教育者角色领域中权威主体的地位及反思的潜质相符合。
(3)模范公民。教师要为人师表,他的道德和学识使他在学生,乃至公民的心目中具有一定的威望。虽然教师也应该像其他公民一样,有生活、思想和行动上的自由,但教师永远不可避免地扮演模范公民的角色。这是因为社会性学习主要通过模仿来进行,对于学生来说,一个成功的教师无疑是他们崇拜与模仿的对象。教师作为社会文化价值与道德准则的传递者,很容易被学生看作代表和具有这些价值、准则的人,如果教师的言行能够与自己说教相吻合,学生容易受到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要求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不仅在学校里要做到,在自己的家里,在社会上的公开场合都要严格地做到。教师的表率,远远地超过了一个模范公民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962eaf1c8d376eeaeaa3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