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2022-03-27 00:54:3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欢迎阅读!
地貌,中国,特征,基本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

地势西高东低,自古有“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说法。

西部高大,青藏高原一般海拔4000m以上,东部平原、丘陵一般海拔<500m。巨大的高差并非均匀分布,而是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可描述为两条地形线,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昆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脉以西地区为青藏高原,一般海拔4000m以上,被称为“第三极”“世界屋脊”。地貌类型组合:高原面、河谷、极高山、高山。

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以西一般海拔10002000m。地貌类型组合:高原、盆地+中山、高山。

第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以东地区地势明显下降,一般海拔<500m。地貌类型组合:平原、丘陵、低山、中山。

台湾山脉一般海拔>3000m,主峰玉山3997m,东部最高。 西高东低地势对环境资源形成的影响:

1、东亚、南亚及中亚大河发源于高原,形成放射状水系。

主要大河:黄河——渤海;长江——东海;西藏噶尔藏布江+森格藏布江(较长,狮泉河)——印度河——阿拉伯海(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孟加拉湾(印度洋);怒江——萨尔温江——印度洋;澜沧江——湄公河——太平洋。

2、我国著名的大江大河大都发源于第一、二级地形阶梯上,自西向东奔流。一方面,沟通了东西之间的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雨带略呈东西向自南向北推进,基本上与干流相平行,因而当雨带移至或停滞于某一流域时,往往上、中、下游同时大量降水,各河段之间缺乏调节能力,水量迅速增加形成洪峰,雨带过境后全流域则同时减少流量,增加了河川径流年内分配的集中程度,使我国季风区域的河流更明显地反映了大陆性河流水文动态的特点。

3、水能资源丰富,分布集中。中国水能蕴藏量共计6.76亿千瓦。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下切,坡大流急,峡谷栉比,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梯级开发。已经建设和计划建设的水电站和水电基地主要分布在阶坎地带。资料

4、利于季风气候的形成。使季风可以从沿海沿阶梯而上,并逐渐形成降水,扩大了季风影响的程度(降水较多)和范围

二、山脉众多起伏显著

(一)多山

广义的山地占2/3(山地、高原、丘陵) 山脉呈网格状分布构成地貌的骨架:

1、东西向山脉三列,每列约占2个纬度,相间78个纬度。天山——阴山——燕山:北纬40º~43º。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北纬33º~35º。南岭:北纬25º~26º。这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相距各约8个纬度,具有明显的等距性。西部的昆仑山、天山长1500千米,南北宽约250——300千米,海拔高度多在40005000米以上,成为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之间的天然分界。东部的阴山、秦岭海拔10002000米左右,南岭仅1000米上下,也反映了西高东低的总趋势。由于我国东部总的地势较低,这些山脉仍显得高峻挺拔,都是我国地理上的重要界线。如阴山构成了内蒙古高原的边缘;秦岭是黄河与长江、淮河之间的分水岭,更是区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自然地理界线;南岭虽然山体较破碎零乱,海拔高度也不大,但它不仅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也是华中与华南区的分界,具有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

2、南北向山脉一列,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地。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自北而南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及横断山脉等。

3、北东向山脉三列(NNE。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长白山——泰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在台湾岛上。山地占全岛




面积的2/3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2座,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不仅是台湾第一高峰,而且也是我国东部最高的山峰。

4、北西向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位于青藏高原,又称西域系山脉,山脉走向NWNWW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侧的喜马拉雅山,在西段也为北西走向,向东逐渐转为东西向,表现为向南突出的弧形山脉。这些山脉大都山势高峻,气候严寒,普遍有现代冰川发育。以贺兰山——横断山脉为中轴,大致呈镜像对称分布,东部较低,西部高大。

(二)地势高、高差大

我国地势较高,不同海拔高度的面积比例:<500m25.2%5001000m16.9%10003000m32%;>3000m25.9%>1000m58%,平均海拔1800m全球平均海拔875m>1000m1/4

我国地形高差大:点上比较,珠峰8848.18m,艾丁湖-155m,二者差9003.13m,一国之中少见。面上比较,青藏高原>4000m,塔里木盆地1000m,四川盆地<500m。多山的影响:影响水热资源的再分配,影响自然景观的形成,使自然环境复杂化。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三、地貌类型多样呈网格状分布格局

(一)常态地貌类型齐全

山地(33%),丘陵(10%),高原(26%),盆地(19%),平原(12%)

(二)特殊地貌类型多样

特殊地貌成因:特殊的地表组成物质;特殊的外营力;部分由内营力作用形成。

地质构造来分,我国有火山、裂谷、方山等地貌。

按岩性来分,我国有碳酸盐类、硬砂岩、花岗岩、黄土等地貌。 按外营力来分,我国有流水、融冻、风力、海洋等地貌。 概括起来我国的特殊地貌主要有:

1、黄土地貌: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有塬、梁、峁等地貌形态。在沙漠的南缘,大致西起昆仑山,东到长白山,北起长城,南到秦岭、淮阳山地,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着大片黄土和黄土状沉积物,总面积约60万平方千米。其中,黄土高原最集中,形成独特的黄土地貌。

2、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貌形态有石林、峰丛、融蚀洼地、溶洞、钟乳石、石瀑布、桂林山水

3、红层地貌:分布在四川盆地和江南丘陵,形成红色丘陵、红色盆地,丹霞地貌(红色砂岩峰林地貌)。在江南一带,白垩纪以来堆积了一套陆相的红色岩系。经流水沿断裂和节理侵蚀,形成峭壁悬崖、山峰林立的丹霞地貌,构成江南地区颇具特色的红层地貌。

4、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地区,地貌有沙漠、沙地、戈壁、雅丹地形,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我国的沙漠戈壁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内蒙古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总面积12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面积的13%,是世界上沙漠戈壁面积较多的国家。贺兰山——乌鞘岭以西,沙漠面积最大,也最集中。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是我国四大沙漠,都分布在这一地区。在大沙漠的边缘和外围,有带状或环状的戈壁分布。

5、冰川地貌:分布在中、西部高山、高原,有第四纪的古冰川地貌及现代冰川地貌,角峰、U形谷、冰蚀湖等。我国现代冰川的分布北起阿尔泰山,南至喜马拉雅山和滇北的玉龙山,东自川西松潘的雪宝顶,西到帕米尔,总面积达58523平方千米,使我国成为全球中低纬度现代冰川最发达的国家。物理性质分,大致以念青唐古拉山为界分为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

6、冻土地貌:冻融作用形成,分布在西部及北方山地高原,有冰丘、石海、构造土等地貌形态。

7、火山地貌:多是第四纪火山活动形成,分布于东北、内蒙东部,台湾,海南等地,有火山锥、火口湖、堰塞湖、熔岩台地等。

我国有600多座火山,火山锥一般都不大,且多成群分布。各火山锥附近常有熔岩流形成的熔岩台地。我国最大的火山群分布在阴山山脉东段南北两侧,有火山丘270多座,展布于玄武岩熔岩台地之上,相对高度数十米以至100米以上。长白山火山群有火山丘100多座,




广布于l400平方千米的长白山玄武岩熔岩台地上,为我国第二大火山群。东北区第一高峰白云峰是一座活火山,曾于1597年、1668年和1702年三度喷发,山顶的天池即昔日的火山口。此外,在台湾、海南岛北部及雷州半岛、长江下游南京附近的长江南北两岸、云南西部横断山脉南段西缘的腾冲附近,以及昆仑山西段和中段均有火山地貌分布。

8、海岸地貌:分布在东部海岸,有海蚀柱、沙坝(海积沙丘)、海蚀穴等地貌形态。

(三)呈网格状分布格局

山地成为高原、盆地、丘陵、平原的外围屏障和界限,山地所围的区域多半形成高原、盆地、丘陵甚至平原。由于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和北东——南西、北西——南东走向山脉在空间分布呈网格状,于是山地成为地貌分布的骨架。

我国山脉的走向主要是东西向、南北向、西北——东南向和东北——西南向,几种不同走向的山脉相互交织,把中国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巨大的盆地、平原、高原均镶嵌于网格之中。其轮廓在一定程度上均受山脉控制,边界清晰、明显而顺直。我国西部的山脉以近似于东西向为主,夹在它们中间的高原、盆地都是长轴呈东西向延伸的菱形,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青藏高原。我国东部山脉以东北——西南走向为主,因此,夹在它们中间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均为长轴呈东北——西南方向的斜方形或菱形。在我国中部,山脉走向介于东西两区之间,并且还分布有南北走向的山脉,因此。夹在它们中间的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形状近似于四方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4ff9f3a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a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