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习心得》,欢迎阅读!
北城小学学习心得
孙崇霞
2016年9月10号,在第32个教师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有幸参加了在北城小学举行的“中国教育梦——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本真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短短两天的时间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震撼,给我的触动很大,使我受益匪浅。
在这次学习中,有幸聆听到五位大师的精彩课堂,与数学大师们面对面,每一堂课都像一个个丰盛的大餐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的胃添得满满的。首先是刘德武老师的《轴对称图形》,听完这节课真正让我感受到名师的风采,虽然刘老师的双鬓已有花白,但他却拥有一颗童心,他弯下腰和孩子们交谈,幽默的话语、亲切的教态在很短的时间内拉近了学生和老师间的距离。他用十一个问题就把轴对称图形所有的知识点讲得特别透彻,尤其最后他带来的两架飞机模型(一个是对称的,一个不是对称的),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当孩子们和刘老师一起高呼“一二三,齐飞”时,我知道让孩子们已经沉浸到学习中去了,孩子们也真正体会到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现实意义。接着,刘老师给我们做了一场关于“倾听、思考、建议”的讲座,他的13个例子又一次带给我们太多的震撼,他教会我们要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刘老师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令我们折服,他让我们明白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任重而道远,在教学中只有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钻研,才会开辟出一片不一样的天地。
接着是吴正宪老师带给我们的《小数除法》,当吴老师一站到台上的时候,我深深地体会到“追星”的感觉。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特别轻松、活泼,类似“说呀......接着说......”“不急不急,慢慢想”不时的会笑声一片,但是笑过之后会有很多思考。吴老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内在体验和探索,并且她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这堂课上,吴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展示和操作,通过思考、动手分,记录过程、总结方法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到数学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分钱”到“分水果”、“分米”等活动,最终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分计数单位“1”, 成功地将一节枯燥的计算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分分分”的课堂,让我不禁为之赞叹,也和同学们一样,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吴老师接着给我们带来一场关于运算教学的思考,吴老师提出了十大核心素养——运算能力的培养。吴老师借助《小数除法》这节
课让我们明白了一节课的重点要解决什么,然后再接着解决什么,也就是说我们要先解决核心能力,再解决小问题,那么这节课就是要培养孩子们的核心能力——运算能力,她去掉了运算速度的培养,让我们真正明白了数学的本质。通过聆听吴老师的课堂,我发现吴老师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吴老师提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老师不要居高临下,老师要做孩子们品格的引路人、知识的引路人、创造思维的引路人、家国情怀的引路人,培养孩子的情商比培养孩子的智商更重要。只有明确了我们的培养目标,才能让孩子们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
接着我们聆听到了一位特别幽默风趣的老师——徐长青老师执教的《优化——“锅来了”》,徐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关于烙饼问题进行了合理的优化,用自己的双手作为教具(一只手当锅,一只手当饼),通过一起表演“锅来了,饼来了,嗞啦、嗞啦”,给孩子们和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提出要多用我们的双手来进行操作,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陪伴和影响。徐老师还对简约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进行了论述,他提出内驱力促使外驱力的获得,要让孩子们自己求学,通过眼动学习来促进脑动学习,借助来源于生活的真经验和数学的假经验创造适合我们的新经验,正如徐老师所说的“在今天的课堂里,留下一些明天依然有用的东西”。在徐老师的这节课上,使我对学生的发言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强调一二三年级的学生的发言多是描述性发言,而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性、抽象性的发言,这点很值得每位老师去思考。
接着是刘松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这节课一开始的“学生是主角,老师是配角”“我是来向你们请教问题的”顿时让孩子们信心倍增,课中,刘老师的表扬也是别具一格,亲切的称呼上来回答问题的孩子们是“王老师,你请说”、“刘老师,你请讲”“你是专家,你说话”,说的孩子们乐呵呵的。更值得欣赏的是刘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巧妙,整节课就用了黄花和红花这一教具,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不断感悟倍数就是把谁看成了1份,谁有这样的几份,谁就是谁的几倍。最巧妙的是将实物变成图形,再变成线段,逐步抽象的过程,让孩子们学得既轻松又扎实。
最后出场的老师是孙敬彬老师,孙老师是一位非常年轻的老师,他执教的是六年级的《认识A4纸》,孙老师让我们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看似很简单的一张A4纸,却蕴藏着很多很多的数学知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40f1038a1c7aa00b42acb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