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化》,欢迎阅读!
三、综合社会现代化的途径
根据广义社会现代化理论,综合社会现代化是一种新型社会现代化,是尚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在21世纪做出的一种战略选择。
在21世纪,发达国家只能继续推进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则有多种选择,例如,选择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或者选择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由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受到全球化的推动,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已经并将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在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吸引和影响下,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有可能采取积极措施,协调推进两次社会现代化,试图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这是第三种选择。这种做法不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也不同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而是一种新型社会现代化。考虑到它采纳了两次社会现代化的内容,所以称为综合社会现代化。个人认为,我们国家在某些领域就正在进行着综合现代化。接下来就一中国为例,介绍一下综合现代化的主要方法。
2、综合社会现代化的主要方法
第一种,新城市化,城市化和郊区化并举。促进城市——郊区——乡村的动态平衡。郊区城市化其实质是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域受到城市扩张的影响,逐步向城市性因素和农村性因素相互混杂的过渡地域变化的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的外延扩张,位于城市边缘的地带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被发展成为新的城市。城市郊区化其实质是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使得村镇、开发区、工矿企业与城市、城乡相融连成一片,几乎是城区、郊区紧紧相连、不分彼此了。其意义在于,二者相辅相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过度集中、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状况,改善了城市工作条件,促进了人地关系的进一步和谐;促使城市产业、部门在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协调布局,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在生产、流通、生活、消费等领域的整体功能;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第二种,信息化和绿色化并重。全面普及因特网、绿色和生态友好的社会生活和观念。信息化是指社会信息化,我们国家的社会信息化进展,目前主要体现在“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工程的建设上。1993年我国政府根据国家建设对信息加工、处理、传输、交流的迫切要求,逐年开始实施一系列的建网工程,其重点工程主要包括“12金工程”。我国于1995年建成中国国际互联网络骨干网,与国际互联网络联接,接受并提供互联网服务。
绿色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与谐共进,并能使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绿色化即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进,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包括持续农业、持续林业和一切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绿色产业、生态工程、绿色企业生态教育等诸多方面。在构建信息化社会,强调快速便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不忘绿色生活观念。
第三种,社会福利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普及社会福利,建立高效的福利国
家。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家满足人民需要的能
力尚有待提高,因而将社会福利制度建设重点和优先领域放在社会保障领域,因而特别强调社会保障,长远来看,如果按照社会保障包含社会福利的理解来进行制度设计与发展规划的话,这非常不利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容易使人产生本末倒置和关系不顺的感觉,而且极为容易使人们误入歧
途,无法正确地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处境下,中国社会政策优先领域与工作重点应尽快由社会保障向社会福利位移,并且在社会福利政策领域中同国际惯例尽快接轨,已成为摆在中国政府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第四种,社会创新化。全面普及创新,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创新型社会。大力宣传创新思想,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建设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建设创新文化,重在建构创新文化价值体系。要在发掘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借鉴国外创新文化及其成果,构建和倡导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价值体系。要在全社会树立起以创新为荣、创新为魂的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科技进步观,开放协作的竞争观,树立风险意识,提倡理性的批判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爱国情怀,振奋民族精神。 第五种,城市和农村现代化并重。同步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城乡协调发展。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是一种互动的发展关系,城市和农村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要使城乡最大限度地相互协调,需要通过合理的城乡规划来实现。以规划工作为载体和抓手,通过对城乡空间布局、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等诸多要素,实施综合部署和有效管理,因此,要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等关系,围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编制城乡一体化“大规划”。
第六种,教育现代化。普及初等和中等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
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第七种,卫生现代化。建立公共卫生制度,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健康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基本形成了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国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近年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全民健康,加大卫生事业投入,调整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进展良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推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重大疾病防治进展顺利,妇幼卫生保健和卫生监督工作得到加强。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接近73岁,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水平。 第八种,交通和通信现代化。普及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促进社会流动性。随着交通运输业加速向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对运输信息进行实时处理,成为摆在交通运输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可以说,无线通信是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的强大支持,交通运输业则是无线通信业最主要的行业应用领域。在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已使交通运输业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全面提升,为交通运输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第九种,劳动结构现代化。促进劳动力快速转移、劳动专业化、向知识社会转型。快速的劳动力转移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同时解决了城市劳动力短缺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劳动分工,让每个劳动力专门从事生产过程的某一部分。劳动专业化能导致更高的总产出,因为劳动者可以更熟练地完成某些加工任务,而且还能引人更专业化的机器设备来完成精度更高的工作。
第十种,促进社会公平。扩大转移支付和税收调节,消除绝对贫困,提高分配公平性。参照国际惯例,立足中国国情,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指导
下,中国目前的转移支付以一般性补助为主,专项补助为辅。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的政府收入的差距,以保证各地区的政府能够有效地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体现着社会公平性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3c1b96c7375a417876f8f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