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提纲 《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

2023-01-24 08:27: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会提纲 《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欢迎阅读!
中国语,读书会,言和,提纲,中国


《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读后感

一陈建民先生简介二作品简介;三我的体会;四讨论

一、陈建民先生简介---陈建民(1935--2004)广东汕尾人。1958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先后在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汉语语法、汉语口语、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主要著作有《汉语口语》北京出版社1984《现代汉语句型论》语文出版社1986说话的艺术语文出版社1987语言文化社会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等。

二、作品简介1.绪论(1/9页)2.语言与社会共变(10/166页)(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11/48新时期汉语词汇的变异49/85;汉语的社区差异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86/102;新词语与社会生活103/117;受特定社会制度制约的称谓语118/135;专名的时代特征136/166 3.语言与文化共存(167/282(汉语词语的文化内涵171/204;汉语句法结构与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关系205/219;汉字造字的语言文化心理220/226;汉语方言的文化积淀227/25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258/281 4.语言与市场经济282/317(语言的市场价值282/299市场经济社会语言学研究300/317

5.后记3186.参考文献320

《后记》指出结构框架比《新探》清晰,描写和解释难免会发生差错;第三章第五节周庆生撰写;

陈建民《语言社会文化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本书是许嘉璐、陈章太主编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丛书》系列(八本)之一本。内容共分四章,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语言与社会共变、第三章语言与文化共存、第四章语言与市场经济。另外,还附有陈建民先生《后记》一篇。

在《后记》中陈建民先生指出,“本书对如何从中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我国社会语言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我读后,对本书各章节有了大致的了解,现总结如下:

(一)由第一章《绪论》可以看到,陈建民先生对研究者的学识、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研究对象,即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作出了概括说明;对社会语言研究的意义给予充分肯定。

研究者的学识、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包括:

1.“从事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人都必须具备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接受它的科学性与系统性的训练。(绪论p2

2.“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时颇为复杂的问题,避免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的惟一办法就是扎扎实实地搞点调查,寻找反映社会文化特征的语言现象,并透过现象看本质。p8 3.思想方法上(区别共性与个性;区别一般的、个别的、特殊的;不带文化偏见)(爱面男女、女男·民族尊卑有序的历史p8

研究对象,即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作出了概括说明:

1语言不仅仅是一个结构符号系统,而且还具有社会文化属性,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绪论P2)即,强调语言学研究由重结构研究转向重功能。语言学研究领域拓宽。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语言学产生,以研究语言变异为中心。---- ---绪论p3 2语言的社会文化研究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社会(反映社会文化现象的语言事实难以发现;对事实做到准确的解释也很困难)---p7(红)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意义

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可以为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人文学科




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事实根据。

(二)第二章《语言与社会共变》主要讨论的内容是描写和研究社会变化而变化的语言变异的现象。这里强调社会生活中的语言事实。

要了解语言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发展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斯大林)---p10

(美)布赖特60年代美国社会语言学成立大会上提出,社会语言学的任务就在于描述“语言与社会结构的共变”“共变”是指语言是一个变数,社会也是一个变数,这两个变数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当社会发生变化时,语言也会发生变化,从语言的变化中可以探索社会生活的奥秘。陈原先生最早应用“共变”理论研究我国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出版了《社会语言学》1984《语言与社会生活》1978)等著作。---P11

(三)第三章《语言与文化共存》讨论的主要内容是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的研究---语言文化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可以从语言看文化也可以从文化看语言,进行双向性研究P170(我国20世纪40年代罗常培《语言与文化》是奠基之作。p168)这里强调语言的作用,语言是文化构成的重要因素。

(四)第四章《语言与市场经济主要是结合新时期社会文化市场经济角度(开放、多元)探讨具有市场价值的语言(方言)是怎样与经济利益发生关系的;还解释了当前一些语言现象,涉及与社会语言学有关的语言接触、语言计划、双语现象以及言语交际等问题。

三、我的体会

1旧词语的隐退、启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P11

陈建民先生《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指出新时期词汇变异的四种方式之一“启用旧词” P73 启用旧词是指已经隐退多年的词语因社会生活变迁的需要而重新出现。启用后的旧词一般在意义或色彩上都略有变化。

2汉语词语的文化内涵171/204---文化伴随意义198/205

汉语词语的文化内涵是指时代和历史赋予(汉语)词语丰富的社会文化含义,或在词汇意义的基础上附加上文化象征义、文化比喻义、文化引申义和文化色彩义。P174

文化伴随意义是在词汇意义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联想而产生的文化附加意义。P198它包含文化象征义、文化比喻义、文化引申义、文化色彩义。

随着2009年电视剧《蜗居》的热播。“蜗居”一词热了起来。由电视剧《蜗居》来看,蜗居反映当前诸多社会问题,城市化、大城市房价高买房难、大学生就业等问题。

【百度百科---长篇小说《蜗居》,六六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12月出版。

【六六,原名张辛,安徽合肥人,1995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国际贸易系,毕业后从事多年外贸工作1999年赴新加坡定居,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至今。代表作品有小说《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散文集《温柔啊温柔》《偶得日记》《仙蒂瑞拉的主妇生涯》《王贵与安娜》的故事发生地在合肥,主人公活动的地点主要是安徽大学。

蜗居一词是古代词语,且语义色彩有所改变。关于“蜗居”的语义色彩在文化伴随义”中再做讨论。先看古词“蜗居”在相关辞典的释义。

蜗居:比喻狭小如蜗壳的房子,多用以谦称自己的住所。也作“蜗庐”“蜗牛舍”“蜗舍”。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蜗牛„„壳如小螺,热则自悬于叶下。野人结圆台,如蜗牛之壳,故曰蜗舍”元·柯丹丘《荆钗记·团圆》“蒙君不弃,蜗居门户生光彩。

------ 102《中华传统文化粹典》张茂华,亓宏昌主编. 济南市: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6. 南陂远望 唐·储嗣宗

闲门横古塘,红树已惊霜。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孤烟起蜗舍,飞鹭下渔梁。唯有田家事,依依似故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3507d3043323968011c92a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