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某些住宅小区邻里关系现象》,欢迎阅读!
某些住宅小区邻里关系现象
人活一生,长则百年,少则数十年,除了有家人,还有邻居,达摩那样洞中修炼独居的毕竟很少。所以,国人自古及今非常看重邻居问题,直到现在还有老人念念不忘“邻居好赛金宝”、“远亲不如近邻”等谚语,感叹时代发展变化太快了,过去那种邻里之间相互走动、相互交往的社区图景,现在全成为断开的历史。 也许建筑格局因素起决定作用。过去居民,居住的基本是平方、矮楼房,平行铺开,有门对门,有院子连院子,道路也不算开阔,显得比较紧凑,因而便于互相走动、交往。不管是村子还是城镇,居民区都是这种格局,上海北京等大都市也是如此,它们外面的世界再大,最终都要回到里弄空间,里弄里的拥挤和琐碎,构成邻居间生活的普遍写照。
从小街镇走出来的我,对此体会尤其深刻而细腻。老家的老街都很狭窄,间距不足1米半,房子则紧挨,一家一家的排开去,谁家烧个红烧肉能香过去一条街,自然谁家有个三长两短也关不住,少许一闹就全街皆知,因此夫妻关起门来打架的事情几乎很难完全做到,至于偷鸡摸狗的糗事,更是遮掩不住,仿佛大家都是透明的。
虽说中国人聚集的地方,必定是非连连,有些事情被传来传去就放大和歪曲了,叫那些特爱面子的人着实挂不住,为澄清是非难免要找源头,然后公然揪胸脯叫骂厮打,但是只在少数人身上发生过,多数人彼此还是互相尊重,相安无事的。却一点也不影响以后来往,因为不是互相有过过节就成为仇人,都还相信“冤家宜解不宜结”有好处。
还都相信“行得春风有夏雨”的报应。街邻之间,一住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彼此关照难免的。做次馄饨,一般要端过去好几家,遇到红白喜事,自觉凑把手帮忙也是照常。得到馄饨和帮助的,下次自家做了馄饨或团子,也会这么端送去,也都会自觉去帮有大事的人家。 鸡鸭都是放养野外的,但不用担心被人偷杀吃了,哪怕别人的鸡鸭误入自己的院子,吃了菜蔬啥的,也只会往外面赶,顶多捉住了送到主人家中说看好畜生,把我家地头的菜苗啄光了要死。如果谁家丢失了鸡鸭,那一准是外来人偷去,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假如某家失火了,基本不会形成大灾,因为邻居谁家都有人整天在家,房子小失火容易发现,所以只要见谁家冒烟,邻居都会用面盆敲打传递消息,于是不管什么时候,迅速从各家各户冲出些人来,他们拿着水桶等器皿,照失火处奔来救火。
烧得损失大些的受灾户,很快会获得些救济,有的给床被絮、被子,有的拿来穿旧的衣服,有的送些吃的,总之不会让你饿着冻着,这种节骨眼下大家都表现得相当淳朴和厚道。 乡村还有民间“集资”活动,就是各家自愿地凑份子钱,有个名字叫“摇会”,根据商量安排定期的活动时间。份子钱不多,一次一户大概5块左右,也有10块,由摇骰子大小来决定谁家先得会款。通常都是些准备办大事的人家来参加,时间紧迫点的,必定希望马上得到,但最终要看自己的手气,如果摇不到也怨不得谁,但可以商量,和摇到的人家私下协商是否肯让给,如果同意,被转让一方要出点“利子钱”,一般也就几块钱罢。
实际上,乡村邻居之间这种自由交往,带有某种互助的性质,它可以随时弥补一家一户之不足,基础是原始公平的交易,而使之保持平和常态的,则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
过去老人几乎都信,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街头无人问。目睹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亲戚的势利,遂渴望与邻交好。有些亲戚不但靠不住,即使有说得过去的,也因为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但紧邻就不同了,年年日日都在鼻子底下照面,混好了便是一家人,人多力量自然大,在那样样匮乏的年代,政府基本不管你生老病死的前提下,有一帮可以互助的老邻居相伴在侧,该算是人生一大幸事的。
不过大人之间交往跟孩子之间交往,还是被多数看做有一定区别,尤其是读过书的大人,从小看过“孟母三迁”故事,懂得择邻而处的道理之后,更加希望免疫力尚且很低的孩子们能够跟好邻居家的好孩子走得近,因为跟好样学好样,反之亦然。
孟母三迁,讲的是她为了让孟子学习环境得到净化改善,频频迁徙居住地。于是后人似乎都相信,孟子后来所以成为大儒和亚圣,必然跟母亲这种做法有关。还把这当做典型案例来推崇,使得好些父母跟风追影。仔细想一想,这个故事其实不靠谱,首先是孟子成为亚圣跟三迁其居之间不存在必然因果关系;其次是客观经济条件不容许搬来搬去,想孟母一个寡妇哪里来这种能力;更重要的,中国人历来讲安居乐业,孟母不是吉普赛人,怎么可能随便搬迁呢。要是三迁还不理想,不是要一直找下去了,那孟子还上什么学,跟着折腾还不够,好比现在外来民工没有安定居所也影响到身边孩子上学一样。
城市化迅速发展打破了邻居交往的自然格局,居住区固然比过去集中,一个新村小区可能住上几万人的,但由于是商品房往空间立体铺开,造成有邻居而聊胜于无的沟壑。因此,一个单元居民老死不相往来,彼此住了N多年,照面不知住在哪门,更叫不出姓甚名谁,顶多见的次数多了觉得脸熟,淡淡打个招呼而已。
客观是一个因素,但主观上人与人之间由于信任危机,大多也不愿意主动接近和交往,相反好多却把邻居当做“假想敌”,处处加以提防。长期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却视同陌路,加上生活条件存在较大差异,一部分人心理发生扭曲,直接表现为对拥有汽车的邻居偶尔阻碍交通的行为进行报复式惩罚,于是小区划车事件频繁发生,以致有车家庭要不断担心顾虑,其结果是进一步放大对邻居戒备和恶视的习惯意识,导致关系紧张,矛盾重重。
随着城市居住水平不断提高,个性居住要求不断升级,以家庭为单位的居住格局逐渐分离析,单独居住的人口在增加,好多独生子女离开父母独立居住,撇下老人独居的情况越来越多,于是城市又出现更多失独老人,他们生活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封闭空间,同周围邻居没有任何交往,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因得不到及时帮助,有的便死在居所好久才被发现,而这在社区都觉得正常不过,没有人会去想一想,换做自己将来也遇到这种遭际,该咋办? 为了达到比较安全,社区不得不以密集安装摄像头、增加物业保安跟挨家挨户都装防盗门窗等措施,来增加安全系数。摄像头有效控制了偷盗行为,但坚固的防盗门窗却使家庭成为牢笼,以至于在发生重大火灾时成为羁绊而不能迅速逃离现场,葬身火海。遇到突发事件,邻居必定只会观望,或者等官方机构来急救,很少有人愿意预先出手。
滑稽的是,社区工作安排得有声有色,不是今天来个安全常识宣传活动,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1f4bf48a5e9856a571260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