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江南有关江南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2022-04-08 17:17:2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江南有关江南的古诗词名句总结》,欢迎阅读!
江南,古诗词,名句,古诗,有关
江南有江南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江南,意为长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狭义上指太湖流域。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看来,江南有着不同的含义。白居易的几首《忆江南》,指的是苏杭一带,这也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江南。而杜牧的诗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中的江南指的是扬州,可扬州却在长江的北面。其实,诗词中的江南就是人文江南,而不仅仅是指地理上的江南,它多指苏州、南京、无锡、常州、镇江,皖南的芜湖、池州、铜陵、宣城、黄山、马鞍山,浙北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和宁波以及直辖市上海。这些都是包含着美丽、文气与富庶,被世人不断向往和憧憬的地方。山水情人叶千华说:江南文化是一种意境文化,一种诗情文化,一种画意文化,一种韵味文化,一种秀美文化。它蕴含在山水花木月夜晨昏之中,在雨露岚雾中缠绵,有着禅意般的美丽。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还有人说,江南的概念体现了一种终极追求:天堂情结。人是一个要把世界对象化的动物必然要产生天堂情结,即构筑一个梦想的栖息地,而江南便是多数人心中的桃花源。

江南,素以鱼米之乡、风景秀丽著称,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中蕴含着恬静内秀的韵味。它山川秀丽、气候温和,居民生活富庶,是风流蕴藉的温柔之乡,更是无数文人诗意栖息的理想之所。诗人们爱江南、忆江南,更向往江南,他们把对江南的倾心之恋都付诸笔墨,写下了一篇篇摄人心魄的华丽词章。

诗词中的江南有多美?暂且不提名人名篇,随手拈来几句,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图。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20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这是无名氏的两首《知江南》,其中风味,不待言说,只消一读,便生无穷韵味。南朝梁的丘迟在《与陈


伯之书》中描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便是众人心目中的江南。诗词中的江南一般可以概括为三美,即:风景美、生活美、人物美。 风景美

江南的风景独特而迷人,烟花细雨,粉墙黛瓦,垂柳画舫,幽深雨巷,不一而足。

白居易的三首《忆江南》十分有名,其中以第一首最为人称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的风光已经被多少文人墨客反复描摹赞叹,然而白居易这么寥寥一笔仍旧让人倍感新鲜奇特。日出江花红胜火一句写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艳胜火。这句不仅写出春花颜色之红,也表现出花开之热烈、张扬,为迎接春天毫不掩饰热情。次句春来江水绿如蓝写春水荡漾,碧波千里像蓝草一样绿。前后两句,一红一绿都鲜艳到了极致,两两相映,多么绚烂夺目。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这两种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难舍难收的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给读者展现出一幅花红水绿、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这样的江南,这样的春色,无论是谁都会不自觉反问一句:能不忆江南?

杭州最美是西湖,白居易曾言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表明诗人对西湖的感情之深。作者很爱西湖,特别是西湖的春天,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西湖的美景任人怎么看也看不够。古诗江南在这首词里,作者最怀念的是西湖的秋天,特别是西湖灵隐寺中的桂子。还有郡亭枕上看潮头。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潮头可高达数丈,作者躺在亭子里,也能看见那翻卷的潮头。作者以幽闲的笔墨带出惊涛骇浪的景色,与上句山寺月中寻桂子的静谧之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相得益彰。杭州有如此美景,让人割舍不下,所以作者感慨何日更重游!

再看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之春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村庄临水,城郭依山,还有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在山明水秀之处,还


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他还写过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这样的诗句。诗人站在江边,看到扬州一带的山峦连绵起伏,隐隐约约;远处的江水逶迤千里,迢迢不断。隐隐和迢迢这两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还为全诗增加了浓郁的江南风味,为抒情创设了气氛。诗人遥想江南虽在秋天,但草木尚未完全凋零枯黄,江南还是山青水碧,风光依旧旖旎秀美。作者的想象并非是空想,而是以自己在江南的亲眼所见为基础而生发出来的想象。江南之秋,不比江北之萧瑟寒冷,草木零落较缓慢,且树木多为常青木,因此,秋天的江南依旧呈现一片绿意盎然之景。扬州虽地处长江北岸,但整个气候风物,实与江南无异。草未凋与青山、绿水组合在一起,正凸现了江南之秋的明丽高远、生机勃勃的特征。正由于诗人不堪北方晚秋的萧条冷落,因而格外眷恋江南的青山绿水,越发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故人了,所以不由得调侃两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19ee59e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8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