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六)》,欢迎阅读!
一、选择题
1、选官制度的最初形态,始于(原始民主)制度下,对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首领的推选。 2、西周的学校教育,按( "六艺")来考核学生 。即:礼、乐、射、御(驭)、书、数。 3、(春秋战国)时期是士阶层的黄金盛世。
4、秦始皇重(法家)治国之术,倡导以吏人为师。
5、"累日以取贵"、"仕宦以富"是人们对哪一种选官制度的批评?( "任子制"和"赀选") 6、(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7、西汉时由皇帝提出问题,由应试者作口头或书面的回答的考试方式称为(对策)。 8、魏晋南北朝的主体选官制是(九品中正制)。
9、北宋英宗治平三年以后直至明清,科举确定为三年一试,称之("大比" )。" 10、一般认为(隋炀帝)设置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
11、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彻底合流,凡"科举者必由学校"是在(明代)。 二、判断题
1、西周的选"士"制度是我国奴隶制时代最为完备、典型的推选中下级官员的选官制度。 (对) 2、西周的选拔人才注重德与能的结合,而以能为重。 (错)
3、封建性的选官制度按照"选贤任能"、"论功赏爵"的原则。 ! (对)
4、春秋至汉初。军功地主作为一种身份性地主一直是当时官僚核心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 5、汉代属于正式职官系统的称"中朝官";属于非正式的职官系统的称内朝官。 (错) 6、察举制是一种在独尊儒术方针指导下,以儒生为主要对象的选官制度。 (对)
7、曹操在东汉末年掌朝中大权时,为适应争雄天下的需要,曾提出"唯才是举"的选人原则。(对) 8、,"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是九品中正制度在考生录取上的原则。 (错) 9、唐宋科举考生来源有两种途径,即"生员"和"乡贡"。 (对) 10、唐代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对)
11、明代的学校分中央国子监的"国学"和地方的府、州、县学、国学的学生称"监生";府、州、县学的学生称"生员"。(对) 三、名词解释
1、乡遂制度:西周的乡里地方基层组织十分完备,这种基层地方组织称乡遂制度。即王畿百里之内为乡,是贵族和平民的居住区。王畿百里之外为遂,为农村地区。
2、"乡三物":指的是西周时由掌管政教法令的大司徒颁布的,由乡里基层负责人具体实施的一种教化庶民、选拔人才的方法,具体指六德、六行和六艺。
3、"游说之士":以游说形式,宣传自己的政治和治国主张,并由此入仕,帮助各国国君治理国家的这部分士称之为"游说之士"。 4、客卿:他国之士通过游说成为异国之官。
5、郎选:是汉代推行的一种选拔郎官出任中央或地方官员的特殊的选官制度。
6、察举制是一种由皇帝亲自颁布诏书,指定举荐科目,然后由中央和地方官级官员按科目规定举荐人才,所举人才经一定考试程续后充任官职的选官制度。
7、征辟制:又称"公府辟士"。朝廷招聘的称征,三公以下招布衣入仕的称辟。 8、"清议"之风:指自东汉以来,在士大夫中间形成了一种品评公卿和时政的风气。
9、科举制:是一种"分科取士"的选官制度,它有定期统一考试的规定,有不同的科目考试内容,它主要以考试成绩高下定录取与否,考试合格者依一定程序可授予官职。
10、"特奏名":是宋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非常特殊的,对那些屡考不中、多次落第的考生所采取的特赐科举及第的方法,故又称"恩科"。
11、八股文:明代科举考试采用一种特殊的文体,有如下特点:一是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二是每篇文章形式统一。 12、"三鼎甲":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员,加殿试第一名状元,俗称"三鼎甲"。
13、"童身试":分县试、府试和院试三级,合格者方可称生员,即取得进入府、州、县学学习的资格。
14、"三舍法":宋代三舍考选法或三舍选察升补法的简称。宋神宗时取士法,为 元丰 新法之一。其法分太学为外舍、内舍、上舍,别生员为三等而置之。
15、殿试:又称"御试"。省试合格者,由皇帝或三品以上大臣主持在殿廷举行。
16、"类省试":四川举子因地处偏远,可就地于四川的安抚制置司考试,其考试等级相当于省称,故称"类省试"。 17、"及第":科举士人考试合格称"及第"。
18、"释褐试":唐及第士人如要做官,还需要通过吏部的"省试"(又称"释褐试"。 19、乡贡:即地方州县贡举的士人(须经所在州县考试,合格者方得荐送中央)。 20、"国子六学":国子监所辖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21、"阳嘉改制":东汉时期,对岁举的孝廉科开始实行考试,因为孝廉的德行标准很难有明确的标界,实行考试意在使德与才结合,孝廉科实行考试始于东汉顺帝嘉元年(132)。这次由尚书令左雄主持对察举方法的改革。历史上称作"阳嘉改制"。阳嘉改制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了孝廉的岁举试。
22、孝廉:所谓孝廉指的是孝子、廉吏。选拔标准主要根据儒家的伦理思想,选拔时主要看重的是德行。 23、秀才:秀才科主要举荐对象为那些才学异能之士,因此又称称作"茂才异等"科。
24、贤良方正,贤良文学:为特举科目,不常设。主要举那些德才兼备的人。一般来说,贤良指品行端正之人,文学指通晓儒经之人。二者一般都是现任官吏,授于的官品也比较高。
25、"任子制":所谓任子,即后世的门荫(或称恩荫)制。汉制规定:二千石以上现任官任职满三年的,可推举子弟一人为郎。 26、"赀选":所谓"赀(财)选",指的是拥有资产十万钱以上的非市籍商人,可以通过缴纳一定钱财后侯选为郎官。 27、乡里选士:又称乡举里选,这是西周时期,通过基层组织推举和选拔地方人才的制度,主要在王畿地区推行。 四、简答题
1、简述西周时期乡里选士的具体程序与方法。
答:首先由族师、党正、州长层层等把辖区内人材推荐的乡,然后由乡大夫以三年为一期对推荐上来的人才进行总体考核,考核合格的推荐的人材再向上一级推荐。这种由乡里推荐的人才通过二种途径为官。一是由乡大夫层层推荐至天子。由天子选拔其中的优秀者直接任官;二是由乡里将所荐人才推送中央的司徒。这些被推荐上来的称"选士"。然后由司徒评定其中的优秀者送入大学学习。这些送到大学的称"俊士"。俊士学成后即如前所说的由学入官。 2、简述汉代选官的主要途径。
答:汉代选官多途,主要选官制度为"察举制"和"征辟制"。(1)按军功赐爵授官。(2)"郎选"(3)纳粟赐爵授官(4)察举制(5)征辟制
3、简述汉代"对策"与"射策"的考试方法。
答:对策始于汉文帝,主要应用于贤良方正等科。又称策问或策试(类似科举制中的时务策)。即由皇帝提出问题,由应试者作口头或书面的回答。策问内容主要是时政、经义等方面。射策类似于抽签考试。即由主考官先拟出许多道题。将试题分别写在竹(木)简上,封存后致于案桌之上,考试时由被试者随意抽取。进行当场解答。依据回答的优劣分为甲乙二等。射策的考试对象主要是明经及博士。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义。 4、元代科举制度概述。
答:元朝不重科举,主要官职均由蒙古、色目人担任并世代相袭。至太宗时才开始实行科举取士,其后又一度中止,直至仁宗时才重新开科并形成定制。元代科举也分乡试、会试(即礼部试)和廷试三级。但按民族成份不同而在各级考试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分开考试,分别登榜。试题对蒙古人和色目人比较容易。进士及第授官,蒙古人可得正六品官,汉人则授官七品。这是选官制度上民族不平等性的表现。元代考试重经义轻诗赋。经义在"四书"中选题,答案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这对明清八股考试影响较大。
5、列举宋代在强化科举法规,严格考试规范方面的举措。
答:一是禁止公荐和经卷之风;二是实行多级评卷和复试制度;三是实行互保连坐(十人相保)制;四是实行锁院制、回避制和别头试;五是对考卷糊和誊录;六是实行严格的考场监督、门禁和检察之制;七是严禁禁座主、门生关系,通过殿试,使唐代的座主门生变为天子门生。
6、简述汉代至明清选官制度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制度表现。
答:(1)以察举制为主的两汉选官制度。主要选官制度为"察举制"和"征辟制"。(2)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成为魏晋南北朝的主体选官制。(3)从隋、唐开始,中国选官制度的历史进入了科举制时代,至此以后,中国封建政治逐渐过渡到典型的士人政治(或称官僚政治)的时代,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与皇权走向彻底合流。 7、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1)定期考试。(2)以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取舍依据。(3)应试者原则上可以自由报名而不必经乡举里选。即所谓"拔牒自进"。(4)有不同的科目且分科考试。(5)考试严格规范,有统一的录取标准。(6)有从地方到中央的逐级考试制度。(7)育士、选士、任官三位一体,密切结合。 8、唐代科举(常举)制度概述。
答:唐代常科,门类众多,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谓之"唐六科"。其中又以进士和明经二科最重要,大抵唐初以秀才科等最高,因其"特难其选",后秀才科逐渐衰微,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时所重。 9、与常科相比较,唐代制科有那些特点?
答:(1)制科是非常设科目,考期不固定。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考试。(2)录取名额无定额,一般每次各科录取1-3人,人数较少。(3)应试者身份多样化。可以是布衣,可以是现任官,可以是常科及第者。(4)及第者不需再经吏部考试即可直接授官,且起家官品一般较进士、明经及第者高。但制举在士人心目中的地位仍不如进士,称之为"杂色"。(5)一般由皇帝或朝中大臣主持考试。 五、论述题
1、何谓"九品中正制"?试述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它是在曹操时期初创,在魏文帝曹丕时期正式确立的一种推荐、考核人才的制度。主要内容:(1) 设置州、郡中正。由朝廷选择一些在中央或州郡任职的官员,依照他们各自的籍贯,兼任本州、本郡的中正,郡设中正(小中正)。通常由当地著姓士族充任;州置大中正(又称州都),通常由本地大士族在中央做官的现任官担任。(2) 察访士人、品评人物,确定品级,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州、郡大小中正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察访与他们同籍(包括散处各地的)的士人,通过登记注册,调查了解,将察访对象品评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前三级为上品,后三等为下品。这些由中正官确定的品级是吏部选官的重要依据。 2、科举制度形成原因分析。
答案要点:(1)统一趋势的加强,需要采用新的选官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在南北纷争的局面下,"所论必门户,所议莫贤能"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各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以应付严峻现实的需要。(2)士族势力的衰落与庶族地主势力的上升必然要求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与重新组合。要求以新的适应地主阶级内部关系变化的,具有广泛基础的选官制取代九品中正制。(3)南北朝后期已经出现科举制因素的萌芽,为科举制的形成奠定了自身的制度基础。 3、科举制度的评价。
答案要点: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与意义有(1)作为一种分科考试的制度,科举制在法律条文上确立了一种广泛性和开放性(尽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ebada641ed9ad51f01df2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