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月光曲》一课的朗读指导》,欢迎阅读!
让“读”成为语文课的主旋律
------《月光曲》一课的朗读指导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学生不会真正地有感情地朗读。老师会为了一句话的朗读而耗费很长时间,请好多同学轮流朗读这句话。常常还会加上这样一些无关痛痒、只重表象不达实质的提示语:“你读得不够味,谁再来试试?”“读得再重一些。”“感情再深一些。”老师期待着某个学生能有所突破,但往往还是不尽如人意。于是,老师又会通过朗读示范,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模仿中习得“轻重、缓急、顿挫”等技巧,以此来支撑整个朗读过程。
是他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吗?那想想他们平时的表现吧:悲伤时失声痛哭;后悔时捶胸顿足;高兴时眉飞色舞……哪怕是只有两三岁的孩子,他们也会这样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什么一读课文,就变得没有感情了呢?是由于他们没能真正地“悟”,也就是没有真正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当然也就无法准确地表达了。教学中,“悟”是基础,“读”是手段,如何真正地用“读”来加深“悟”,从而进一步以“悟”来促动“读”,是语文教学要突破的难点。在《月光曲》的教学中,我主要就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实现“读”“悟”结合的。
《月光曲》这篇课文,记叙了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这首著名钢琴曲的传说。那天,贝多芬来到一个小镇演出,夜晚“在清幽的小路散步”,来到小茅屋被盲姑娘懂音乐、爱音乐的谈话所感动,即兴为盲姑娘演奏,表现了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执教《月光曲》一课,如果拘泥于“同情劳动人民”这个主题,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围绕老师的意图转,学生就很可能众口一辞说“同情”,落入教师的窠臼,归根结底还是回到了传统教育的轨道上。而追求教育价值的创新教育则要求教师必须敢于打破教参的束缚,树立适合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时空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我在确立情感目标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发展,建立开放式的目标意识:从生动的语句中感受文字美,从优美的乐曲中品味艺术美,从鲜明的形象中领略人格美。
1、读中品味,弄清联想与月光曲的关系。 方法:抓关键词、前后文联系、配乐朗读。
课文的第九自然段在写月光曲,这是通过兄妹俩听了乐曲后产生的联想来体现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体会情感,与老师的范读相结合,加上配乐朗读,使学生准确理解穷兄妹联想的画面“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与乐曲“柔和 徐缓”“有力 快速”“高昂 激荡”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联想的画面的变化就是乐曲
旋律的变化。
2、读中体会兄妹情深。
方法:分角色读、加提示语分角色读。
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有兄妹的对话,先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使学生对文章有个初步的体会,但体会不是很深,于是进一步分角色读,但老师在读叙述部分时,有意识地添加了提示语:“充满渴望地说;叹了口气,难过地说;赶紧安慰他说”,让学生听到提示语后再读,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3、读中感悟知音相遇。 方法:反复追问,寻根究源。
月光曲的诞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贝多芬遇到了知音,要让学生明白这个点,文中盲姑娘与贝多芬唯一的一次对话就非常重要,只有把这次对话读懂了,全文的重、难点才能得以突破。
指导朗读时,让学生先找到评价贝多芬弹琴的句子并读。提示学生注意句子前的提示语:激动,再读此句。然后用一个问题:“盲姑娘为什么会这么说?”引出反复朗读的机会,通过教师口述原因,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这句话的基础上明白:盲姑娘只凭琴声就知道眼前的人是贝多芬;而从贝多芬来说,他就是遇到了知音。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通过反复读他的话“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能够得出结论,他其实回答了,这叫“默认”。
4读中体味景美。
方法:抓关键词、品创作意图。
第八自然段描写的环境很美,作用很大却常被忽略。我让学生抓住“清幽”一词来朗读体会环境的美丽,同时让学生明白,此时的环境描写是与题目紧紧相连的。这个段的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但仅为了表现环境的美,更重要的是贝多芬有感于知音,将这种情感寄托给了月光,才诞生了《月光曲》。这说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意图。
回顾本课,真正做到了“读”“悟”结合,相辅相成。因为朗读,教学轻松了许多;因为朗读,学习的兴趣浓了许多;因为朗读,孩子们的理解深入了许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e25482dde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