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激发兴趣,学习文言文》,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激发兴趣,学习文言文
作者:李典刚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15年第02期
随着新课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不断深入,我们不难发现:初中课本文言文编排的篇目逐级增多,难度也在增强,而文言句式与现代语法差别较大,学生掌握也非常不易,可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重中之重。初中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要求学生达到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 一、采用多种阅读,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1.在导读中激发兴趣。学生初学文言文时,教师可讲一些古代名家故事,再选出名家的经典之作,情文并茂地朗读,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对文学美的欣赏中激发读的兴趣,他们就会大声跟着读起来。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课文《论语》时,这篇是初中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我先让学生搜集资料,讲一讲孔子的故事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让学生产生了仰慕之情,在进一步教学,学生就觉得文言文并不难,就开始试读,同时教师适时指导学生从读音、断句、语气、表情等方面进行反复读,读的兴趣有了,学起来就自然容易了。
2.在默读中疏通文意。教学时,可先给学生布置自学任务,让他们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落实字的读音,扫清文字障碍,继而逐字逐句地默读,试着断词断句,文言语感就在默读品悟中形成了。语句读得流畅了,然后试着串译课文,最后老师就学生质疑的句子,进行重点翻译、分析品味,其主旨和要义也会迎刃而解。如《出师表》、《观潮》等文章,长句较多,一定要求学生反复默读、通读,正确断句。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背诵。
3.在朗读中获得愉悦感。文言文教学要遵循古人读书“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而朗读是真正的“口到”过程,激发学生朗读顺序后,教师可放纵学生通过分组读、男女生读、齐读、轮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和吟读,在朗读中领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播出精美的语言、优美的自然景观、淳朴善良的人性。如《与朱元思书》、《三峡》、《孙权劝学》、《岳阳楼记》等,都可让学生把握朗读技巧,在声情并茂的读中,欣赏文字的美和魅力,进而获得愉悦的享受。
二、重视文言文审美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1.在教学中应把握文言文的形式美。如《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吞”,准确地表达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练达的词语表达作者阔达的胸襟和做人的最高境界,发人深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忧国忧民的崇高境界展现出来,掷地有声。学生朗读这些精美的句子,从中获取了审美情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言与意。文言文是通过主观思想、感情感知的,当主客观、言意和谐统一时,就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想象,展示出不同的形式美。如学习《醉翁亭记》时,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感知作者摆脱世俗纷扰,沉浸在优美自然风光中的怡然自得,同时,引导学生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仿佛自己也置身于群山之中,迷人的景致让人流连忘返。他们也似乎成为其中的一员,达到了情、景、物、人的和谐统一。
3.让学生品味文言文的意境美。文言作品中的一景一物,无不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它不单单是自然景物,而是主客观的融合体。学生因领悟丰富的意境,而产生感动的震撼。如《与朱元思书》中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寄情寓景,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作者陶醉于美好的大自然闲适豁达的心情,让人就不难理解了。 三、调动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表达的。作者缘情而发,把强烈的情感演化为文字。因此,激发情感必须披文入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文言文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如品析《卖炭翁》中的句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我启发学生:卖炭翁穿得很单薄,为何还希望天更寒冷呢?这是否矛盾?天寒衣单思暖,本是人之常情,而老翁为何有这种心理?在引导中学生了解到:卖炭翁希望天寒炭能卖好价钱,否则生活就没有依靠,连买件单衣的指望也会落空。如此启发,学生就理解老翁的矛盾心理,其中蕴含了多么深刻的痛苦与辛酸啊!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只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寻找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早阳镇九年制学校 编辑 张晓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c571bb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