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阅读答案:《墨池记》(含答案解析)》,欢迎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墨池记 [宋]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章:显扬。 B.于楹间以揭之 揭:悬挂。 C.使后人尚之如此 尚:尚且。 D.被于来世者如何哉 被:影响。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忽魂悸以魄动 B.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因人之力而敝之 C.羲之之书晚乃善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D.曰王羲之之墨池者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文以王羲之墨池遗迹的传说为题,并不死扣“墨池”,只讲书法,而是由小及大,从书法论及治学,进而引申到道德品节,最后推衍出对先德仁人的追慕。
B.这是一篇以“记”为体裁的说理散文,全文用于记“池”的文字较少,议论文字却很多。它先记叙,后发议论,泾渭分明,最后题旨的点出可谓水到渠成。
C.作者开头写墨池,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一边实写墨池地理方位、环境形状,一边虚衬推测遗迹来历、命名根据,虽文字俭省,下笔却仍摇曳多姿,令人赞叹。
D.巧用和多用设问堪为这篇短文的绝妙之处,大量设问句式的错落变化运用,兼收停顿、舒展之功,避免了一泻无余之弊,使文章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4分)
(2)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3分) 16.C(尚:尊崇。) 17.A
18.B(“先记叙,后发议论,泾渭分明”错。本文记叙、议论错杂使用,在结构上双线推进。)
19.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20.(1)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在山光水色之中来愉悦心情。
(2)他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 参考译文
墨池记 (宋)曾巩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缓缓高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的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真的是这回事吗? 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
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害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c204a22de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