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悯农》(教师:李书艳)

2022-04-30 05:15: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6《悯农》(教师:李书艳)》,欢迎阅读!
教师,农》,李书艳
崇文小学年级在线学习

第六课

一、学习内容

悯农(其一)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知识要点 (一)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年),字公垂,唐代宰相、诗人。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大历七年(772年),父亲李晤时任乌程县县令,生李绅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李绅六岁时失去了父亲,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李绅古诗词作品: 《悯农》 《悯农二首其一》 《寒松赋》 《北楼樱桃花》 《山出云·杳霭祥云起》 《灵蛇见少林寺》 《答章孝标》 《朱槿花·瘴烟长暖无霜雪》 《赋月·玉兔镝难穿》 《橘园·城雾敛轻 (二)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所作。(三)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 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四)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五)赏析

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的后两句是说,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第三句推而广之,描述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系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丰收的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前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巨大的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人间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这就把矛头直指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 三、学习要求

(一)我会读:会正确朗读古诗和知识要点,至少三遍。边读边想象画面。

(二)我会背:能正确流利背诵古诗《悯农其二》

(三)我会写:在田字格作业本上,正确规范抄写一遍古诗,如果实在不会写的字可以写音节,鼓励能干的孩子改为默写一遍古诗。家长检查,并拍照上传到班级微信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b378e9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f4.html

相关推荐